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 期 / 第2版:2——3
“跟着悟空游长子”古建精品游路线
      长子文旅重磅推出古建精品游路线,特邀天命人跟着悟空打卡长子,在神话与现实中穿梭前行。推荐路线:崇庆寺——布村玉皇庙——法兴寺——九连环大院——义合三教堂——下霍护国灵贶王庙——天王寺——文庙

1崇庆寺


      崇庆寺位于色头镇紫云山,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由前庙、后寺组成。前庙外观方正严整,内视规整对称。后寺殿堂疏密有致,庭院清幽和谐,千佛殿居其北,卧佛殿居其东,大士殿居其西,天王殿居其南,东南立门。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历代彩塑造像,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尤其是十八罗汉像,可以说取得了“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成就,被誉为“宋塑之冠“。

2布村玉皇庙


布村玉皇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子县慈林镇布村北。该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两进院由跨门倒座舞楼(前出抱厦)、献厅、前殿和后殿构成,两侧配有夹楼、厢房、配殿、朵殿。庙西一院正房与后殿相连,西侧为厢房。

玉皇庙因奉祀的主神为玉皇大帝,故得名玉皇庙。在民间百姓的观念里玉皇大帝是天上最高的神,他在天上神界的地位犹如地上人间的皇帝,百姓俗称他为“老天爷”。道书宣称他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是穹苍圣主,诸天宗王。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其中前殿为珍贵的五代木构;后殿为金代遗构;东耳殿元代遗构;献厅,倒座戏台,东、西妆楼,抱厦,东西配殿为清代遗构;西院诸屋与东厢房为民国时期遗构。整组建筑中前殿尤为引人注目,一经发现便迅速引起了古建筑界的极大关注,它独特的形制与建造年代更成为人们持续争论的焦点。2006年10月北京大学徐怡涛教授率领文物建筑专业师生在长子县文物部门的协助下,调查并草测了布村玉皇庙,根据院落格局和建筑形制判断,玉皇庙仍可见宋金时期的寺庙布局特点,并初步推断前殿为北宋中晚期建筑;2008年10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贺大龙先生出版专著《长治五代建筑新考》(文物出版社),考证其为五代遗构;2012年古建筑爱好者唐大华则推断为唐代建筑,他撰文认为其建造年代很可能是在唐中期或更早,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

前殿建于砂石砌筑的须弥座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用灰陶筒板瓦覆盖。斗拱布局疏朗、形制复杂,前后檐柱头铺作、山面南北柱头铺作、前后檐转角铺作的细部形制均有所不同。斗拱用材较大,四坡出檐深远。前檐正八角形砂石石柱四根,柱面微向内凹,檐柱与金柱等高。柱头仅施阑额,阑额至转角处不出头,无普拍枋,檐柱侧脚与角柱升起明显。三椽牵底皮相平,通檐用三柱。三椽与平梁间以驼峰相承接。2014年在维修时于在拆卸下来的多根上发现了后代重修时的墨书题记,其中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重修题记一处,明弘治九年(1496年)重修题记四处。另外还在瓦作中发现有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时的开工题记。

后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前檐斗拱布局疏朗,不施出跳补间铺作,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计心造。四椽压乳用三柱。殿内后槽设内柱两根,柱头施以大斗,大斗上十字相交之承托梁。乳上置蜀柱、牵承下平。前槽梁上置大斗、实拍、替木承下平背前后设蜀柱、合,柱头上置大斗承平梁,大斗纵向出令、替木承上平。平梁正中由侏儒柱、合、叉手承脊。整座建筑用材健硕,古朴粗犷,节点简洁有力。

后殿的东朵殿为元代建筑,造型古拙,形制简约,也是一座不应忽略的早期建筑。

献殿为清代建筑,紧临前殿,单檐硬山顶。建筑上的砖木石三雕构件做工细腻,手法娴熟,为同时代精品之作。

布村玉皇庙布局完整,单体建筑地域特色鲜明,而且前殿建造手法独特,形制苍古;后殿结构简洁有力,制式朴拙。献厅、舞楼檐下木雕精美;整组建筑群年代跨度大,文化信息遗存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3法兴寺


法兴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长子县慈林镇翠云山腰。据寺内碑刻记载,法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旧址座落于慈林山,初名慈林寺。唐上元元年(674)高宗李治敕赐寺额——广德寺。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赐额——法兴寺。

纵观法兴寺一千六百余年的发展史,曾四度兴隆,影响深远。其始于魏,成于唐,盛于宋,复兴于明。北魏时期,伴随着政权由平城南移洛阳,佛教中心也逐渐南移,于是有沿途传教的佛弟子开始在此驻足建寺造像。唐朝咸亨年间(670——673),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时任潞州刺史的郑惠王李元懿,不仅为此寺带来了佛门至宝——三七粒佛舍利骨,还建造了古朴别致的石舍利塔。法兴寺在宋代的兴盛则与仁宗朝宰相王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五代末至宋初高士王景纯隐居于此,建隆四年(963)其子王曙在法兴寺静节园出生。王曙晚年累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记述法兴寺最为宏伟的主体建筑圆觉殿的建修碑文,即出自王曙次子,当时的吏部尚书王益柔之手。法兴寺的第四次繁荣得益于明代泽潞商帮的兴起与佛寺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法兴寺僧才济济、佛事兴隆。

法兴寺旧址因地处慈林山煤矿采空区,致使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开始地基沉降、殿墙开裂、终致寺内各殿主体构架严重变形。为抢救文物,山西省文物主管部门决定将全寺由原来的慈林山西迁至翠云山。搬迁工程开始于一九八四年,主体竣工于一九九六年。整组建筑随山势而布局,从大石阶、山门、舍利塔、圆觉殿到毗卢殿,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层层升高,两侧配以关圣殿、伽蓝殿、东、西配殿。

寺内现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构建筑、彩塑、碑刻等四大类。其中唐石舍利塔、唐长明灯台、圆觉殿宋塑被誉为“法兴寺三绝”,闻名遐迩。唐石舍利塔,郑惠王李元懿主持建造,外观是塔非塔、似殿非殿、是楼非楼、似堡非堡,就目前所知这种建于寺院中轴线上的双层四角楼阁式沙石塔在国内尚属孤例。唐长明灯台,又名燃灯塔,雕凿于唐大历八年(773),是国内现存唐代石制长明灯台中做工最精细、内涵最丰富、结构最精巧的一座。宋塑十二大菩萨像,气质高华,仪态雍容,在优雅得体的举止与慈悲亲切的神情中洋溢着动人的母性情怀,被美术史学界誉为“宋塑菩萨之冠”。

4九连环大院



九连环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其所在的南张店村是2016年12月由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公布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也长子县唯一入围“国字号”的古村。九连环院落群气势恢宏,布局精巧,整个院落按“九宫八卦”“辉耀北斗”的理念布局,搭配合理,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气势非凡。各院有门相通,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连环相通,八卦迷宫式的布局令世人赞叹。

九连环大院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长治地区保存较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民居群落,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九连环大院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院落,并且院院有门相通。各门打开,为一个整体;各门关闭,又独成单元;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整中有零,聚零为整,故人称“九连环大院”。九连环大院现存的古民居保留较为完整,外观高大恢宏,内饰细腻精巧。建筑多数采用四合院式布局,四合院的朝向、房屋的规格、大门的方位都遵循儒学礼教和堪舆风水学的理念。院中建筑大多为三层棚楼式结构。房屋格局多为五裹三或者七裹三结构,即主房居中左右对称,或五间或七间。两边厢房合抱,各三间。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石料筑基,青砖砌墙,梁檩架顶,檐头出檐,高脊扣瓦,宅院结构精巧大气。院落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山墙及围墙所封闭。除一进院外,二进、三进串连者,通过侧门使各院相通。除了在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开间组合、采阳走水等方面引人入胜外,其石雕、砖雕、木雕也格外引人注目。九连环大院的“三雕”构思精细,表现巧妙,是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的完美组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2年12月27日,长子九连环大院景区被确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

 5义合三教堂


6下霍护国灵贶王庙


下霍护国灵贶王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东南的白云山。始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由戏院与庙院两部分组成。南部为戏院,东西两侧是近代依照原布局复原的,古代“迎神赛社”时唱对台戏的戏台。戏台两侧为二层夹楼。南墙一大二小建砖木门三座,东南角东向开随墙拱券门。庙院为主体部分,由左、中、右三条轴线组成,左右辅轴线两进院落,中段由垂花门隔开。中轴线依次为倒座跨门舞雩楼、献殿、正殿,两侧为厢房与配殿。献殿存碑2通。正殿为金代遗构,献殿为清代建筑。其余建筑为近代以旧制逐年修复。正殿砂石台基,高 0.56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梁架四椽栿搭前乳栿用三柱,明次间设板门、直棂窗,檐下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拱计心造,里转双抄偷心造,昂尾压于乳栿之下。最具地域与时代特色的是:前檐用斜拱的三朵补间铺作,一是龙首耍头,二是横栱抹斜,三是三朵斗栱形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献殿砂石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平面长方形,卷棚硬山顶。四角抹棱砂石柱,前檐柱头施檐额置栌斗无拱不出跳,梁头出栌斗制成耍头,每间装饰性平身科一攒,梁架为自然弯材。

护国灵贶王庙建制完整,规模宏大。反应了金元以来上党地区地方神灵祭祀的繁盛。而舞雩楼与“唱对台戏”戏台的恢复,又使庙里古碑和史料中有关“迎神赛社”的记载变得具体可感而真实可信。此外,这里还是培养当地戏剧人才的摇篮——长子戏校的所在地。再则,庙中的彩塑与壁画虽为近年创作,但皆为精品,所以也颇值得一观。

7天王寺


天王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子县城南大街,明弘治八年(1495)版《长子县志•寺观志》记载:天王寺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650年——655年)。据光绪八年《长子县志》及碑载,元、明、清共九次修葺和增建。现存中殿和后殿,为金代木结构古建筑遗存,殿内有零星早期壁画残留,弥足珍贵。2011 年文物主管部门对主体和周边环境进行了修缮与整治。并依据旧址遗迹复建了山门殿,依据县志与相关史料的记载在寺院东南隅复原了清式戏台一座,同时增筑了清式管理用房一院。2017年于寺前扩建天王寺文化广场。

中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杪单下昂计心造,瓜栱、慢栱、令栱抹斜。补间铺作隐刻。用材硕大,梁架为六椽栿通搭,蜀柱交栿枓托平梁,山面丁栿上以驼峰托系头栿。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梁架四椽栿对后乳栿,后檐四铺作单昂计心造。

天王寺的兴建缘起于唐宋时军神“毗沙门天王”崇拜。在唐代不空法师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唐明皇为感恩,特命 「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 ,佛寺也特设别院供养。此后,唐朝军队之中,皆以毗沙门多闻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以保佑武运昌隆。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多闻天王被中国军人遵崇为 “军神”,单独立庙祭祀。到了宋代,军中供奉毗沙门天之风更盛,几乎每支部队的驻营地都建 有天王堂。作为战国末韩赵两国战略要地、秦汉两朝上党郡郡治治所、北朝西燕国国都所在地,长子城始终是上党的军事重镇。隋唐以后,长子县虽失去了上党首府的地位,但其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仍旧受到重视。据《旧唐书》记载,唐开成(836—840)至会昌初年(841—844)昭义节度使刘稹屯重兵于长子。有军队,自然就会有“军神庙”——天王寺。

明清两朝,毗沙门天王的军神形象日渐被淡化,尤其是满清入主中原后,他“军神”的职能基本上让给了“武圣关羽”。而他与另外三位天王执掌“风调雨顺”的职责却被进一步强化,并最终确定下来,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农事神之一。四大天王是佛国著名的护法神,原本是东南西北四方的守护者,按中国思维,一谈到守护便自然就想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况且自古中国便是农业为主,风调雨顺自然对此十分重要。因此,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乃至世俗化。佛国的四大天王便被赋予了一套中国式的解读:南方增长天王手中持剑,剑之锋表“风”,西方广目天王手持琵琶,琵琶的弦需要调,表“调”,北方多闻天王手中伞表“雨”,东方持国天王手中蛇或花狐貂表“顺”,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天王寺东南隅的戏台就是当地信众为了酬谢四大天王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建起来的。

长子天王寺是本地区这一类型寺观的唯一遗存,毗沙门天王从最初的佛教护法神,再到唐宋时的军神,乃至明清以后的农事神形象而生动的反应了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的演进过程。

8文庙


长子文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坐落于长子县城东大街北侧,两进院落,1996年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子文庙始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文庙又名孔庙,是祭孔的地方,唐开元27年(739),玄宗李隆基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奉祀孔子的庙堂自然也就升格成了文宣王庙,简称文庙。文庙祭孔的同时也是当地的官学机构,是庙堂与学馆合一的设施,肩负着本县弘扬教化培养人才的职责,故又称学宫。按旧历,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文庙举行祀孔大典。同时每三年还要在这里要举行一次全县范围内的考试,各书院或私塾的童生经过县考,被录取的就是秀才,为最低一级科名。秀才们平时在家自修,每月由学宫出题考八股文文章,成为月考课。成绩获得超等、特等、一等者,也就是所说的廪生,政府发给生活费,以资鼓励。县考后,每年还要再参加省学政举行的巡视岁考,岁考成绩差的要被革除秀才功名。秀才经三年岁考合格,才能到省城参加考试。由于古代实行科举制度,文庙因此而日益兴盛不衰。文庙为官方建筑,规模、选址、布局、形制、乃至建筑的数目,各个单体建筑的位置、体量、用材,包括细部的装饰皆有严格的规定。据清代嘉庆二十一年版《长子县志》记载:长子文庙中轴线上依次有: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俗称大成门)、乐台、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左右两侧有金声坊、玉振坊、名宦祠、乡贤祠、金丝堂、诗礼堂、碑亭、东斋、西斋,西北隅有教谕署,东北隅有尊经阁、崇圣殿、御制阁,东南隅有文昌帝君三代祠与文昌祠,明伦堂东连训导署。现仅存元代建筑大成殿,清代遗构金丝堂。

大成殿位居文庙中端,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方形栌斗,斗欹曲线显著。栌斗口出十字翼形支替各一,分别承华栱与柱头枋,柱头枋上隐刻泥道栱,上承二道柱头枋。华栱栱身起棱,上用五边形交互斗。交互斗承蝉肚形支替,上以替木承撩檐槫。耍头平出斜杀成批竹昂状。中央起棱。里跳交互斗上用翼形栱,耍头后尾即乳栿或丁栿,其余与外跳同。无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出斜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当心间两四椽栿栿下添两柱,柱头与平梁端头对齐。此间及稍间四椽栿中部添一柱。四椽栿上用蜀柱承平梁,再上用蜀柱、叉手托脊檩。奇特的是乳栿之上又施蜀柱和叉手承下金槫。外檐用抹角石方柱,上承通檐方额。檐额与角部相交出头。柱础分为圆柱型仰莲式和方须弥座式。大殿形制较为奇特:批竹昂状耍头与外檐抹角石方柱为宋金样式;柱头转角出头通檐额与石柱础为元代制式;梁架用材较小,不事雕凿,柱网繁复显然是明代风格。历朝历代不断的修缮在大成殿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此外殿内还遗存有一通非常珍贵的石碑。此石碑通体青石,通高3米。碑身高2.6米,宽0.77米,厚0.28米;碑座高0.4米,宽1.06米,厚0.62米。碑阳面镌刻“宣圣遗像”,该像衣纹整洁,线条流畅,形体端庄,刻制精细,艺术水平很高。碑阴面镌刻明嘉靖十年(1531)《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文17列,共930余字,楷书阴刻。是嘉靖皇帝专为更正孔子的名号与祭祀礼仪,而撰写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