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9 期 / 第3版:3
第二十四讲 长子在抗战时期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1941年2月起,日军对根据地的大“扫荡”日趋加剧,特别是在秋后,日军和国民党的反动顽固势力相互勾结,在长子县进行频繁的“扫荡”“清乡”活动,使长子县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了摧残和破坏,财政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遇到严重困难。加之连续两年干旱少雨粮食欠收,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为了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带领根据地人民群众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积极努力和斗争,使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恢复和发展。
      农业方面。(一)1942年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横水村建立了粮仓,通过向富户或有余粮的户收买、借贷等方法进行了储粮,既供应了抗日军民食用,又救济了一些贫苦农民因缺粮难过大年(春节)的年荒问题。到2月13日,即农历腊月28日,共向贫困户进行救济、优待抗抚、烈属粮食8.21万市斤。(二)为解决由于日伪军修筑碉堡、炮楼、营房,侵吞、毁占农民土地1.28万亩,人均土地比战前下降0.53亩的严重问题,发动农民开展了对生、熟荒地进行开垦运动,除敌占区无统计外,全县开垦生、熟荒地4400余亩。(三)通过对庄稼秸秆沤制、燻洞等办法积造农家肥料,以增加肥料的方法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达到增加农业产量的目的,并发动农民割蒿沤制青肥。(四)做好了整地备耕工作。一方面对土地进行了深耕,深度在7寸以上,达到了蓄水保墒作用。另一方面每户对上年粮食作物进行选优(个大、颗粒饱满、色泽鲜艳),通过户与户之间调换的方法改良种子,促进了增收。(五)利用全县有牧坡草地6.68万亩占总面积4.33%的有利条件,发动农民通过贷款买羊、买猪发展畜牧业生产,新养殖山羊、绵羊3700余只,猪600余头,牛102头。尽管本年干旱少雨,但由于全县人民的努力,庄稼获得了较好收成,上交小米205.5万斤、小麦37.5万斤、饲料19.2万斤,如数完成了上交公粮任务。
      工业方面。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日、伪、顽的盘剥压榨,全县除西部山区外,大部工业不堪重负而停业。县东南乡色头村、张店村一带煤窑区,因国民党第二十七军残部在琚村成立的“国民党县政府”,将所有的经济开支强加在煤窑上,并通过掠抢形式运输贩卖煤炭,致使大部煤窑闭窑。1942年5月,县地方武装捣毁国民党第二十七军残部成立的政府。并将其在平西沟建立的修械所捣毁后,把其机器设备运往横水村建立了县营修械所,修械所不但能够修理枪支,而且还能够制造和修理农具;10月,由于西部山区农民养殖业的发展,牛羊逐渐增加,通过区委政治动员、鼓励,在大堡头、青仁、南鲍等村建起5家皮革制造私人联合场坊,生产一些日用、车马用器具,年产皮袄4.5万件。1943年5月,县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摧垮盘踞在县东南乡的国民党第二十七军残部成立的所谓“县政府”后,为保证军用和民需,先后恢复了6座煤窑进行生产。与此同时,在东南乡南漳、北漳、中漳、酒村、李末等地盛产潞麻的村庄,有31户农民合伙办起了麻皮加工、纺织、制绳和造纸11个场坊。总之,长子的工业手工业生产虽然发展较为缓慢,但较之前也有小步发展。
      商业方面。1941年秋,驻长子县城的日军加大了对县内的经济统治,强迫城外商户向县城集中,在对一切工商户须付出保证金方可营业的条件下,使私商受到严重摧残,各大商号逐渐闭门歇业。到1942年6月,城内商号、店铺所留无几。除西部山区根据地新增商铺7处外,在游击区及鲍店、段家庄、陶唐、辛庄、圪坨、南陈、小堡头等村恢复和新开商铺(私营)19处。除此以外,商贸有固定的传统赶集、庙会和不固定的走村串庄游商。到1943年12月,全县经济在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兴办事业方面,盈利63.2万元;在税收方面,共征税27万元;在生产救灾方面,向群众发放棉花3485斤,收回土布1.99万尺,群众得利19万元;在货币斗争方面,停止了法币行使,推行了本币(冀钞)流通,并建立了游击市场。
      文化方面。1942年2月,县委在制定三种不同地区(根据地、游击区、敌占区)的工作方针时就明确提出“财政经济、文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也是保证对敌斗争的需要。各级党政组织务必把此项工作摆在同对敌斗争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牢牢抓好党员、干部、群众、儿童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报刊、书画类的宣传教育作用。每个基层支部征订报刊要在3份以上。在根据地,报刊要放在识字班、夜校等公众场合。报刊不只是党员、干部看,更要让人民群众都来学,都要知道国家大事、抗战形势、党的方针、路线。”
      根据县委安排,县委宣传部在2月12日至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号召广大干部和教师进村入户,开展为群众写对联、送年画、题字幅等迎春节文化活动。根据地的对联,扫除了传统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低俗文字,写成了抗日救国、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发展生产加快抗日根据地建设的进步内容。3月1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吕村由第四区组织的各村元宵活动比赛会上,有舞龙、跑旱船、扭秧歌、杂耍、舞狮、锣鼓、八音会等多种活动,东沟村表演的一名游击队员与一名日本侵略兵搂腰打斗(俗称二人搏跌),获得了观众阵阵喝彩、鼓掌而获得奖励。在3月份的整个文化宣传活动中,较有名气的3个私营剧社,每到一地演出,开场戏均为反映抗日内容,还有的以朗读报刊、说唱三句半、数来宝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活跃了根据地生活。
      为做好机关文书资料的安全管理,6月,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设立了文书档案专管人员,负责将所有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归档,为文化事业增添了新的内容。
      农民作家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在1943年9月出版后,在根据地的广大青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后由襄垣县、武乡县的剧团改编成秧歌在长子县各地演出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广泛并日趋繁荣。
      在社会教育方面。1942年,全县除了党员培训外,根据地行政村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识字班或农民夜校。在游击区行政村建立农民学习场地的村,达到了游击区总行政村的70%以上。这些学习场地,都放有报刊、画册,有专门的辅导人员,为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抗日思想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学校教育方面。1942年,在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及全县人民群众的大力帮助下,根据地教育事业较之前又有所发展。2月初,为加强教育战线领导力量,由县抗日民主政府分别为碾张、王村、南陈3所联合学校配备了联合校长。2月中旬,县抗日民主政府召集根据地小学教员30余人,在横水村东场进行了政治培训。3月初,县委动员进步知识分子樊芝芳等人,在常峪村成立了长子县抗日高小。1943年春,因日军对根据地“扫荡”,由抗日民主政府组织抗日高小师生迁往响水沟村上课,并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开垦荒地60余亩。8月,党组织在抗日高小学生中发展袁志清、马云为中共党员,并在校内建立第一个党小组,不久,改建为支部。在游击区,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动员曹冬贵、焦继孝等十几名在乡进步知识青年,在敌我交错区分别创建了几十所抗日小学。这些小学在敌我斗争最残酷的年代,普遍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在敌占区,针对日军对学生进行的奴化教育,县委针锋相对,指示城内和敌占区地下党员、干部不断到学校对学生揭露日军妄图侵占中华、灭中华民族的阴谋计划。
      在这一时期,为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县各个抗日小学因地制宜、灵活办学。在根据地举办正规小学;在敌我交错游击区举办游击小学;在敌占区采取把抗日教员打入敌教育内部的方式,举办地下小学;在与敌人进行对抗的时候,即把学校办为流动小学。所有抗日小学,对学生普遍进行教育。大多数抗日小学成立了儿童团,协助抗日组织站岗放哨,盘查坏人。在办学形式上,有全日制、半日制、隔日制、早午晚班、送字上门等。各学校师生均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抗日战争。1942年,全县小学生举行元旦“一把米”募捐活动。碾张、横水等村的十几所小学,自动捐肥猪一口、毛巾一打,慰劳八路军第七七二团。长子县小学生给八路军部队写的慰问信,经教育局转发,约计200余件。
      长子县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虽遭敌摧残、破坏,但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到1943年,全县敌占区共设小学40所,43个教学班。教职员44名,在校生总数1565名(其中男生1360名,女生205名),较1941年有新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