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 期 / 第4版:4
长子剧团沿革史略

                                    □  李建华  李宇翔

        解放前,长子县就素有“戏剧之乡(主要是上党梆子、落子剧种)”的称誉,解放前夕,比较有规模的戏剧团体有:长子抗日政府演戏团(落子)、草坊民兵剧团(秧歌)、色头落子班、南陈乐意班、南鲍三义班(梆子)等。

       1945年,中共长子县委、县政府组织以上社团,在长子县城东街文庙(今一中)集中学习整顿,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将这些民间团体正式整编为长子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新生剧团”、“红光剧团”、“解放剧团”三个正规剧团。

      “新生剧团”由抗日演戏团、色头、崇仁落子班组建而成。长子一区公安助理员李刚担任政治指导员,艺人韩保玉任团长,原抗日演戏团负责人陈保珠任副团长,李生枝任文化干事。主要演员有:赵迷则(旦)、张英英(净)、崔锁则(须生)、崔国则(武生)、崔全则(老生)、康世珍(青衣旦)、赵来水(丑)、赵红喜(须生)、赵黑喜(大净)、康强活(花旦)、贾富贵(小生)、王守仁(丑)、崔河鱼(小生)、杨来星(花旦);青年演员有:崔河珠、杨秀则、赵三狗、田根景、李买厚(建华)、冯孝忠、赵保顺等。当时演出的新戏有:“挖懒汉”、“大小脚比较”、“号召参军”、“劝荣花”等;传统古装戏有:“忠保国”、“两郎山”、“下边亭”、“司马庄”、“骂殿”、“访昆山”、“龙图案”、“计阳关”、“三劈关”等。

      “红光剧团”由草坊民兵剧团,南陈乐意班组合而成。肖锁柱、王明则、朱买则任正副团长,贾中禄担任文化干事。主要演员有:温金保(生)、宋聚水(生)、宋大凤(大净)、邢福保(二净)、范天富(小生)、任东生(丑)、何保则(生)、韩明玉(青衣旦)、韩八则(小旦)、韩满景(旦)。演出的新剧有:“小二黑结婚”(秧歌)、“互助组”、“劳动模范开荒”、“劝荣花”等;传统古装戏有:“乾坤带”、“六郎归位”、“四郎探母”、“雁门关”、“九仙台”等。

      “解放剧团”由南鲍三义班组建而成。张文则担任政治指导员,艺人李长锦任团长,孔丑女担任文化干事。主要演员有:宋玉雷(生)宋拴则(生)、平根喜(小生)、李满贵(净)、李庆则(青衣旦)、韩木林(小旦)、崔尧山、牛成喜等。演出新剧有:“战汾东”、“火锅”、“劝荣花”;传统古装戏有:“大报仇”、“白帝城”、“打金枝”、“浑缘案”、“平方腊”、“伐子都”等。

      三个剧团的总指导员由长子第一区区委副书记柴振华担任,同年建立了党支部。新发展党员有:王明则、肖锁柱、柴大秃、温金保(红光)、李贵保、李生枝、王守仁、陈保珠(新生)、平根喜、张文则、韩木林(解放)。

      剧团刚建立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一无住房、二无戏箱。最初,剧团在城关、崇仁等地借住群众房,戏箱全是租赁色头、关街、南鲍等地的私人戏箱。演出现代戏的服装、道具都是就地借用群众的,赶台口都是走着路,近则十几里,远则几十里,但是剧团演职员从不叫苦、叫累,工作积极性十分高涨,每到一地演出都是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47年冬,由县政府文教科科长陈国保领导三个剧团在河东村东小庄进行集训整顿,整顿清理了部分思想落后,政治表现不好的演职人员,同时将解放剧团合并到红光剧团,并调整了两个剧团的领导干部。新生剧团团长由常怀根担任,红光剧团团长由温金保担任,王明则、平根喜任副团长。经过学习整顿,纯洁了剧团的组织,提高了全体演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结合我县当时的政治形势,两团大力创编、移植现代戏,如“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闹翻身”等,有力地配合了我县的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十分关心支持剧团的工作,先后为剧团派进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干部,他们是霍培中,张进胜、王长富、吴和枝等。还从教育界调进吴光祖、冯四宏、索满生、王永生、郭步云、任珍凡、靳玉锁等同志担任文化教员,积极开展扫除文盲、普及文化活动工作,形成了一个争学赶超学文化的新高潮。此举,使剧团大多数演员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演职员的文化水平,为剧团的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0年,剧团为解决戏箱问题,发动全体演职员,自力更生,勤俭办团,通过多演场次,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用全年的演出收入购买了色头、崇仁、关街、南鲍等地的私人戏箱,从此,剧团有了自己的家当。

      1951年冬,县政府为领导剧团集训方便,指定红光剧团驻小河南庄“老君庙”,新生剧团驻小河北庄“唐王庙”,旭光剧团驻河西村“关帝庙”(旭光剧团其性质属于业余剧团,该团系农民郭喜旺外号“三罗头”邀集长治西八村若干演员以及我县流散在乡村的部分演员组合而成,只限于在本县范围内演出活动),进行整顿,并首次在各剧团建立了青年团组织。整顿期间,各剧团都排演了新戏: “刘胡兰”、“正气图”, “红罗山”。这些剧目的上演,曾一时轰动我县广大农村。“刘胡兰”在我县农村演出时,当演至伪军官大胡子用铡刀铡刘胡兰一场戏,戏台下观众群情激愤,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打倒阎锡山!”并有青年人跳上舞台,抓住演大胡子的演员拳打脚踢。“红罗山”演出至梁祝楼台相会时,台下的妇女哭声一片。通过新戏的排练,培养出了一批青少年演员,如:李玉顺、崔河珠、田根景、李建华、冯孝忠(新生)、韩仁全、刘高生、黄庆福(红光)、李松珍、张青龙(旭光)等。随着剧团的发展壮大,又培养出第一批女演员王金花、李冬梅、李改花、张改弟、贾彩红、张晚玉等,改变了过去剧团男演女的局面。

      1952年秋,长子县政府领导剧团在县城关帝庙进行文艺整顿,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整顿后精减了旭光剧团,该团个别领导和部分演员充实到红光、新生两个剧团。高贵土(副指导员)、演员李松珍、张青龙、张双龙调到红光剧团,李树林(指导员)调到新生剧团,使两个剧团的演员力量更加充实壮大。

      1953年,新生剧团赴太原、临汾等地演出学习,吸收了“中路梆子”的诸多艺术精华,使落子艺术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1955年,剧团演职员为解决剧团住宿问题,坚持半年不领薪水,支助剧团购买了县城内原公安局旧址——高家大院(折合小米100石)。新生剧团住上院堂房、东西房及西院部分,红光剧团住中院过厅、东西房及西院部分。从此,剧团结束了终年漂泊神庙的历史。

      1955年12月,新生剧团参加晋东南地区第一届戏曲汇演,演出剧目有“中秋之夜”,主演连喜凤,“反徐州”主演常金锁、李玉瑞。集体获奖金300元。

      1956年,根据中央指示,全省各市县剧团部分转国营。长子新生剧团首批转为国营剧团,并更名为长子县国营五星剧团。县委、县政府在县运动场舞台,为剧团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大会。

      1958年,五星剧团参加晋东南第三届戏曲汇演,演出剧目“洪流”,编剧王廷义,主演连喜凤。1959年,《洪流》赴省汇报演出,获得好评。

      1960年,五星剧团排演了由孔德法、冀光明、申修福编导的大型现代戏“民兵的枪”,红光剧团排演了由张振南、任珍凡编导的现代戏“年青的会计”。两剧参加了晋东南地区第六届现代戏汇演,当年九月,“民兵的枪”代表晋东南地区,参加了山西省现代戏观摩大会,演出获得好评,并受到省委领导的亲切接见(剧中的主演均由我县剧团李建华、常金锁、李玉瑞、李志仁担任,并抽调地区落子团牛三科、刘春莲担任了剧中有关角色。其余服装、道具、灯光布景以及音乐,剧中部分群众角色,由潞城红旗剧团配合)。

      多年来。剧团始终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大力挖掘整理、改编加工传统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五星剧团先后改编加工整理的传统戏有“反徐州”、“渭水河”、“司马庄”,移植剧目有:“王佐断臂”、“搜书院”、“劈山救母”、“沉香扇”(连二本)、“火烧百花台”等。红光剧团挖掘加工整理的传统戏有:“黄河阵”、“美人计”、“珍珠塔”、“黄鹤楼”,移植剧目有:“三姐下凡”、“黄金蝉”等。两团同时排演了现代戏“社长的女儿”。当时在我县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红光剧团两回戏“三姐下凡”、“美人计”;五星剧团两回半:“劈山救母”、“沉香扇”。并培养出了连喜凤、袁树枝、王日梅、徐双庆、苏喜英、徐玉棠、李四女、苗爱旭、牛根保、裴五女、李志仁、温克勤、罗瑞魁、张申虎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1964年,剧团大演现代戏,坚持两条腿走路,现代戏和传统戏各占一半。当年十月,根据中央精神,全省各县只保留一个剧团的指示,经县委研究决定,红光、五星进行合并,保留了上党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改名为长子人民剧团。当时剧团演职员共有130人,正副书记、团长8人。当月,剧团集中到长治市参加十大剧团的四清学习整顿,当年冬季,剧团随着我县进入四清运动。全团编制为85人,被精减的人员分别安置到宣传、财贸、工交等单位,个别同志返乡务农。

      1965年传统戏禁演,现代戏全面占领了文艺舞台。剧团排演了现代戏“南海长城”、“红灯记”、“山乡风云”、“苦菜花”、“琼花”、“南方来信”、“三下桃园”、“白毛女”、“杜鹃山”等戏。

      1968年剧团首次面向全县招生40人,在河东村举办青年文艺训练班(简称艺训班),由张青龙担任主教,赵红喜任武功教师,连喜凤、王日梅、李四女等主要演员兼任艺训班的艺术辅导教师。经过三年时间的严格培训,培养出张志明、李红堂、侯枝林、鲍根籽、郭爱菊、杜翠英、李先英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为剧团增添了新的活力。

      1970年,全国开展学习革命样板戏。当年四月,由团长李建华、副团长李松珍、副支书郭兴福带领剧团部分主要演员观摩学习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那年冬天,剧团集体到河南焦作市豫剧团学习照搬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对该剧的表演、武打、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均按照京剧样板戏的标准设计制作,并首次使用管弦器乐。样板戏的上演在全县引起轰动,受到全县人民的好评,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团上下的斗志。剧团坚持上山下乡,积极为工农兵服务,每年坚持深入到我县偏远山区进行慰问演出,深入山庄窝铺为群众演出选场选段,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接受再教育,集体到西田良参加劳动。此期间,全团演职员的工资由政府按每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予以补贴。

      文革期间,文艺战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全省的文艺团体绝大多数陷入瘫痪状态,我县剧团也在政治上受到了当时社会的严重干扰。其时,剧团领导班子团结一心,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教育引导全团的演职人员,专心演戏,踏实做人,抵制干扰,一心做好份内的工作。剧团上下,从领导干部到每一个演职员工,没有一个参与社会上的帮派和打砸抢活动,剧团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人被罢官夺权,坚持正常演出,这在全省剧团中也是少见的。此期间,排演了“焦裕禄”、“朝阳沟”“三二00钻井队”、“山鹰”等剧,自编自导了“丹岭烽火”,学习移植了“平原作战”、“瑶山春”、“园丁之歌”等剧,其中“平原作战”参加晋东南地区戏曲调演,获得成功,成为长子人民剧团的招牌剧目。

      197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由教育全力资助,在长子中学开办一个以培养戏曲人才为宗旨的文艺班,由连喜凤担任文艺班艺术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罗瑞魁任武功教师,由申克良任音乐教师,文化课教师由长子中学调配。经过二年精心培育,文艺班集体成才,一九七九年正式组建“长子青年落子团”,团长连喜凤兼党支部书记,副团长牛龙虎。涌现出了张国平、牛义平、牛长玲、司彩虹、李艳青、于喜明、张玉先、韩海林、张耀林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剧团恢复排演了落子传统剧目“穆桂英挂帅”、“骂殿”、“斩子”、“访昆山”、“秦香莲”、“计阳关”、“淮都关”、“两郎山”、“反徐州”等,新编排演了“三请樊梨花”、“桃李梅”、“屠夫状元”、“海瑞罢官”等剧。从此,上党落子这一传统剧种,时隔十七年在长子得以重生。长子青年落子团以其雄厚的实力,扎实的功底,整齐的演员阵容,与县梆子剧团并驾齐驱,在丹朱大地上双花并蒂,竞相斗艳,深受长子人民的喜爱。

      几十年含辛茹苦,几十年风雨兼程,长子剧团从一九四六年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历尽坎坷,发展至今,凝聚着几代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为弘扬中国传统戏曲,为活跃农村文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祖国,歌颂党,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