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9 期 / 第4版:4
钩沉千古说应城
□  陈岗

      话说伏羲氏衰微之后,神农氏趁势兴起。从神农炎帝起,经过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衰和帝榆罔,神农氏炎帝的共历八代。《史记·五帝本纪》所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逸周书·史记》记载“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史记》又记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最后,应龙氏擒获蚩尤,并将其斩杀。应龙氏部落战败蚩尤部落后,传说黄帝最初封应龙氏于山西省长子县应城。

  又据考证,在五帝时期,长子县正是炎黄部落频繁活动的区域,更是尧帝长子丹朱的封邑。那时的应城,地域山清水秀,然而位于城北的凤凰山地势险要,阻碍洪水下泄,每遇洪水,必冲其城。于是,应龙氏部落便逐渐南迁至伏牛山下的滍水之阳(今河南平顶山市新城区一带)。

  可以说,长子应城早在夏时就有,殷商时已为古应国。三千九百多年前,殷商国力强盛,当时诸侯国众多。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周武王灭商之后,亦封其庶子姬达于应,是为应叔达,这时的应国仍在山西长子,这也是西周应国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应国是姬达所受封的诸侯国,也是历代周王时期接受分封的姬姓国之一。《汉书·地理志》则有“应乡,故国,武王弟所封。”也就是说武王兄弟的封邑,还是在原应族之国,即长子县应城。1957年,在长子县应城出土了周幽王时期的陶片、陶鬲等文物。另还有古城垣、井田制遗迹,记载着这里古老的历史。另据西周铜器铭文记载,也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应国国君最初称为应叔,后称为应监,亦称为应侯,还称为应公。《汉书·地理志》则有“应乡,故国,武王弟所封。”也就是说武王兄弟的封邑,原本是在商代应国的旧地重新分封,其地就在今山西长子县。直到大约在西周康王时期才迁到今河南平顶山一带。

  在传世的应国铜器中,有11件年代属于西周早期的应公铜器,因每篇铭文中的作器者都是应公,陈梦家先生《西周铜器断代》称之为应公诸器。因此,推断应叔方鼎铭文中的应叔,正是最早被分封的应国第一代国君。从其铭文字体与内容综合观察,应叔方鼎的年代是在周成王时期,当时应国还在山西长子县时铸造的器物。应叔因初封在山西境内,位于殷王都安阳西边,所以当成王、周公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三监”之乱后,遂将监督殷遗民的使命赋予位置较近的应国,因而应叔又称为应监;大概由于应侯在做应监时的特殊贡献,才被周王室任命为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诗经·大雅·下武》:“媚兹一人,应侯顺德”的夸奖之辞说明,或许正是由于应侯为周王朝立有大功,又被晋升为卿士,最终成为周王室内的“三公”之一,而称为应公。

  成王晚期,殷遗民势力已被分化瓦解为“殷民七族”“殷民六族”“怀姓九宗”,分别被赐于卫、鲁、唐国,其余部分被“迁于九毕(洛阳)”。及至康王时期,位于江淮流域的南淮夷与楚国已成长为周王朝南方的劲敌,于是周王朝开始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大转移,分次分批地将以前分封在黄河以北的诸侯国迁往江淮流域,以阻挡其向北进犯。就这样,原居于山西长子县境内的应国被迁到了今河南平顶山一带。

  2012年8月发现的长子县西南呈西周墓群,从已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海贝等随葬品和已探明的4座大型墓葬、1座车马坑判断,该墓地的墓主人级别堪比绛县横水及翼城大河口的西周大型墓葬的墓主人,有可能是西周时期又一方国诸侯墓地。其中墓葬M15与晋侯墓地墓葬在埋葬习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依此来推断,M15墓主人的级别接近晋侯和井叔等西周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可能也是姬姓诸侯。

  由此再进一步联想到,应城与西南呈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近,那么,“武王封庶子姬达于应”的地理位置不就更加明朗了吗?

  应国南迁后,与当地氏族逐渐融合,尔后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西周的覆灭,周室的衰微,应国也从东周后渐逐失去昔日的威望,应国最后的命运去向不得而知,大约在春秋初期消失于历史舞台。应国亡后有应氏,后为应姓,是现在应姓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