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 期 / 第4版:4
第二十讲 长子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财政经济建设
      自1938年2月日军占据长子城后,即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和残酷“扫荡”,根据地军民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根据地的经济基本上是分散的小农业与小手工业相结合的半自然经济,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再加上日军大肆侵吞人民的财富,并加紧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和烧杀抢掠,更使根据地的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则,战斗、驻军频繁,战勤任务浩大,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也比较薄弱,所以,根据地要坚持敌后的长期战争,就必须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加强经济建设,以保证武装斗争的物质供应并积累对敌反攻的物质力量。
      1938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决死第一纵队粉碎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第一次九路围攻后,晋冀豫区党委即于10月在屯留县召开会议,会上明确指出了:经济建设是创建根据地的主要工作之一,包括生产、税收、银行、商业、贸易等各个方面。会后,长子县党政机关加强了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建设。首先是加强了财政工作的领导和金融机构的建立。于6月初,建立和健全了财粮科管理体系,在农业税制上废除了沿用的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理负担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统一累进税”政策。在税制上还废除了沿用民国时期的区村催征,县征解省,实行以亩计征,包干摊派,征税与附加一并征收的政策。到1939年10月,县抗日政府在根据地采取合理负担,按公平负税政策进行比例计征:对土地少、收入少的农民税率从低;对土地多、收入多的地主税率从高;对贫苦农民予以豁免。同时实行边区政府的统一累计税制。在工商业税制上,废除沿用的旧制盐税、田赋、厘金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征收方法,实行工商税、货物税、烟酒税、印花税和屠宰税。以筹集抗日经费。财政支出集中用于抗日战争和改善根据地的经济状况和民生所需。
      金融方面,根据毛泽东关于被隔断地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和晋冀豫省委提出建立根据地自已的银行的指示。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财贸经济,维持战时经济和统一财政管理,克服货币乱象,保证根据地抗日救国斗争顺利进行,也为了打击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保证抗日部队和民生的需用,山西第三、第五专署成立上党银号,发行纸币——“上党票”。长子县抗日民主政府为抵制伪钞流通,安定人民生活,要求在县内由各私人开办的“银号”“钱庄”及市面上,统一使用和流通面额为2角、5角、1元、5元的上党银行纸币。
      1941年11月,新成立的县抗日民主政府,针对在1940年7月因惨遭敌人“扫荡”,加之汉奸从中破坏,致使上党票基金大部损失、钞价暴跌的情况,根据邓小平在黎城会议提出由冀南银行货币收回上党银票精神(即将上党银号合并于冀南银行),在长子县展开了以冀钞为本币,收回上党钞,清理各种杂钞,统一根据地货币市场的宣传活动。并按照专署发布的“上党票七折兑换冀钞”的布告精神,相应颁布了布告,指出:此后凡用上党票作公私营业、私人接收、缴纳旧赋税收等,均以七折行使,即每元上党钞票等于法币和冀南钞票七角。同时由冀南银行贷款回收上党旧钞。从而稳定了市场乱象,保证了民生和金融秩序。
      农业生产和贸易方面。长子县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组织群众进行春种、夏管、秋收工作,强调要不违农时,珍惜土地,爱惜民力,精耕细作,多打粮食,并适时组织各种突击队、检查组,深入农村督促、帮助工作。各村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制订计划,指导各项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1941年,仅第一区(碾张)、第二区(良坪)、第三区(团城)3个区开垦生荒地4300余亩,复垦熟荒地1600余亩。第四区(壁村)、第五区(西王坡)2个区的13个村,农民筑坝、开渠扩大水浇地330余亩。全县当年秋后超额完成了上交公粮小米244.9万斤、花料28.2万斤的任务。在农业生产之外,从8月开始,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动横水、王村、晋义、岳阳、南陈、壁村一带的山区农民上山采摘连翘、挖掘柴胡、远志等药材出售,并通过向农民贷款,动员农民依托靠大山有草源的有利条件,用滚雪球的方法,发展养牛、养猪,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家庭收入。县委地下工作队还潜入敌占区的小河、小营、河西等村庄,动员因日军入侵歇业的磨豆腐农民迁至西山地区开起了豆腐坊,这不仅增加了坊主的家庭经济收入,还方便了西部山区人民的生活。
      为了推动和发展根据地的贸易,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采取合作集股的方法,从1940年6月开始到1941年11月间,先后在北漳、横水、东王家堡、王村等地开办了杂货店、饧坊(制糖)、副食店和农副土特产品收购站等商贸合作社,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还在县西部山区一带,建起了纺织、编织、加工绳索、农具制造修理、木筑、制酱、酿醋、油坊、造纸等公私合营的厂、坊17座。
       到1941年底,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应城山上开办了一座半机械采掘煤窑。随之色头村、张店村一带因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微而停业的10余座煤窑经改进后开业。煤炭开采业的增加,带动了火药制作业的发展,先后建立熬火硝、配制生产火药厂坊、合作社10个。
      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大稳定和增强了敌后军民的抗战信心,为坚持持久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二、文化教育事业
      长子县委和县抗日政府(后改为抗日民主政府),在紧抓各级党组织、政权机构恢复、重建经济工作同时,有机地加强了教育工作,使根据地的教育事业较十二月事变前有所发展。
      学校教育方面。在扩大原有学校招生增班的基础上,通过减租减息和免租免息的办法尽可能使更多的贫苦农民家庭学生有学可上。1940年4月,县抗日政府派郜鼎九等人在东街文庙北院创办了“新民小学”1所,首次招生4个班,有学生128名。到1941年8月,对“新民中学”进行扩建,更名为“新民高级小学”,增招高小班1个,学生41名。1940年7月,根据专署《优待抗战军人及贫寒子弟就学条例》精神,在驻军部队的帮助下,在县西部山区香沟成立了县立高小两级小学,首次招收以抗日军人、游击队战士、贫苦农民和抗日干部子女为主的学生166名,分设5个班(次)。
      1941年底,全县学校增至163座,有学生1074名。其中有高级小学校6座,学生319名,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的88.7%以上。在这些学校中,全面贯彻执行了优待抗属、贫苦家庭儿童入学条例,废除了打骂制度,实行了普遍动员。
      干部教育方面。在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县游击大队组建、成立后,长子县委以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名义,于1941年11月中旬,用1个月的时间,在横水关帝庙,对县、区党政和地方武装领导,分4批进行了集中轮训。在第三、第四批培训中,还增加了学校负责人和一部分热心抗日的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并在培训期满后,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充实到教师队伍和区级政权机关工作。这次培训,为县、区和教育战线干部的扩充、选拨提供了人才基础。
      社会教育方面。1941年10月19日,县抗日民主政府向根据地村庄发出《关于组织农民开展冬学的通知》。通知发出后,在壁村、王村和晋义首先开办农民夜校进行冬学。10月29日,县委组织区干部到晋义等村进行参观学习,并要求各区向晋义、壁村、王村等村看齐,把他们的办学经验和做法尽快推广到全县,将每个村的农民夜校办起来,并扎实有效地发动、组织农民进入夜校开始冬学。到12月底,在根据地和游击区,先后有103个村开办了农民夜校。参加冬学的不但有男女青壮年农民,还有一些老年农民。农民夜校不但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听讲全国抗战形势。授课者大多为村干部、教师。1941年冬,全县参加夜校学习的农民8100余人次。与此同时,在工矿区,有21个煤窑、厂坊以片划点,办起了工人夜校,除讲授文化、安全生产知识外,还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为提高广大工人、农民思想觉悟和抗敌本领,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2名连长轮流为学员讲时事,讲政治,讲对敌开展游击战的战术战法、敌火下运动等军事常识,为更加广泛组织起来投入抗战作好准备工作。
      新闻出版方面。根据上级指示,长子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特别注重在新闻出版方面的工作。为节省人力物力,有计划地做好新闻工作,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根据上级党委关于要求地方小报一律停办,集中力量出版几种较大的报纸的指示精神,注重《新华日报》(太岳版)《太岳日报》在全县的发行,并按要求落实了基层支部最少订有以上报刊的其中一份,和报社附印的图册。这大大活跃了根据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日觉悟和巩固建设根据地的自觉性。
      戏剧方面。县委组织教师、文人,编写了抗日短剧《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伤员的故事》《汉奸的下场》《团结起来去抗日》等,让民间剧社排练演唱,并在八路军驻军的协调下,到国民党军队驻军营地出演。剧社每到一地,先将抗日短剧作为开幕搭戏演出,后以传统历史古装剧目收场。收到了极好的抗日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