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4 期 / 第3版:3
第八讲 长子对旧政权的改造和新政权的建立
      抗日战争初期,长子县属于国民党阎锡山的第五行政区,全县自上而下的各级政权均被国民党的顽固反动势力及地主、劣绅所把持。尤其是以旧政府为首的顽固势力,在全国大规模的抗日高潮掀起后,置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于不顾,公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势下,对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人民阳奉阴违,不断制造摩擦,处处为抗日工作设置障碍,根本担负不起抗日的重任。面对这种情况,改造旧政权,成为坚持抗日斗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一项迫切任务。长子县委在成立初期,就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把改造旧政权,建立抗日政府,作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环节来抓。为此,县委在彻底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发动和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救国的同时,不得不与旧政权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并通过斗争改造旧政权,建立新政权。
      长子县改造旧政权的斗争从1938年1月开始,初期,县委遵照中共北方局“关于建立或改造当地政府成为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日政权”的指示,主要是通过牺盟会组织,发动群众控告旧政府不担当抗日重任,在长治特委和冀豫晋省委驻沁县办事处领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改造,逐步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1月,长子县国民政府县长白玉堂,不顾全国抗日大业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在政治上指使其“主张公道团”组织散布消极抗日救亡言论,对牺盟会、抗日自卫总队进行造谣、诬蔑,并制造风波。在军事上成立了与抗日自卫总队相抗衡的“保安队”与“公安”武装。经济上拒绝对抗日组织给养供应。鉴于以上问题,县委作出了“反摩擦”斗争的决定:(一)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与白玉堂进行说理斗争。(二)广泛地去宣传、接触群众,以取得群众对牺盟会和抗日自卫总队的更加了解和支持。(三)积极发展牺盟会员和抗日自卫队员,壮大抗日力量。
      6月,戎子和担任第五专署专员,随后,中共北方局派军事部长朱瑞到第五专署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任命戎子和为党团书记,黄振、廖鲁言、王兴让为党团成员,领导第五专署和牺盟会长治中心区的工作。这为改造基层政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县委根据中共冀豫晋省委关于《新形势下省委工作的新任务》精神,于 6月底,结合长子全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长子县在新形势下的六项工作任务:(一)宣传抗日救国。(二)建立群众抗日团体。(三)打击坏官坏士。(四)建立和掌握各级抗日政权。(五)大量发展党员,建立各村党的支部,大力培训党政群团领导骨干。(六)开展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大力发展生产。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后,县委提出的六项工作初见成效。通过开展大规模、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全县人民思想觉悟和抗日情绪大大提高;各村普遍建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和牺盟支部等抗日群众组织;各区、编村和行政村普遍开展了以反贪清算、打击坏官坏士为形式的改造旧政权活动;部分村庄展开了“二五”减租、“一五”减息运动,虽还有部分村庄尚未开展,但地主豪绅慑于形势和农救会的威力,不敢再逼租要债;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00名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建立了南漳、北李末、大关、董村、南李末、马村等10余个农村党支部或党小组。
      县委在8月初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各区分委领导须组织农救会和广大群众,对全县各基层旧政权通过以反贪清算、打击坏官、坏士绅和结队请愿等形式斗争,进行改造旧政权和建立新政权。第五区分委根据县委决定,到月底,全区的旧政权得到了初步改造,有80%的编村和行政村政权也掌握在了共产党员手中。在改造区旧政权斗争中,第五区农救会带领群众代表进驻区公所。在清算出该区区长有巨大的贪污问题后,其区长畏罪潜逃,由党员梁东方担任了区长。
      县委针对县长白玉堂不但不事抗日,反而不断向抗日组织寻衅摩擦、制造争端,并曾在4月下旬无端扣押县委委员张化波、牺盟分会干部李锦春等人的严重问题,11月8日县委责成连忠堂负责,通过县“牺公联合会”组织,联名向第五专署告发,并请愿专署撤职白玉堂长子县国民县长职务,调任新县长来长子县主政。使得白玉堂被革职后,第五专署专员戎子和即于11月上旬,派卫逢祺(中共党员)担任长子县政府县长。至此,长子县最高的政权机构——县政府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虽然名义上还属国民党阎锡山的旧政权序列,但实际上完全是由长子县委领导的抗日政权,是长子县抗战初期的最高政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