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 期 / 第3版:3
一把剪刀剪出红火年


      一把剪刀,一沓红纸,一手锦绣。

      一手握纸,一手握剪,手腕翻飞,剪影绰绰,犹如腾龙翻飞,游刃有余,旁人看不出门道,但她却胸有成竹。热情有礼、一双巧手,是人们对她的第一印象。凭借着“纸上艺术”,她闯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她就是我县非遗剪纸艺术传承人李先娥。

      在她家的屋子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画,人物活灵活现,花草栩栩如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精卫故乡发鸠山》,李先娥告诉记者,她在发鸠山游玩时,放眼崇山峻岭,风景秀丽,突然灵感一现,就将“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剪入纸中,经过构思、画描、裁剪、刀刻,耗时半个月完成了这幅作品。

非遗续传承:手艺“传”下去

      为迎接兔年的到来,李先娥创作了多幅寓意吉祥幸福的系列剪纸作品,以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

      “您能现场演示一下吗?”记者话音刚落,李先娥便拿起剪刀,左剪一下,右剪一下,一招一式干净利落,手起剪落,剪出了一幅玉兔迎春。

      李先娥的母亲是村子里有名的手艺人,儿时,李先娥偶然看到母亲拿着红纸,随便剪几下便剪出了一张好看的图案,耳濡目染之下,李先娥渐渐喜欢上了剪纸,也拿起剪刀和红纸,学着勾画和修剪。一开始剪得还不成样子,慢慢地,李先娥摸准了里面的关窍,越剪越顺手。每剪出一幅好看的作品,李先娥都要和身边的人“炫耀”半天,笑容挂在嘴边,久久不散。

      李先娥认为剪纸是一种享受,她说:“双眼盯着纹样,一剪一刻,像是把老一辈悉心钻研、一丝不苟的精神刻在了里面,那铰刻纸张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像极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剪纸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心。”李先娥告诉记者,“以前看家里长辈剪纸不觉得有什么,自己上了手才发现,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上面,有时候剪一幅大一点的作品,要一坐坐几个小时,眼也酸,肩膀也困,着实是有点辛苦。”

      即使是这样,李先娥仍然乐在其中。在她看来,老一辈的耐心、认真、一丝不苟都在剪纸里面。透过剪纸,她要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送福进万家:年味“浓”起来

      临近年关,前来让李先娥帮忙剪窗花的人络绎不绝。

      “来了,快坐,想要什么样式的,你先看看,选好了和我说,我给你剪。”“最近不是快过年了,想着过来剪几张窗花,这不也喜庆嘛。”邻居杨素英笑着说道。

     不只是春节,乡里乡亲谁家办喜事了,谁家搬新房子了,李先娥都要忙上一阵,设计,画描,最后剪出成品,每一剪刀都凝聚着她的功夫与心思。

     剪纸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术,深受大家的喜爱。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装点在墙上、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过年的气氛就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不仅看着红火,节日的氛围也多了几分。

     “现在,一幅好的剪纸在外面基本买不到了。有时候乡里乡亲们办事有需要,我就给他们剪上几幅,可以应个景,增添节日的气氛。”李先娥微笑着说道。

剪纸向未来:民俗“活”起来

      好作品不仅让李先娥赢得了好口碑,也给李先娥的人生增添了许多亮色。一心想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的她曾奔走各地,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几场比赛下来,让她的作品赢得了不少赞誉。

      说起最值得让李先娥骄傲的,要数她创作的《马上关公像》,在2020年获得了山西省第六届“三晋巧姐”手工艺品展剪纸类铜奖。

     同时,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李先娥创作了剪纸作品《喜迎二十大》,展现了各族人民红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的生动画面,并获得了长治市工艺美术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优秀奖。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李先娥被确定为长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这让她在剪纸艺术传承的道路上更有奔头了。她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将剪纸这项非遗技艺真正发扬光大。

      小剪刀,大乾坤。一张小小的剪纸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无不传递着人们祈盼生活红火、富裕安康的真挚愿望。小小剪纸,剪出了时代匠人的精气神,也剪出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陈雨彤 马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