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期 期 / 第4版:4
祖籍安南的长子人
□   牛振洲

楔  子

      在长子县文庙内众多碑刻中有一通明代的重修文庙碑刻,碑刻圆首篆额,正文楷书,通体青石材质,碑高167厘米,碑宽72.5厘米,碑厚23厘米,碑刻较为完整。经抄录整理,碑的名字是《重修长子县儒学记》,作者是明朝中期赫赫有名的长子籍官员阮勤。经查证,碑文写于明弘治三年(1490)。其背景是,68岁高龄的南京刑部左侍郎阮勤,奉命回乡省亲时,恰巧县儒学(文庙)修缮完工,县儒学司训覃誉请他写一篇文章记录此事,盛情难却之下他写了这篇文章,刊刻在儒学之内。碑文如下:

      潞州,《禹贡》冀州之域,星分参井,长子其属邑也。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是以人才出自学校者,彬彬济济,后先相望。庙学旧在县公廨外门之西,仅一室耳。自宋建中靖国元年始卜东南隅而迁焉,即今东门内向离是也,亦略取具而已。后作县者,虽有增葺,然皆苟合苟完。况室宇失制,经久倾颓,无足以称兴,贤育材、隆教化、厚风俗之意。

   岁丁未暧阳,王君济民来知县事。首谒庙学,而见之喟(kui)然叹曰:“学校实余首务,焉可后乎!”遂鸠工庀材,躬临程督,所役者在官之人,所用者措置之物。学门原坐庙左,今改建儒林门三间于右。义路进三十步,再建礼门三间,向西。宰牲所三间于戟门左,石桥一座于泮水上。圣像稍前,退丈许,以称配位,贤像无龛,造三十座,以蔽风尘。笾豆簠簋类不备,共造三百有奇。斋楼高于堂,改为廊房,各五间。增置廪增号二十间于两庑,后附学号十间于两斋后。馔堂三间,厨房二间,移于正东,仓三间迁于东北。射圃甚隘,易民地三亩。建观德亭、东西厦各三间。学后皆深坑,悉以土填平,而栽树百余株。门路有扁,号舍有额,皆鼎创也。其大成殿五间,东西庑各十二间,灵星、戟门、神库、祭器库、文昌祠各三间,与旧号房、泮池,举修饰之。创者非溺于风水,各适其宜也;修者非侈于造作,各因其敞也。兹飞口轮换,学宫为之一新。经始于弘治戊申秋,而讫于己酉夏。材虽多而不费,役虽繁而不劳,既完且美,可无词以纪岁月乎?时余奉命归省,司训覃誉率诸生具颠末以请余记。

    余谓三代之治,以风教为本,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所以明人伦,申孝悌,尊贤养老,化民成俗,不可一日而废也。汉唐而下,学校兴废由守令贤否。追我祖宗以来,尤以学校为重,恐风教未易遍及,又分命宪臣以提督之。故人伦明而风俗美,诚可以比隆三代而超汉唐宋也。君仰承德意,兴学如此,岂无自欤?君考抑之,由名进士始知新城崇明县,进知彰德府,所到急急于兴贤育材。历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犹以兴学为念。余昔巡抚关中,抑之虽去,伟绩尚存,心恒敬之。君沐过庭之训,下车即以学校为先务。今莅官三稔(ren),廉慎刚方,政成化行,观其朔望誓于城隍,以致警戒,词严义正,师生父老刻石庙亭,以励将来,则君存心操行,必远且大矣。苟始终不渝,他日不特驯致乃父之位,如宋之范忠宣,几有父风而位过其父,未可量也。因并记焉。君名泽,济民其字,戊子京兆乡进士。若赞襄其事,则县丞南隆何宗、主簿东阳李明、典史玉川赵璋也。

      通览此文,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引经据典、韵味无穷”之感(尤其是“岁丁未暧阳”,这一句真好,简简单单五个字,透漏出一个信息:成化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在这一年的九月九日病逝,县令王泽恰于此时调任长子)。作者在碑文中主要讲述了,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秋冬之际,一位来自于京兆地区(现北京地区)名叫王泽的人,调任长子县令。他下车就以整修学宫(文庙)为先务,身先士卒、亲自督导修缮学宫。仅用一年时间[始于弘治戊申(1488)秋,止于己酉(1489)夏],学宫规模扩大,殿宇焕然一新。弘治三年(1490),恰逢作者奉命回乡省亲期间亲临文庙,看到工程浩大却没有造成浪费,劳役繁重还没有劳烦民众。王泽县令之政绩,与其父亲王抑之(曾在陕北延绥担任巡抚时)的“伟绩”何其相似啊!他明人伦,申孝悌,尊贤养老,化民成俗。情不自禁之下,阮勤夸奖他一定会像宋代的范忠宣超越其父范仲淹一样,王泽也一定能超越他的父亲,前途功绩不可限量。

      对于阮勤这位长子籍的官员,在明代官居南京刑部左侍郎(退休时享受正二品待遇)。在我县文庙现有重修碑刻碑文的作者中,阮勤的级别最高。既如此,我在心中就莫名地产生了研究他身世的冲动。于是乎,便查阅相关资料。据《长子县志》记载,阮勤祖籍不是长子人,而是交阯多翼人。交阯,也称为“交趾”,是今越南的北部,在当时也叫“安南”。祖籍安南的阮勤为什么会定居长子?志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

      大约是在前年,在县城西南的一处建筑工地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青石墓志(一套即指:“墓志盖”“墓志底”两件俱全)。“墓志盖”方58厘米、高17厘米,篆文“大明  故南京刑部左侍郎进阶资善大夫致仕阮公墓铭”;“墓志底”方58厘米、高20厘米。后经进一步整理才发现,墓志的主人竟是阮勤。经过我认真抄录,墓志铭文如下:

       国朝宗室渖府清源王别号懒云  撰文

    赐进士第中顺大夫陕西凤翔府知府前刑部郎中同郡赵慱  书丹

    赐进士第中顺大夫四川夔州府知府前户部郎中同郡杨奇  篆盖

    公,姓阮氏讳勤,必成其字。世交阯多翼人。永乐三年(1405),天兵讨黎酋公。父河预知黎必败,率乡曲畏天讨者数百,首诣总兵、太师、英国公张辅军门,归顺总兵。嘉其慕义,留之帐下以向导。功授云屯典史。宣德初,土人绎骚,河挈(qie)家属持铜章及儒学、河泊二印,泛海穷日夜趋钦州,乘驲(ri)傳(传)诣京师,宣庙(宣宗朱瞻基)重其款诚。赐第宣武门及袭衣、银钞、酒肴,寻改除山西潞州长子县典史。正统壬戌(正统6年:1441),卒于官,子孙因占籍焉。

    公性慧敏,笃志好学、炊酌经史,授例乞恩补京庠生,以《易经》中景泰庚午(景泰元年:1450)顺天府乡试、辛未(景泰2年:1451)会试。不偶甲戌(景泰5年:1454)登进士高第,试政礼部。奉命纂修《山西志》,书事多采录纎(纤)芥无遗,事竣,还京。乙亥(景泰6年:1455)岁拜南京大理寺左评事。天顺丁丑(天顺元年:1457),以继母忧,去官典史,洎母吴氏二丧旅殡僧寺,公始经营吉兆于邑城西南之原,举三柩(jiu)合葬之。己卯(天顺3年:1459)服阙,除大理寺右评事。辛巳(天顺5年:1461)考三载最,恩封典史,公同其官母吴氏继万氏俱孺人。壬午(天顺6年:1462),升本寺右寺副,在官凡八年(1455—1462),狱多平反,人頼(赖)生活者夥(huo)。

      癸未(天顺7年:1463),吏部以劳绩擢升浙江台州府知府。至郡,首兴学校、建乡贤祠,除摘宿弊,顺民好恶,一郡大治。辟污莱、开水利之事不可缕数。成化壬辰(成化8年:1472),迁赠父母如己秩。寻升本司右布政,戊戌(成化14年:1478)转奉左布政。庚子(成化16年:1480)钦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巡抚陕西,大振纪纲。百辟(bi)是式复以公贵,赠祖考、考,皆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妣(bi)、妣,皆淑人。

    甲辰(成化20年:1484),召为兵部右侍郎,少选转左侍郎,寻改南京刑部左侍郎。弘治庚戌(弘治3年:1490),自都宪左、右侍郎通九载。给田累章,乞致休。命升正二品俸。公文历宦途,心倦于勤,既不获。请乃上书,还乡祭扫,既抵家,复抗章乞休,蒙政,旨褒允进阶资善大夫,休闲在家。壬子(弘治5年:1492),逾七十,遇例复进散官一阶。优游林泉,日以琴、书、诗、酒为乐。

    己未(弘治12年:1499)春朔旦,盛衣冠遍叩乡之士大夫,门若有诀别之意。二月二十七日,忽疾作,三月三十日己丑三鼓毙于正寝,享年七十七岁。公生于永乐二十年癸卯十二月初二日。是以年六月十八日葬于考茔之右。配渖阳卫指挥周鑑叔霖女,有贤德,封淑人。子二人:长寿,好学,中山西甲午乡试,娶宋氏佥(qian)事之侄女;次富,太学生,娶吴氏,曹州州判璿(xuan)之女。二子俱在。卒孙一人,名忠,寿之家子也,娶宿州州判王玫之女,充邑庠生廪膳生。曾孙一人。

    呜呼!公形貌严肃美须髯,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就之则温如也。潞州知州马暾(tun)恒承公之教,故治政得古良吏体,皆公之力也。暾不忍忘公之德,具行状请予为墓志。

    文予与公,斯文之交。最稔(ren)义不可辞。乃按状记其大略云,复为铭。铭为:

    公之生兮钟山川之秀兮,

    公之文章菽粟布帛兮,

    公之政治为昭代第一兮,

    朝廷遇公若鱼水相得兮。

    公之忠义与日月争辉兮,

    公之出处始终无愧兮,

    享寿殆(dai)八表世罕有兮。

    以疾顺没兮又何憾为,

    安归窀(zhun)穸(xi)千秋是期待。

      这方墓志非常珍贵,它向后世大致透漏了三方面的信息:第一,简要说明了阮氏家族将户籍从安南迁移长子的原因;第二,介绍了阮勤的家族成员情况,包括其父阮河、其母吴氏及继母万氏以及其儿子媳妇等人的情况;第三,阮勤一生的工作任职经历。

      这方墓志的出现,使封存多年的阮氏身世之谜一下明朗起来。依据墓志记载,阮氏家族定居长子的起因,竟与明代初年(永乐、洪熙、宣德时期)朝廷平定安南的那场战争有直接关系。其始末如下:

       一、安南政变

      安南,明朝的越南北部称安南,南部称占城。自唐末建国以来,它一直是中国西南的友好藩属。从宋至元,安南始终向中国称臣纳贡。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朱元璋登基不久,安南即遣使来朝,是当时中国周边藩属中最早承认大明王朝为“宗主国”的国家,从此两国通好。

      到了明洪武中后期,明朝内部接连发生“胡(胡惟庸)蓝(蓝玉)”大案,后来又忙于扫除北元残余势力。安南趁机北进,屡屡侵扰大明的广西宁明等地区。朱元璋虽曾想南征安南,但始终腾不出手来,只能派遣使臣对其抗议。但到了永乐年间,安南国内突发政变——也就是著名的“陈黎之变”,就是这场政变直接将大明王朝带入战争的泥潭。

      二、政变起因

      为什么说“陈黎之变”是明朝廷与安南战争的导火索呢?原来,在朱棣登基以前,安南的国王,一直出自于当地陈氏家族,并世代受中国册封,史称“陈氏安南”。但到洪武末期,安南国大权旁落,宰相黎氏逐渐把持了朝政,陈氏国王成了摆设。1400年,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安南的黎氏也发动政变,杀死陈氏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虞”。据说安南黎氏是中原胡氏的后人,于是这位篡位者黎季犛就改名为“胡一元”,自封“太上皇”,掌控大权。立其子胡奃为安南国王。

      永乐元年(1403)胡一元遣使臣到南京,谎称安南国王陈氏病逝无后,自己以外孙身份即位称王,现请求大明以宗主国名义册封胡奃为安南国王。朱棣便派大臣杨渤赴安南调查是否属实,结果杨渤一到安南便被胡一元收买,归国后竭力为胡氏举证。于是朱棣命礼部侍郎夏止善远赴安南,正式册封胡氏为安南国王。

      没过多久,事情出现了戏剧性反转。一位原安南旧臣裴伯耆逃到南京,向皇帝朱棣揭发了胡氏篡权的真相。永乐皇帝朱棣听后,将信将疑。又过了一段时间,外逃的陈氏王族陈天平绕道老挝来到京城又向朱棣状告胡一元谋逆。朱棣闻听甚为恼火,但他还是采取了柔和的办法——派御史李琦去安南,申斥胡氏的篡逆之罪。此时的胡氏一看事情败露,立刻伪装出知错就改的样子,向明朝廷上表请罪,同时表示愿迎请陈氏后人为王。于是,朱棣又重新册封陈天平为安南王,并命广西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护送陈天平归国。

      永乐四年(1406)三月,黄中等人护送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越过达鸡陵关(今越南老街),到达芹站时,安南胡氏派人前来慰问。令明军没想到的是,趁明军松懈之时,安南人又突然发起袭击,当众杀死了陈天平。黄中率领残部退回国内,朱棣闻讯,当廷怒骂胡氏父子“蕞尔小丑,罪恶滔天,此贼不诛,兵则何用?”大明朝廷对安南的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三、首战告捷

      永乐四年(1406)七月,大明朝廷对外公开发布了《讨安南檄文》,历数胡氏父子的谋逆罪行。紧接着任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征夷右将军”,统兵三十万从广西进兵;又命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晟为“征夷左将军”,从云南进兵。两路大军齐下,要一举扫平安南。为防胡氏逃窜,朝廷还派太监马彬调集广东、福建两省水师,沿海路屯兵占城。

      岂料大军行至广西龙州时,征夷将军朱能病逝军中。这时31岁的张辅临危受命,代理征夷将军继续领兵进发。年少老成的张辅怕军心动摇,他便勉励众将说:“昔开平王(常遇春)远征途中去世,歧阳王(李文忠)代之大破元军。”“今我虽不才,愿效前辈”。十月,张辅的军队进入安南境内,稳打稳扎,连克隘留、鸡陵两关(今越南甘塘、老街)。另一路大军沐晟部也胜利会师,合兵进攻安南北部重镇多邦(今越南谅山)。

      安南自古有“下谅山而越王降”之说,只要攻下这一险要,安南便无险可守。胡氏父子也知此战重要,利用多邦山下宣江、桃江、富良江、陀江四处天险,广挖战壕,修筑防御要塞,密置弓弩火器。城栅相连九百里,举国近百万兵民应战。

      胡氏父子在精心应战的同时,张辅也进行了精心策划。他先稳住营盘,继而派小股部队陆续发动佯攻,牵制敌人,分散敌军注意力。直到十二月五日的夜晚,张辅下令明军发起突袭。这时,曾遭胡氏父子算计的都督黄中向张辅主动请缨,率敢死军突围外围壕沟,并强攻多邦东门。黄中不负众望,在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后,终登上多邦城头,为明军撕开了口子。三十万明军顺势而上,胡家父子苦心经营的“多邦防线”,一夜间土崩瓦解。永乐五年(1407)五月,明军又在富良江会战中彻底歼灭胡氏父子的水师。胡氏父子在败逃中被捕获,押送京城斩首。至此,历时一年的平安南之战,彻底结束。

      纵观此役,张辅的速胜秘诀不外乎两条:第一,张辅十分注重军队内部建设。前主帅朱能死后,张辅勇于担当,明军指挥权实现无缝对接,军队上下团结始终如一,确保军队的战斗力;第二,张辅效仿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南的“攻心”之策。明军自进入安南境内,便向当地官民广发檄文,声称是来助陈氏复国的,告诫安南百姓不要帮助胡氏“谋逆”。此外,明军大军过处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没收了胡家父子的“逆产”后便分发给当地贫民,安南士民无不望风而降。阮勤的父亲阮河,就受了张辅的感召,率领乡亲百余人,投靠到张辅帐下做了向导官,为朝廷平定安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永乐五年(1407)六月一日,朝廷降下《平安南诏书》,改“安南国”为“交趾郡”,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司。任命:张辅为“英国公”、交趾都指挥使,工部尚书黄福为交趾布政使兼按察使。阮河也因功被朝廷任命为交趾郡云屯县典史。

      四、险象横生

      永乐六年(1408)六月,朱棣为筹谋北征蒙古事宜,招张辅归京,留沐晟镇守交趾。然而仅过了半年,交趾战事又风云突变。原安南陈氏王朝旧臣陈简定聚众造反,立其侄儿陈季扩为帝,自称“日南王”,安南上洪、大塘、同登等地乡民纷纷响应。

      消息飞报朝廷,朱棣闻讯大怒。首先怒杀叛军派到南京的使臣;继而大举增兵,调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精兵四万人,交由西平侯沐晟率领征剿;另外还派兵部尚书刘俊赴安南持诏书招抚,企图“剿抚并用”。

      同年十二月,沐晟率军与陈简定在生厥江(今越南丰盈县)决战,因轻敌冒进,被陈简定率重兵合围,激战之下全军覆没,交趾指挥使吕毅,派往安南招抚的兵部尚书刘俊,皆在此战中阵亡。交趾郡设立仅一年有余,又陷入混乱。

      这么短的时间内为什么会出现安南之乱?究其原因,主要是“交趾郡”的设立过于急躁。当时,内阁大臣杨士奇就劝谏说:“陈氏虽无能,却颇得民望,其民多怀之,其骤行废立,恐至安南士兵皆怨,钻营之徒势起,后患无穷也。”

      安南问题被杨士奇一语道破。陈氏王朝虽然软弱无能,但安南百姓对其却有深厚的感情。明军平定胡家父子的时候,正是打着助陈氏复国的旗号,才得到安南百姓的积极响应。朝廷平定之后,却强行将安南改为交趾郡,可谓是自食其言。而这次叛乱的陈简定,是原安南陈氏国王的宗亲,他的身份跟三国里的“刘皇叔”差不多。他打着恢复陈氏的旗号,自然吸引来诸多安南百姓的归附。

       五、再显其能

      面对安南乱象,朱棣再次启用张辅。永乐七年(1409)二月,张辅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安南。因此时朱棣正意在北伐蒙古,因此命张辅必须速战速决。张辅领兵后,却不急于进兵。到安南后,一边安抚当地因战乱逃亡的流民,一边严惩当地贪暴害民的明朝官吏。直到局面稍稍稳定后,才于三月南下慈廉州,直捣叛军老巢咸子关,用火攻之计焚烧叛军战船六百艘。十一月中,张辅自率水师,水陆并进,斩杀叛军四万多人,成功俘虏叛军头领陈简定。永乐八年(1410)一月,张辅平定多数叛军,只剩下“伪安南王”陈季扩,在安南乂安苟延残喘。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北方朱棣派往北征蒙古的军队,竟然全军覆没。盛怒之下的朱棣重调五十万大军进行北伐,并命令张辅火速北上增援。安南平叛的任务只得重新留给沐晟等人。果然张辅前脚刚走,陈季扩后脚就发动反攻,大败沐晟,安南叛乱平而复反,再成乱局。

      永乐八年(1410)二月,朱棣北伐蒙古大胜,在成吉思汗的家乡斡难河大破蒙古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朱棣得胜还朝后,陈季扩派使者请求册封,朱棣便封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一心想求封王的陈季扩没达到目的,随即变本加厉,继续发动叛乱。镇守安南的沐晟无能,无力与之交锋,只能收缩防线,勉强自保。

      无奈之下,朱棣于三月再派张辅下安南,张辅到任后即出重手,先斩了作战不力的都督黄中,大振军心。继而于八月再战神投海,在没有大型战舰的情况下,组成小船突击队,大破安南叛军水师,剿获敌船四百艘,进而攻克陈季扩老巢乂安。永乐十二年(1414)一月,在老挝蒙册活捉了陈季扩全家。张辅押解陈季扩全家归京,朱棣命交趾副指挥使李彬接替张辅,督师安南。

       六、黎利复国

      永乐十四年(1416)后,明朝廷把迁都(北京)之事提上了日程,除大力营造北京皇城,疏通京杭大运河外,各精锐部队也陆续北移,此时的安南又鞭长莫及。又加之朱棣出于私心,竟派亲信太监马骐镇守安南。马骐此人贪墨成性,安南百姓是怨声载道。

      从张辅北归后,安南各地小规模的反抗始终未停过。接替张辅的李彬,尽管人品不错,却懦弱无能。只有守土之才,却无平定之策。可屋漏偏逢连阴雨,永乐十六年(1418)一月,安南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检黎利召集各部在蓝山会盟,再次举起反抗大旗,这就是有名的“蓝山会盟”。

      黎利为何会反?史书记载:黎利,出身平民,却自幼好学,曾是叛军陈季扩的金吾将军,但为陈季扩的亲信暴虐害民而与陈季扩反目。之后投奔张辅,在爱子河会战中帮助明军剿灭了陈季扩,因功被朝廷封为“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检”。平叛之后,张辅北调,朝廷留任太监马骐镇守安南。马骐在当地欺男霸女、暴虐害民,就连黎利的小女儿也被他拐入大明皇宫之中。面对公仇私恨,黎利便会盟各地土官举兵反叛。

      安南督师李彬无能,加之镇守太监马骐又大肆采办珠宝,激得当地民众反抗四起。李彬虽然东征西讨,可是兵乱却越剿越大,黎利之势也越剿越强。消息传到京城,此时张辅正协助朱棣筹谋继续北伐蒙古的事宜,走不开身。这时太监马骐欺上瞒下,强令李彬“戴罪征剿”。可怜李彬,几年内被黎利数次以奇计杀败,损兵无数,终在永乐二十年(1422年)忧惧而死。

      李彬死后,朱棣派遣荣昌伯陈智挂帅南征。能打硬仗的陈智,接连在昌东、甘林击败黎利,逼得黎利逃往老挝求援。明军在老挝境内农巴力与黎利、老挝联军大战,斩杀一万五千余人。老挝国王吓破了胆,立刻向明军请和,并答应交出黎利。谁知黎利抢先一步逃入安南的俄乐山中,其残部化整为零,联合当地山民同明军打起了游击。只会打硬仗的陈智,屡次围剿,却劳而无功,双方陷入了僵持。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病逝,即位的明仁宗朱高炽意图“和平解决”,派人册封黎明利为“清化知府”,但黎利拒不从命。一年后,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撤换了在此地苦战多年的陈智,启用成山侯王通为帅征剿。王通之能还不如陈智,宣德元年(1426)二月,王通进剿俄乐山,遭黎利伏击,损失五千人,交趾按察使陈洽战死,一场小败就让王通吓破了胆,竟私自与黎利议和。

      接连受挫下,明宣宗改派安远侯柳升为帅,会同曾征剿安南的老将沐晟,从广西、云南分两路进兵征剿。宣德二年(1427)九月,柳升在倒马坡遭黎利包围,损失一万余人,其本人阵亡。随行的都督崔聚和工部尚书黄福整顿残兵继续进军,再遭败仗,全军几近覆没,二人双双被俘。

      值得一提的是黄福,他之前曾任交趾郡布政使兼按察使,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今天越南民间,还有不少有关他为民做主的“清官戏”,这次明宣宗派他重回安南,可谓用心良苦。谁知事与愿违。被俘后的黄福受到了黎利的优礼,黎利亲自请他“上座”,并叩拜说:“倘大明官员都如阁下,我又怎能会反?”此外,对于被俘的明军官兵以及明朝百姓家属,黎利也下令优待,伤者施药救治,死者敛尸厚葬,有愿归国者更发放路费,礼送出境。

      有一次,黎利的亲兵擅自掠夺明朝官民财物,他得知后,怒斩亲兵八人,还当众说了这样一段话:“你等此种做为,与天朝阉官何异?”宦官马骐成了安南军民心中的“反面典型”,可见他多年以来在安南祸害之深。黎利的种种“善举”,使驻安南各地明军士卒“逃亡者十之四五”。而受命从云南进兵的沐晟,得知柳升战败,便不战而逃。先前同黎利私自讲和的王通,此时连战连败,仅存两万残兵,被黎利重兵围困在东都(今越南河内)。

      百般无奈下,明王朝只好旧话重提,重议杨士奇的“册封安南”之策,尽管户部尚书夏元吉以及英国公张辅拼命反对,但近二十年来的安南“降而复叛”的拉锯战,已让大明王朝疲惫不堪。这时大学士杨荣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之安危所系,在北不在南”,这句话更加坚定了明宣宗撤兵安南的决心。

      是年十月,明宣宗遣礼部侍郎李琦(永乐时代多次出使安南)为使臣,到安南宣布赦免黎氏罪过,并册封黎利拥立的原陈氏王朝宗族陈蒿为安南国王。之后,明宣宗正式废明朝设在安南的三司,明朝驻安南各级文武官员、各镇军队以及百姓家属总计八万多人尽数撤回。一年后,陈蒿死,明宣宗顺水推舟命黎利“权署安南国事”。黎利“权署安南国事”期间,仿中国制度开科取士,推广儒学,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黎利病死,其子黎元龙被明英宗正式册封为“安南国王”,这就是历史上的越南黎氏王朝。

       七、阮河内迁

      明朝初年平定安南的战争可谓是一波三折,劳而无功。但为什么在战争旋涡中没看到“阮河”的行踪?对此,我想大致有以下原因:其一,将阮河放在二十多年的明朝廷平定安南事件中(仅在张辅门下做过向导),事迹不算太突出。其二,阮河当时担任的官职太小,仅仅是一名云屯县典史,行政级别类似于今天的科级干部,所以他的事迹一般不会进入明史。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阮河是当时战争的参与者、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所以,我们依据墓志、县志等史料,大致可以还原他内迁长子的经历。

      阮河,交趾多翼人。多翼位于交趾南部,明朝廷设立交趾郡前,隶属于“龙兴府”。明朝廷设立交趾郡后,改为“镇蛮府”。阮河自小就勤奋好学,待成年之后,看问题很有见地。当年,黎季犛篡权之后,明朝廷派张辅进军安南进行平叛。几仗下来,阮河便感知到张辅拥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也就预测到黎季犛根本不是张辅的对手。于是,他就果断地带领乡民一百多人,投靠到张辅门下,担任向导官,为张辅平叛立下战功。平叛胜利后,明朝廷很快就在安南设立“交趾郡”,他自然因功被封为交趾郡云屯县典史。云屯县位于交趾中南部,明朝廷设立交趾郡前,隶属于“多邦州”。明朝廷设立交趾郡后,改为“靖安州”。

       根据史料记载,阮河的内迁动机来源于一次出使经历。也就是,他在担任云屯县典史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安南向朝廷进贡的活动,就是这次大陆之行令他萌生了内迁大陆的想法。永乐十四年(1416),明成祖朱棣派亲信太监马骐镇守交趾,这位敲诈地方、贪墨成性的马骐,很快就聚集齐一批财宝,进贡朝廷。向朝廷进献贡品,那可是需要专人护送才行。天性机敏的阮河,一下抓住这个机会,成了护送这批贡品的众多使者中的一员。他一路之上,看到了天朝疆域辽阔,物阜民丰,与弹丸之地的交趾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尤其到了当时的都城南京,他立刻被天朝气象给镇住了。一来到“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的金陵,他真有些发懵。高大的城墙、豪华的宫殿、繁华的街市、穿梭如流的人群深深印记在心里;秦淮河东“繁华似锦地、温柔富贵乡”的烟花柳巷,夜夜歌舞升平的景象直冲脑海;秦淮河西的贡院中江南士子奔赴考场的脚步声和夫子庙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一直响彻耳边。皇城之内、明堂之上,受到皇帝的高规格接见,由不得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享用着皇帝钦赐的珍馐美味,乐不思蜀之感油然而生。可以说,这一趟南京之行,坚定了他来天朝内地做官的信念。

       回到交趾的阮河,他将自己的想法深深藏在心中。他深深知道,以他目前的身份(一名小小的典史),想要调回内地,只能隐忍着等待时机。于是他默默地等了十年,到了宣德元年(1426),清华府俄乐县土官巡检黎利经过与明军八年抗战,势力越来越大,一统安南只是时间问题。这时,已经53岁的阮河,看到这番形势,心想:如果等到黎利复国之后,他这一辈子再也不会有内迁的机会了。于是做了个惊人的决定,他领着全家、带着朝廷颁发的一颗典史铜章和两枚官印(儒学、河泊),选择了较为安全的海上乘船(因为陆路上还没有中断战争)到了大明广西境内的钦州,又转坐着国家驿站里公车,来到北京城向明宣宗朱瞻基汇报了黎利的造反经过。此时的明宣宗朱瞻基,已没有了他爷爷朱棣的雄才大略,对交趾早已有了退兵之意。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同样是印章,为何典史的公章称“章”,儒学、河泊的的公章叫“印”呢?原来明朝武官的公章称“章”,文官的公章叫“印”。而又为什么典史的公章叫“铜章”呢?因为,当时皇帝的公章是用玉做的,叫“玉玺”或“玉宝”,这个名词皇帝专用;太子及诸王的公章采用金质,称为“金印”;正一品至正三品的公章采用银质,称为“银印”或“银章”;从三品至从九品的公章采用铜质,称为“铜印”或“铜章”。“铜章”二字表明阮河当时是一位有品级的武官。

      刚刚登基的明宣宗朱瞻基,看到这么大年龄的阮河,风尘仆仆、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向朝廷报告来自一线的战斗情况,他心里一时多了几分敬重。于是他就在宣武门外赐了阮河一个宅院,赏赐了袭衣(皇帝赐给臣属的荣誉性衣服)、银钞,并让光禄寺(类似于国宾馆)供应日常吃喝。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朝廷便下来新的任命,任命他到潞州长子县,职务没有变,还干老本行,担任典史。

      朝廷为什么会把他任命到上党盆地的长子县呢?县志中的给出的答案是:“(长子)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是以人才出自学校者,彬彬济济,后先相望”。朝廷把阮河任命到一个的官员勤政、士子务学、民风淳朴的长子县,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与厚爱。

       于是,阮河就带着家人来到长子上任,至此余年都在长子度过,而且官声不错。直到明正统七年七月六日(享年六十九岁),死在典史的工作岗位上,并葬在县城西南之原。到了阮河儿子阮勤这一代,根据当时政策,可以享受父亲阮河的余荫入户长子。于是在县志中,就有阮勤长子籍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