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我县作协组织出版了一套《精卫鸟文学丛书》,一共5本,除我的一本《诗选》外,还有常邦锁的《生命的音符》,张启明的《生命的姿势》,刘剑堂的《绿野诗草》和杨玉珠的《杨玉珠诗文集》。就凭这一套书,他们四人十分顺利地走进了山西省作家队伍行列。
四人的作品,除杨玉珠有几篇小说外,其余都是诗,可以说是长子诗歌的一次集体“亮剑”, 一次向山西文坛高地的漂亮“冲刺”。其中的常邦锁和张启明是以军人的勇气和姿势,呼号着不屈的“音符”而拼着“生命”向上冲的,而剑堂呢,则是凭林业战线老战士的身份,挥舞着一把“双刃剑”而取胜。这把双刃剑,一面为“新诗”,一面为“古体诗词”。
剑堂的新诗,收在集子中的一共52首,尽管不多,但首首可圈可点,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功力与锋芒。请看这首《中国龙》——有感于西气东输工程。
苦苦等待的热流
终于从楼兰沙州出发
沿丝绸之路东行
飞渡玉门关隘
穿越八百里秦川
和黄河九曲十八弯
直抵中原大地
冲向东海岸……
它与长江 黄河
万里长城一样
是中华大地上
又一条
——中国龙
诗写得有气势,有筋骨,有味道。短短12行,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势不可挡的重大主题。而这,并不是靠空话、大话和套话直说出来,而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西气东输工程比喻为“中国龙”,并且是和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一样的,“是中华大地上又一条中国龙”,这就给人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新鲜壮美的阅读感受,从而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诗的表现手法,除一般常用的以细节把握见长的白描直叙手法外,最被诗人广泛运用的有三种,一是比喻,二是拟人,三是象征。而这三种手法,在剑堂诗集中比比可见,尤其是新诗,几乎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写在餐厅与厨房里》的12首短诗全部用了拟人与象征。如《盘子》:
胸怀坦坦荡荡
从不遮掩包装自己
把苦辣酸甜
和盘托出
任凭挑剔品评
身上一有污点
就洗就擦
即使摔碎了
块块骨头
也清白干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盘子”,却又不是盘子,其内意象显然是象征人的一种光明磊落、谦虚直率、不断检点与完善自己的美好品质。
这类咏物诗,还有《大树》、《小草》、《落日》、《渠道》、《棉花》、《高粱》、《生命之树》的《根》、《干》等都是。这类诗的写法技巧,在于外象刻画的契合性,也就是“不即不离”,妙在像又不像,似与不似之间,耐人寻味。
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也是剑堂诗歌的鲜明特征。我们看到,除《中国龙》《盘子》等一大批富含赞美之意的颂歌外, 在剑堂集子中还有另一类诗,我把它叫做“战歌”。这是一类充满火药味,极具战斗力和杀伤力的作品。如《沙尘暴》:
暴风 沙尘
要在地球上称霸
它们互相勾结
密谋了一夜
可怕的“袭击计划”
强大的空中优势
谁不受惊吓
有战机不敢起
有火炮不能发
就连千古文明
和现代智慧
也无不失去光彩
留下疼痛的伤疤……
此诗铿锵有力,言浅意深。表面上是写沙尘暴,语言背后却隐藏着味之不尽的象征义和暗示义。它会使人想到美国霸权勾结邪恶势力肆意嚣张的凶恶嘴脸,想到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遭受战争祸害的悲惨局面,想到美西方四处拉拢走卒、不断围堵和打压中国的丑恶行径。而这一切都是“言外之意”,是读者在读诗时所产生的联想与思考,这种效果正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下边再看这首《螃蟹》:
凭两把钢叉
混了个
两栖草包司令
横行渔村
霸占水乡
别看它威风一时
一旦落网
即使腿再多
也休想活命
此诗趣味十足,令人发笑发恨。它通过“螃蟹”这个意象“横行渔村,霸占水乡”,便会使人一下子想到《沙家滨》中的草包司令胡传魁以及当今一些横行乡里、独霸一方的“村霸”“街霸”。但它们“一旦落网,即使腿再多,也休想活命”,最终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剑堂的诗贴近时代,关注现实,其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物,甚至一些平平常常的小物件,在他的笔下都有了诗意,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玩味再三。如这平凡无奇、司空见惯的《勺子》:
跻身于火热的生活
饱尝苦辣酸甜
为讨好嘴巴和肚子
赴汤蹈火也情愿
不过 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
想让它改掉
翘尾巴的毛病
很难 很难
正因为有这个把柄
它才被人握在手中
听从使唤
还有这首《豆腐》:
和小葱相伴
便是一清二白的名声
一旦与浑汤杂菜
混在一起
就有人说咸道淡
两首诗都浅近易懂,平实平易,但不平淡,很有味。叫人一读,便有一种咀嚼不尽的东西,获得一种艺术享受。其实,这两首诗都带一点“辣”味,是对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和毛病的人的一种善意而尖锐的批评。称之为“辣椒歌”或“带刺的歌”,也未尝不可。此类诗也应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和善良人们的“苦口良药”。
写诗是一种意象思维活动。著名诗评家邹建军说:“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马立鞭说:“诗以意与象的契合为美,不能有象无意、也不能有意无象。”一首诗就意象构成来说,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单一意象,一种是意象的连缀与并置。剑堂在这方面也有较好的运用和把握。如《牛吟》和《马赋》两首诗就是意象并置的典型例子。请看这首《牛吟》:
黄河古渡口的铁牛
日夜守望母亲河的狂澜
鲁迅笔下的孺子牛
横眉冷对新世纪的巨贪
华尔街旺市铜牛
仰鼻窥视中国入世的瞬间
奶牛忍受揪心的巴掌
涌动着鲜奶
耕牛痛挨着牛皮鞭
默默地耕田
犀牛强忍着割角的痛苦
为人类奉献
凭牛皮吹活了皮革市场
鲜牛排吃腻了奢侈的老板
兰州的牛肉面拉遍天下
牦骨粉堆托起“哈太集团”
牛劲全使尽
终挨屠刀尖
死后骂牛鬼
而苗条的毒蛇
却被尊为神仙
此诗以多种不同的牛的意象并置,表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间众生相,它能引起人们对牛的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更多思考。
单一意象,上述所举一些诗都是。这里再看一首《蜗牛》。
出门的蜗牛
驮着那间老屋
一路宣扬
这是祖宗的遗产
是我们子孙万代
永远坚守的窝
我们不稀罕会蹦的蚂蚱
也不羡慕会飞的蛾
即使天牛螂也不眼热
俺过俺们自己的生活
这首诗写得简炼、精美,令我百读不厌。它运用了比喻、拟人、戏剧化独白等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把“蜗牛”写得活灵活现,别有情趣。堪称剑堂的一首艺术精品。
剑堂还有一首小诗,写得与众不同,新颖别致,放在全国诗坛也不逊色。它叫《浪花》:
她
一次次扑向礁石
狂吻
而礁石
却一次次把她
推开
诗中写了两个意象,一个“浪花”,一个“礁石”,二者究竟各象征什么,可以产生多种体验和解释,让读者自己“悟”去吧。
新诗。对剑堂来说,已写得越来越出彩,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可喜的是他还有另一手,这便是古体诗词。剑堂的古体诗词,包括绝句、律诗和词等形式都有涉猎。且各有“得意”之作。先来品味他的绝句:
悼玉树地震罹难者
国旗半降哀泪飞,汽笛悲鸣音低回。
玉树参天人不倒,昂昂战鼓对天擂。
镐 头
寒光锃锃一双镐,挖掉穷根栽富苗。
今日栖歇文物馆,隔窗泪眼望林涛。
墓 碑
鸠峰顶上一苍松,铁骨铮铮斗朔风。
历尽暑寒三十载,面容不改色青青。
芦滩秋韵
长空雁语撒村头,沿岸斑澜碧水流。
一阵芦风天降雪,半滩诗意半滩秋。
垂 钓
银丝缕缕映池塘,柳伞荫荫垂线长。
竿甩一天烦琐事,余辉闪闪钓夕阳。
春访良坪村
九曲漳河绕长临,春风带我访冤禽。
当年缉虎荒凉地,精卫衔来第一村。
对 弈
青砖小院绿篱笆,蔽日槐荫纳岁华。
棋友邀呼来两手,不赢老鬼不回家。
以上七首绝句七个韵,并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特别是在虚与实,情与景、象与意、理与趣的融合把握上颇见功夫,显示了越来越成熟的艺术技巧与才能 。
再来看两首律诗:
狂风·暴雨·冰雹
天脸瞬间变,乌云蔽日空。
狂风夹冷蛋,骤雨带雷声。
大树拔根起,田禾被水冲。
仰天问上苍,何故害民生?
飞天梦
环宇飞行君子求,英雄瀚海驾舟游。
嫦娥奔月圆新梦,夸父巡天绕地球。
一箭戳穿霸权欲,三分鼎立科技头。
银河浩淼竟无际,华彩星光耀九州。
两首律诗,前者关注气候变化,后者咏赞科技成就,表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情系祖国与人民的灼热情怀。
剑堂的绝句和律诗,大部分写得不错,可以称之为“好”或“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次如和赘品,其毛病主要是构思一般化,表达不准确,词语不精炼,象意不融合等方面。比如这首《打鼾歌》:
天悬夜幕月朦胧,梦域传来鼾乐声。
白雪轻吟天籁曲,巴人浅唱地方风。
原汁原味原生态,呼哩呼噜呼二重。
自度催眠长夜调,夫妻笑唱夕阳红。
这首诗有趣有味,但有毛病,不够精炼,中间两联有点牵强多余,似乎把“鼾乐”隔断了,且“呼二重”与“原生态”失对。我觉得这两联可以去掉,有首联与尾联足够了,可将“夜幕”改为“帐幕”(因与后边的“夜”字重复),“夫妻笑唱”改为“夫妻对唱”,这样一来就成了一首七言绝句:
天悬帐幕月朦胧,梦域传来鼾乐声。
自度催眠长夜调,夫妻对唱夕阳红。
从“梦域”到“鼾乐声”,到“自度”的“催眠长夜调”,最后落到“夫妻对唱夕阳红”,多么美妙动听的《打鼾歌》啊!通过日常习见的“鼾声”细节,以小见大,表现了盛世和平年代人民享受的平安、幸福、美满生活的大主题。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结尾了。总之一句话:剑堂堪称我县为数不多而成果颇丰的优秀两栖诗人,长子文学史不会忘记他。正是:
绿野茸茸草木青,花开四季香味浓。
苗栽格律垅垅翠,果挂繁枝树树红。
绚丽风光迷眼眸,悠扬笛韵醉心灵。
白皮黑字书一卷,留下诗词留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