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 期 / 第4版:4
一曦药茶,香溢四方
□  魏灵

(一)百草为灵稼穑兴

   发鸠山麓,古老奇幻,莽莽苍苍,一片混沌。

   一天夜里,炎帝熟睡中,忽觉天地旋转,日月光华,梦中一个白发老头唤他:“苍生在世,多遭苦病,愿尔替天行道,入西山云层之巅,求得仙药百种,解众百姓之苦焉。”

   第二日,炎帝便从部落中选一众健壮臣民,从羊头山出发,一直朝西北方向前进,踏遍百草丛,闻遍奇花异草。

   走到发鸠山上,穿过繁茂的荆棘丛,腿脚被荆棘所伤,皮肤被炙日久烤而裂,心中怀着天下众生所受百病侵扰,因夙愿未实现而不能自已,遂坚持向峰顶攀升。一峰高似一峰,一峰险过一峰,心有志坚而力不竭。遇险峰而不能过,遂叫臣民坎树桩横跨峡谷,扯古藤攀援崖壁,一阶又一阶,搭了三百六十五阶木架,才来到一个起云台上。这里云雾缭绕,仙气从山间蒸腾而上。站立于此,群峰耸立,翠奔绿涌,奇花异草,百鸟欢歌,真乃人间仙境。在此地,他用一年时间尝遍几百种野草野果,求得仙药七十二种。

   为收集种子,炎帝决定下山广泛种植,一一用册子记录下来。下山之际,发现所搭木架在雨水土壤滋润下已落地生根、遍布山野,成了一片绿野茫茫的原始森林。当他犯难之时,天宫王母娘娘派仙鹤前来。他去了天宫,给王母娘娘精心熬制所采草药,王母娘娘喝了,忽觉甘醇清香,入心入肺,心中大悦,遂封炎帝为“司管”,管辖发鸠山上之灵药。

   后来,炎帝下得山来,创稼穑,种草药,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

(二)曲水流觞茶飘香

   在发鸠山之深山崖壁处,有一位长者,身着长袍,慈眉善目,肩腰披着树叶,手持一根禅杖,从山中攀援而上。

   于深山野岭中,他采得草药数种,按照其性味分成好几种,随后一一品尝,当尝到一种草后,忽感口干舌麻,头昏脑胀,急忙找一处树桩休息。

   这时,一阵风过,从树上飘落几枚树叶,观其叶,细细长长的,绿油油的,韧性大,边缘有小齿。他顺手拣了几片,塞进嘴里咀嚼了起来。顿感苦中带甘,口中生津,沁入心脾,神清气爽。

   于是,在山中采集众多,一应带下半山腰。

   半山腰,有一间茅草屋,里面躺着一个青年,因尝食山间野草而晕厥,发汗数日,昏睡不醒。

   发鸠山之东,山脚下有一清泉,谓浊漳河之源,水上有庙,曰灵湫庙。泉水昼夜不息,淙淙叮叮,自石缝中淅出,汲大山之灵气,取自然之精华,涓涓流淌,似一条绿色的彩带。

   这位老者从清泉处取来一瓢水,倒进一个黑漆漆的陶器内。黝黑的壶底,在晚霞的映射下,晶亮晶亮的。取来干柴燃起篝火,架上陶器。随温度上升、木柴燃烧,发出一阵“咝咝”的脆响。待水“咕嘟咕嘟”地煮开来,老者将所采叶子投入壶中,茶壶的壶盖不时被水汽掀起来,“哐当哐当”作响,此时木柴燃尽,只用余火煨着,陶器内“滋滋滋滋”……一刻钟过,掀开来,水汽氤氲弥漫处,叶子吸饱了水汁,在水上铺展开来。一阵松涛鸣过,清香四溢,顺着山肩,顺着松涛,顺着台阶,传下山来,传到浊漳河畔。

   老者拿小的笺杯一一倒开来,小小啜了一口,闭目作沉思状。霎时间,忽觉五脏清爽,神气上扬,一股浊气从鼻中呼出。老者俯身端详陶器中的水,见其黄中带绿,透亮青翠。遂从陶器中倒出满满一盏,给青年人服用过后,一个时辰,方苏醒过来。青年人问曰:“是何神药?”

老者曰:“集大自然万千精华之神药。”

   老者从背上取下一个小的木简,在上面作了一些符号,写下了两个字“药茶”。

   青年曰:“何以求得?”

   老者答曰:“老方山山巅。”

   自发现神药,老者被众人呼曰“神农氏”。

   《茶经》中载:“茶之饮,发乎神农。”神农氏回到故土,种植药材,制茶,煮茶,品茶,治百病,救苍生,一代英名留存史册,被后人景仰。

   后来,发鸠山的山洞里还住过一位修行道人彭祖。时值尧王统领部落,一日来到长子,突发大病。其子丹朱召御医前来医治,无果。后寻得道人彭祖。彭祖在山中取泉水、洞前花蕊,泡花为茶,尧王饮后周身发汗,顿时病患去除。尧王喜之,当即封彭祖为“灵应候”。后人为纪念彭祖,在发鸠山山顶修建了“灵应候庙”。

(三)人间有味是清欢

   四月春意浓,返青吐翠的发鸠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连翘花,一场花儿的盛宴已开启。这时的连翘花泛出耀眼的黄,萌动着春意,一片片小小的,黄黄的,把大山装点得甚是惹人爱。“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峨眉春”,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人。

   待花落后,漫山的连翘舒展开嫩绿的枝条,吐出鲜嫩的绿芽,发鸠山下的村民们成群结伴,趁着大好春光,跨上竹篮,上山采摘连翘芽,个个喜气洋洋的。大家把鲜嫩的连翘芽带下山,用清澈的泉水洗净,取一口大锅,拿大火烧开,上笼蒸十分钟。再经晾晒、烘烤,然后煨糠,筛去粉末,连翘药茶便做好了,拿开水冲泡开,一杯馨香浓郁的连翘茶便成了。

  在发鸠山下,家家户户做连翘茶,多少年来,承袭着这美好的传统。一杯好茶,孕育着希望,孕育着健康与生机,来到农家人的炕桌上、几案上,燕子归来时,浅茶一杯,生津止渴,清凉提神,暗香盈袖,把茶话桑麻,一年农事始,田野河畔,插秧耘籽,一派田园风光。

  转眼青涩褪去,初夏已至,万物皆长。山里雨水丰润,土壤肥沃,一山苍翠绿莹莹,一畦芳草碧萋萋,沐浴朝阳,迎风而开,金黄惹人爱,最是那不起眼又独自芳华的蒲公英。农耕归来,采一束花,掬一捧草,用清水一过,略加调味,一盘鲜美的野菜就成了。咬一口清新爽口,鲜美滑嫩。或将叶子切段,铁锅烧热,翻炒去水,再上笼清蒸,自然晾晒,蒲公英茶就做成了,冲一杯,淡雅芬芳,回味无穷。

   盛夏已深,上山采药的人络绎不绝,此时,采得最多要数党参、黄芪、黄芩、柴胡、大黄、当归等。黄芪、党参可制作补益药茶,食之可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沙棘叶、桑叶茶,食之降“三高”……山中之宝物甚多。“蒹霞苍苍,白露为霜”,转眼到了仲秋时分。这时,菊花初成,漫空飘香,捋一束来,洗净,阴干,烘焙,泡一壶饮,最深得人们的青睐。

   发鸠山物产富饶,赏花,采药,品茶,最是淳朴至归处,静静的时光中,居于发鸠山山石之上,品一杯淡淡甘甜的药茶,最是人间清欢。

(四)古邑茶源远流长

   长子鲍店镇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药材胜地,是晋东南一带经济文化交流之重要通道。古镇街头的茶楼酒肆兴盛一时,贩卖药材的商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一派繁华。茶铺、栈房迅速兴起,不但汇集了商旅文化,也传承了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历史中,在药材商贸和茶道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新的药茶文化,兼具药之精华、茶之品位,在一朝一夕中浓浓淡淡,在历史变迁中沉沉浮浮。

   回顾往昔,漫长的时空中,捡拾起几千年流淌于世事纷扰的光阴,于清风明月中,听那哒哒的马蹄声响起,车水马龙迎着生机与活力,一斤一两的药材交换着亘古与岁月,一罐开水,一方小几,几把药的甘甜和微苦,在一杯一盏间,碰撞出诗意与远方。恣意流淌中,悄然温暖着四面八方的来人,丝丝缕缕的氤氲上升,眼眸流转,轻轻一抿,万千风云和着芳香,一点一滴,蔓延到全身。清风动人处,风儿伴着茶韵,沁入心间,荡涤内心。一道道药茶,良人采撷之,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经久弥新,如一束光,照亮每个人的征程。

   每一壶药茶温热、悠长,带着茶马古道的辽阔,浸着叶和花的芳菲、精华,折射出一片片五彩斑斓的世界,载着几千年的历史余温,接纳着每一个前来的人。

   亘古流长的药茶,洗尽铅华,留存古朴,今故乡兴盛,家园重建,迎着大好时光,传递着幸福韵味……

   放下世俗,放下名利,放下繁忙,在一包药茶的滋润下,且坐坐再去,漫不经意中,让心灵一次次升华!

   春之花开,夏之繁华,秋之云淡,冬之清冷,不论哪个季节,君自远方来,应知茶之事,好山好水好茶等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