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期 / 第4版:4
老村·老庙·老神(下)
□  张宇飞

外檐斗拱


      第三是砖包墙代替土胚墙。

      《中国建筑史》(同上)中说:“元代以前,虽有砖塔、砖墓水道砖拱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同上坊村的金代建筑汤王庙仅包砌裙肩的土墙不同,随着制砖技术与产量的提高,此殿外墙体已全部包砌了砖面层,这大大提升了墙体的防雨防潮性能。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外墙面底部裙肩使用经过打磨的条砖砌筑,砖缝极细,显然是早期遗存。上部则使用未磨条砖,灰缝较宽,明显是后期补砌。后人的这种保旧加新法,既节省了材料,更尊重了前人劳动,还留存历史信息,殊可宝贵。

      外墙面底部裙肩使用经过打磨的条砖砌筑,砖缝极细,显然是早期遗存。

      殿顶遗存有大量珍贵的被俗称为“青棍儿”的,优质元明陶筒瓦。捡一块遗落在地上的,掂一掂,确实很沉,且胎质密实、瓦面光滑,敲之有清脆的金石之声。它也是考证建筑年代的重要遗证。

      向四角逐柱升高形成的“生起”以及檐柱柱头向内倾斜形成“侧脚”的宋金木结构建筑通用做法,在此处虽然沿用,但已呈减弱趋势。

      明间安装四门簪板门。疑似金元旧物,门上纵五横六,原有三十枚馒头状钉帽(今仍有部分残留)。赋予了板门一份厚实凝重的美感。次间设方窗,暂被青砖封砌,细部尚不清楚。

      综观整座建筑,虽有些朴实简约;但屋身造型饱满浑厚;屋顶弧线优美流畅;屋内构架条理灵活;确实应为元朝老庙。

      大殿南正对三开间的舞楼一座,窥其形制,应为清代遗物,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东西两厢原有建筑,今仅残存基址。据此初步判断,唐虞庙也应当是有赛事的,不过观其规模似为一村自办赛。但翻阅《县志》未见相关记载。暂存疑与此,将来再做考究吧!

      最后,谈一谈庙里的老神。说到中国古代的神道,无外乎佛、儒、道、俗等几大范畴。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基督教又始终未进入中国民间神道体系,因此,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佛教是自两汉之际放传入我国的,大约有两千多年。稍后东汉张陵创立道教。因此这两支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神道体系的确立都不会早于两千年。

      而这座老庙里供奉着的两尊老神,至少也有两倍于他们的年龄,也就是四千多年的历史。他们会是谁呢?说来大家都很熟悉:尧、舜。在说到天地初始时,民间流行一句俗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尧和舜即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两位。尧为唐部落的首领,故为唐尧。舜,又称虞舜。因此此庙被尊为唐虞庙(名称见殿南墙壁内嵌碑刻)。当地有习惯上叫大庙,或尧王庙,这也是尧王故里唯一遗存至今的尧王庙。

      建造唐虞庙,祭祀尧舜,在华夏崇拜的诸神中应划属祖先崇拜系列,是神道体系中发展最早的一支。

      太原师范学院李蹊教授在其所撰的《长子丹陵—尧帝的故乡》一文中论证说,《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宋书》、《路史》等史书中尧母庆都生尧于丹陵中的丹陵即今长子县境内的丹朱岭。《汉书·卷二十一·律历下》记载说:“(尧)让天下与虞,使子朱处于丹渊,为诸侯。”丹渊,据李蹊教授考证即丹朱岭。当尧将王位禅让给女婿舜后,便依据“长子不出门”的古俗将长子朱封在了家乡—丹。《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宋·罗泌《路史》中也记述说:“虞舜元载,封朱于丹,以俸先祀”。因此长子县既是尧王长子丹朱的封地,同时也是其“以俸先祀”的祭祀地。作为尧王后裔的长子人,对尧的祭祀自然是非常注重,也是最为隆重的。境内最重要的祭尧地是潜山上的尧王庙。据寒声、栗守田、原双喜、常之坦在《<赛社礼节传薄四十曲宫调>初探》(见中国戏剧出版社《上党地区傩文化与祭祀戏剧》)一文中记述:“在旧社会里,山西上党地区……办官赛的神庙相当多,仅在长子县就有20多处。”而在这20多处官赛庙会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首推尧庙会。其“盛况可与天下闻名的鲍店药材会(明清时山西四大庙会之一)相媲美,故有‘长子县两个半会’之说这就是鲍店药材会,大堡头尧庙会各算一个会,城关岳飞庙会算半个会,(见新版《长子县志·卷八商业》310页)。”

      潜山因尧王而得名。据潜山西麓西尧村观音堂古碑记述:邑西南十三里帝潜山,昔尧王隐居之地也,故名。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版《长子县志·卷一·山川》也说:“潜山,在县西南十三里,上有帝尧庙,又名尧山。见北齐《韩侍中墓志》。其西北麓有潜龙庵。”若此说无误的话,潜山尧庙那可真就是长子诸庙之祖了!当地口耳相传,潜龙庵就是当年尧王隐居的地方。韩坊唐虞庙原有古碑一桶,村民说碑上有关于祖先韩侍中的历史记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老教师为防丢失,将其移存到了韩坊小学。谁知好心办坏事,老教师走后,当时的孩子们流行一种“丢石子”游戏,因石碑平躺于地面,孩子们经常在上面敲磨石子,等再被有心人注意到时,已经碑面狼藉,字迹模糊,根本无法辨识了。十五年前与李裕民老师在韩坊村作地名补查工作时曾专门考察过次碑,可惜一无所获,只听到了上面那个令人沮丧的故事。

      品读山水,解析古迹,尧王似乎无处不在,尧王确实也不曾走远!作为尧王的后裔子孙,韩坊人同尧山下的众多兄弟村庄人一样,血液里流淌着尧王的文化基因,骨子里秉承着尧王的做人信念,耕耘在尧王开辟的田野上。尧王是尧山尧水的精神图腾!尧王是丹朱儿女的灵魂皈依!尧王是长子大地上青春永驻的老神。

      笔随意动,满纸游走,始终有一个疑惑在心头萦绕。既然是唐虞庙,那奉祀的主神自然就是尧、舜两位先王了。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是两位主角?而不是一位,或者尧、舜、禹三位,在或者颛顼、帝喾、尧、舜、禹五位呢?行文至此,忽想起了毛泽东主席那句著名的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舜尧既能合称,又未尝不可合祀呢,可对于有两位主神的庙观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座次如何排列呢?一主一次?两主平列?无论哪种排序,似乎都不合惯例与礼法。

      两神并列为主者,在大庙中虽有,但依据前朝后寝的规制一般会安排在主轴线最后的寝殿,如玉皇庙中的玉皇、王母;三嵕庙中的后羿、嫦娥等。没有寝殿的小庙也有,如土地爷、土地奶奶等,可以上情况都是夫妻像。同性并列者也有,如二仙庙,但那属地域性极强的特例,且为女性,所以也是不能作为参照的。男像并列者也有,如:北魏石窟中常见的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并坐像,但那是特定历史时期受政治影响而出现的阶段性造像,现存佛殿中已绝少见到。

      或云唐虞庙中主像是尧、舜、禹,那为什么不叫三王庙,而要在庙号中略去禹王,而称唐虞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