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的提高,长子县中医院康复科在原来单一针灸理疗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康复设备及理念,于2017年更名为针灸康复科。现代康复技术人才的加入,更是为康复科注入了活力,这一班年轻人,在王杏丽主任的带领下,特别是在康复训练这方面,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一次次的创造着惊喜,改写着患者的人生。
“县中医院康复科,把一个濒临死亡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开创了康复史上的奇迹。”听到这个消息,我为之一楞,康复科?危重病人?这事听起来好像有点不沾边。印象中的康复科应该是一个辅助科室,对一些中风,偏瘫,大脑损伤遗留下的后遗症辅助矫正,以达到肢体的康复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今......我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走进了中医院康复科,见到了准备出院的患者李和他的老伴儿。他正在“站床”上做最后的康复训练,明显廋了很多,精神状态还可以。我上前打招呼:“你好啊!能不能认得我?”我们是老熟人,以前在一起打拳,唱歌,他言到“认得,老师”,可后一句话就岔调了,他扭头对老伴说“我的老师”,老伴儿笑着说“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他的治疗师,李冰,一个帅气的小伙子接着说“现在可是好多了,恢复的真不错,准备出院呢,真是个奇迹。”他老伴也一再说“这是去鬼门关转了一趟回来了。真想不到从上级医院躺着回来,在这里竟然能重新站来,又活了回来,真是感谢这里的医生和护士”。
这得从今年的2月23日说起,一个特殊的电话打给县中医院的章文娟书记,一个同学打来的,“我父亲病危,已从上级医院无救回到家中,家里几个月没人住,很冷且不说,也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的在家等啊!母亲也一再要求,其它科不去,请你和康复科的王主任商量一下,还住她那个科,能做啥就做点啥,只当是心里安慰吧!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决不会有半点怨言,更别说其他......”诚恳的话语,无助的求救,作为一个医者,无法拒绝。她急忙找王主任商量,她们深知,这是一件担风险的事,但医生的职责是挽救生命,既然相信康复科,那就来吧!只当是对康复科的一次历练吧!就这样当晚120车把患者接到了康复科。
眼前的情景确实让人震惊,病人插胃管,尿管,两眼紧闭,没什么意识,因为四肢僵硬,所以蜷缩在那儿,生命进入倒计时。他原来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症,现在又添几种,认识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等,和第一次在这儿住院仅仅隔了几个月,简直判若两人,可以说病人正徘徊在生死边缘。
还记得第一次住院是去年11月15日,因患糖尿病30多年而引发并发症,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又叫老年痴呆。主要症状是常常失忆,有时什么也记不起来。刚入院时,到晚上连老伴也不认得,不让她陪床,还振振有词:“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能让你坏了我的名声。”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在康复科治疗一段时间后,意识逐渐恢复,还能在病房唱歌。病前是县老年合唱团的独唱演员,歌唱的特棒!一个多月后基本康复出院。
到了腊月二十几又突然犯病,住进了中医院脑病科,春节就是在医院过的。十几天后,病情加重,2月13日转院到了上级院,住进了ICU,经过医生抢救,治疗,病情没什么好转,不能进食,插胃管,靠输液维持;大小便失禁,插尿管,生命迹象在慢慢消失。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让他们回家准备后事。在这种情况下,老伴和孩子们总觉得不能就这样在家等啊!所以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第二天一上班,康复科的王主任和赵旭斌主任带领她的团队,来到病房,针对他的病情,开启了另一套治疗方案——康复训练疗法来延缓他的生命。由于病情严重,王主任一再强调,咱们要全力以赴,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延续他的人生,把能采取的措施都用上,各负其职,把这一仗打好。就这样他们与死神展开了一场别样的争夺战。
王杏丽,康复科的领头人,从组建到现在风风雨雨十余年,凭着她的热情,对工作的坚韧,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虚心学习,潜心研究,硬是在中医针灸,康复这块闯出了一片天地。由原来只有三人的小科室发展到现在20多人,集康复训练和住院为一体的大科室,在针灸临床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医院领导,同仁的肯定,社会和患者的认可。
赵旭斌,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参加工作,他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理论,采取中医的四诊合参,以醒脑开窍,化痰祛瘀,益气扶正等一系列中药,用鼻饲开始了治疗。
针灸康复科主治医生王美娟,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会诊后制定出一套中西医结合加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案,目前还只能先输液,维持生命,同时加强口腔,尿道的护理,尤其是褥疮的护理尤为重要。主管护士,原阿丹,参加工作六年,摆在她面前的棘手问题是褥疮,由于在和平医院做核磁时不小心把臀部的皮蹭去一大块,形成了褥疮,这是当务之急,不能再感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阿丹开始了她的一系列工作,清洗、换药,稍有脓液渗漏,立即更换床单,并要求病人两小时翻一次身,鉴于患者的皮肤不耐碰,她耐心地给家属讲翻身的要领,注意事项并示范和他们一起完成每一个动作,一再强调翻身后一定要把手伸到他的身下边,把他的衣服拽平整,不能有皱褶,以免在皮肤上留下褶痕而挤压破皮肤,再一次形成褥疮,看似微小的动作却充分体现了护士阿丹的细心。与此同时,口腔护理同步进行,清除口腔残留物,查看尿管,配合家属清洗大便残留,嘱咐他们一定要擦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爽,一系列的护理工作稳步进行,贴心的护理,暖心的话语,温暖着患者和家属,极大的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ST治疗同步进行,通俗讲,就是训练患者咀嚼,吞咽功能,加强舌头的灵活性等一系列动作以起到唤醒各个神经,逐步恢复原有的状况,也就是重新学习“吃饭”。治疗师张鸽有着5年的工作经验,运用她的特殊手法,分步骤,按时间,每个动作反复地,耐心地,一次次的示范着,引导着,“张口,咀嚼,吞咽”,边训练,边示范,边鼓励,给患者以充分的信心。就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训练着,再配合用冰绵棒,电疗刺激穴位等方法,刺激神经,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去掉胃管,试着喂流食,很顺利,由刚入院不能自主进食,喝口水都打呛,经过两天的“特殊”训练,居然能进食了,疗效显著,患者,家属非常高兴,同时更激发了医生们的信心。
后来医师们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启动PT康复训练,也就是肢体康复训练。PT治疗师李冰,毕业于长治医学院,一年前在山西大医院康复科进修。眼前的患者,四肢僵硬,不能自主活动, 所以伸手,抬腿,一切从零开始,先训练手指,伸开,握住,抬胳膊,伸腿,曲回来......我们认为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在他这里很费劲,不知要重复多少次,一次次的握,开,抬,治疗师反复地示范,耐心地指导,一遍遍机械地重复着,尽可能的和他交流,来唤醒他的意识。就这样每天医生,护士,治疗师轮番上阵,变换着治疗方案,严格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尽最大的努力,采用多种手法,配合多种仪器,慢慢的患者的意识在康复,身体机能在恢复。
两周后,在医生,护士,治疗师们的精心治疗下,患者基本能正常进食了,也能坐起来了,这不得不说是个医学奇迹!康复训练,中医中药治疗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功效,真的有点不可思议。看来,对于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症这是最好的治疗途径。病房沸腾了,所有参与的每个人都兴奋不已,患者家属更是激动的不知该说什么,老伴拉着医生的手连声说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从死神手里把他救了回来!”。
接下来的治疗就更有信心了,无论是医生,护士,治疗师,还是患者,家属每个人都信心满满。“能下地了”,“大小便有感觉了”。医生们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步态训练正式开始,真的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走路。开始两个人扶着,一步一步慢慢迈步,在走步机上学走步,再往后扶着轮椅自已走,治疗师们,护士寸步不离,守候在身旁,耐心地提醒着,纠正着走路的姿态,就这样一次次,一天天,他终于自己会走了,可以推着轮椅走。手指训练也在继续,自己吃饭,自己穿衣。
病人老伴形影相随,精心照料,她的倾心付出也同时感动着这些白衣天使们,见证着中华民族的那句老话“少年夫妻,老来伴儿”,她日夜陪伴,守候在身旁,全身心的配合着医生们的治疗,一步步地见证着奇迹的发生,老伴能唱歌了,她拿来葫芦丝伴奏,病房里上演着人间最美的“夫唱妇随”,美妙的歌声回荡在病房,走廊的上空,感染着每个人,以前只能在电视,小说里才能看到的场景,今天在这里倾情上演。
这一对伉俪风风雨雨走过了五十多年,年轻时的郎才女貌,共同的兴趣爱好点缀着他们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没曾想李的这一病,差一点阴阳两隔。所以,他们非常珍惜这生离死别后的每一天,每一刻。李现在能忘却所有的一切,唯一没忘的只有老伴,一刻也不能让她离开,孩子们担心怕累着妈妈,想替换一下,由他们来照顾,他根本不答应,老伴更是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倍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深恐再一次失去。他们一起训练,一起走路,一起看微信,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一起唱歌,伴奏。
今天就要出院了,一个多月的治疗,效果显著,他们在做最后的训练,护士们问他,“叔叔,你出院后干什么呀?”他的话感人至深,禁不住让人潸然泪下,“我回去给老伴儿捶捶背,揉揉腿,这段时间,她太累了。”
这就是“老来伴儿”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的真情表白,即使忘掉了全世界,唯一没忘的只有老伴儿,他全然不知道他自己是一个重度的阿尔茨海默患者。此时的老伴儿更是有太多的感慨,她衷心地感谢这里的医生、护士、治疗师们一个多月来的辛勤付出,精心治疗,感谢他们把命悬一线的丈夫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感谢护士体贴入微的护理和关怀......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笔者也衷心的祝福他们,相依、相随、相伴到永远!
在场的每个人都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地感动着,这场生命的接力,这场爱的坚守终于圆满地落下了帷幕。王主任的话更让人为之感动,“这是一个特殊的病例,我们也是边治疗,边改进,边总结,在学中干,干中学。康复训练才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运用这些现代医术和技能,为患者解除痛苦”。
多朴实的语言,这就是一个医者发自内心的承诺!默默地祝福他们!祝福康复科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