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5 期 / 第4版:4
你是人间一味药
□  张素描

      自身体状况不大好后,十多年间,我见过很多医生,也吃过数不清的药,但终没见什么大的起色。每每思及,不免心中郁闷,深以为恨。近来身体又感不适,便到乡下寻了位老中医求诊。

      这位老中医很是奇怪。他摆手阻止了我对病情的陈述,只凝神屏气地按压着我的脉搏,眉间缀着满满的沉思。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老中医才结束号脉,又翻起我的眼皮看了看,对我说道:“闺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尽量让自己开心些啊。”说罢,他戴上老花镜,拿过开方的便笺,给我开起药来。他一只手在方子上写着,另一只手扳着手指默默掐算,嘴唇一张一翕,像是在念叨着什么。等他开好方子后,我拿过来一看,嗬,方子上洋洋洒洒的,足足有二十多味药呢。

      “医生,我这到底是什么毛病呢?为什么多年都不见好?”我问。

      “心神不宁,气血两虚,”老中医答道。

      唉,又是这两句。我只能苦笑了。随即,我对他刚刚把脉时的举止产生好奇,就又问道:“您刚才开药时像是在掐算着什么,开药方也需要掐算么?”

      老中医诧异地看了我一眼,缓缓说道:“我不是在掐算,我是在依五行下药。药跟人一样,每味药都有它自己的品性。药与药之间因果循环,相生相克。下一味药,就得相应地配一味钳制它的药来调和它的脾性,否则就要出乱子了。”

      哦,我听说过中药里的十八反,就是十八种不能放一块配制的草药。比方说,两味草药本身并无毒性,但若一个不慎把它俩配到一块儿,就会合成杀人的毒药。这十八反是用药禁忌,每个学中医的都对其烂熟于心,生怕一着失察误人性命。

      抓了药回到家里,我对自己说:“这次喝药绝不能嫌苦了。即便苦得要命,也权当是闻花香吧。这样才能与药材交上朋友,让它们帮助我早日康复。”

      因为在外地上班,所以只能把药带到单位去煎了。好在药店里卖有专门用作煎药的电砂锅,否则,我到哪里去找这煎药的炉火呢?

      当天晚上,我把药煎好后,依老中医之言,盛出满满一大碗,准备趁热服下。还没到嘴边,那股强烈的药味就呛得我皱起了眉头。哦,小七,你终是太幽默了,这得多深的道行才能把呛人的苦味当作花香去闻啊。

      苦归苦,该喝还得硬着头皮喝。我尽量抑制住满心的不情愿,屏住呼吸,一口一口地把苦水灌了下去。这药还真不一般呢。非但奇苦无比,苦中还透着一股子尖锐的怪异,令我一阵反胃。

      好在我平日对自然万物还算亲近,知道尊重每一种事物独有的品性。所以,对这激荡在胃里的苦药,虽不能做到如花香般热爱,倒也坦然接受了。我想,我不能再像往常一样稀里糊涂地往肚子里塞药了。接下来的日子,我该琢磨琢磨,怎么跟这些性情各异的药材做朋友,让它们助我早日脱离苦海了。

      说起这百草药物,真是灵异得很呢。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话听着不错,可细思之下,不免就品出一股自大的味道。可不是嘛,一个“非”字,直接就把人凌驾于草木之上,把草木当作无情无性之物了。依我看来,这实在是大谬之论,错得离谱了。

      草木与人,皆生长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同感四时变化,同受日月精华,同经生老病死,同历长幼交替。人一生所历之事,草木哪一样儿都不曾少。说草木无情,何曾有半点子道理?可是这句话竟然流传千载,即便是那些思想深邃、才高八斗的人中龙凤,也不曾对此有过丝毫的怀疑。可见,人于自然万物之狂妄程度,真是深达骨髓且潜传血脉里了。

      人有人品,草有草性。百人百品,百草百性。草性与人品,有着太多相合之处。人之品性,千姿百态,这是大家都明了的事情。草木性情之丰富,较之于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性烈如火莫如附子、温和持中莫如当归、阴毒狠辣莫如砒霜、苦口婆心莫如黄连、抚慰心神莫如枣仁、补气扶正莫如黄芪……真是一草一性,一木一品。

      草木之性,若相配得当,则是救命的金方。世间中    医常有,而神医不常有。这凡俗神妙之间,便有个实在的计较。普通的中医也解草药之性,能医得了一般的病症。但其对草药的认知,因为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为人施治也就只限于就草药之性加以配制。如此,病情简单些的自不在话下,倘遇到疑杂之症可就束手无策了。

      神医则不同。其人一贯神乎其技,不但对平常之症独辟异径,遇不治之症也常有险招,往往能收到妙手回春之效。生死关头,凭一张绝妙的药方便能将人从鬼门关里拉出来。而这神医之神,不在别处,一切皆缘于他常年深潜于草木性情之中纵横求索,久而久之,便成自然的精灵、草木的至交。于百草药性间拿捏的分寸,便如同神助一般,恰到好处。真是增一分不得,减一分不能。试想,若是扁鹊、华佗们没有摸透草木的脾性,纵使他们有天大的才能,又怎能开出那绝妙的药方,研出不二的剂量,成就千古杏林传奇?

      百草性情各异,若要相配成趣,成就妙方,便须阴阳互补,温寒相济。这又恰恰暗合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论朋友、夫妻、手足、还是上下级之间,都讲究个性情相投。两个独立的人,若要相处融洽,必得个性互补。两个烈性人凑在一起,说不上几句就得打上一架,如何能得长久?换两个慢性子也是不行,一个比一个拖延得厉害,生活质量工作质量搞不上去,日子久了,免不得嫌隙产生,最后一拍两散,分道扬镳。反倒是两个原本敌对的人,交锋几个回合后,却发现彼此性情相合,惺惺相惜,到头来化干戈为玉帛,成为生死的知己,一辈子的伴侣。

      这样一番思量后,便对碗中这黑糊糊的药汁心生敬畏。再要服时,便不觉得有多苦,反而生出与自然对话的缕缕情愫,不自觉便捧出一番热肠,倾心与百草相知了。

      我们每个人,既是生于这自然大道之中,自己便是这药材中的一味。不论品性如何,终有与自己相配的一味药在那里寂寞地候着。找到它,便可成就一副回春的妙方。于己于人,都有了一番存在的意义。如此,单一个活着,便是无限的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