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清明节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是亲近自然、品味春天、激发生命活力的时节,是传承民族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同时,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蚕花会、荡秋千、插柳、吃青团和饮菊花酒等习俗。
1.扫墓祭祖。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人们在清明节期间,要到祖坟前扫除杂草,献上鲜花果品,烧香拜祭,表达对亡者的怀念和敬仰。
2.踏青。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清明时节,春色正浓,万物复苏,人们喜欢结伴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3.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白天放风筝可以锻炼身体,夜间放风筝可以增添乐趣。
4.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蚕花会是一种以祭祀蚕神为主题的民间集会,旨在祈求蚕桑丰收。
5.荡秋千。荡秋千是清明节的一种娱乐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勇气。荡秋千有助于消化和血液循环,还能预防感冒和头晕。
6.插柳。插柳是清明节的一种民间风俗,意在驱邪避凶。人们把新折的柳枝插在门楣、屋檐或帽子上,认为柳枝能辟邪保平安。
7.吃青团。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青团是清明节的一种应时食品,也叫寒食团、五色团等。青团以糯米粉为皮,馅料有豆沙、枣泥、白糖等,外面裹上用艾草汁染成的青色粉末。青团不仅色泽鲜艳,味道香甜,还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
8.饮菊花酒。菊花酒是清明节的一种传统饮品,也叫寒食酒、清明酒等。菊花酒以菊花为原料,加入白糖、米酒等制成。
9.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在古代,男女联姻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也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