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建设困难重重。特别是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一1961年)时期尤为突出。但这些困难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全部克服,为后来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教训,为现在强大的祖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看到今年的多雨天气,不由得想起家乡60年前大洪灾惨状及政府救灾概况。
浊漳南源发源于太岳山,本地百姓简称漳河,长子县石哲以西山区雨水大部汇集于漳河。河流两岸分布着很多村庄,她像母亲一样数千年养育了两岸人民,人民感激她。她性格温柔,有时也发一阵暴脾气。
1962年7月14日,晚上10时左右开始,长子全境突降强暴雨,倾盆大雨毫不间断、毫不减弱地连续下了七、八个小时,直至15日天明暴雨才停止。资料显示,7月14日夜至15日晨,这一夜特大强暴雨降水量高达204.5mm,相当于一夜下了长子两年降雨量。强暴雨终于停止了,却引发漳河洪水暴发。汹涌澎湃的洪水冲向沿河村庄,东王内村就是受害者之一。这里有个小插曲,说明暴雨、洪水的突发性和凶险性。14日晚饭后,风高明月,天气正常。东王内村宋贵堂、王天太等四个年轻人相随到河西下霍村看戏,看戏过程中突遇暴雨,返家途中眼看河水暴涨,无法渡河,不得不爬上大树躲避洪水,亲眼目睹西王内村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的惨景。东王内村位于河东岸,无情的洪水冲向村中。退伍军人、党员村干部连根兴鸣锣报警,呼喊群众向村东高处撤离。人们携老带幼惊慌失措地向村东涌去,个别老人宁死守护财产不肯离开,不得已村干部只好把他们架走。洪水不断上涨,追着人们的脚后跟蔓延,倾刻间大半个村庄浸泡在洪水之中。大人们满脸愁云,哀声叹气;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站在三锁家磨盘上嘻笑指点村西,只见淹塌一座房屋冒一股白烟,朵朵白烟不断升起,短时间内洪水摧毁几户人家,大半个村庄浸泡在洪水中。胆大一些的小伙子爬上村东屋顶或大树上向北、西方向眺望,滔滔洪水一望无际,看不见河道和别的村庄。我家门前有条东西向道路,平时是村中大道,大雨时就成小溪,东边沟中雨水汇于小溪流向漳河。此次漳河洪水与东边山沟洪水在程三锁家厕所外墙跟处交汇,不断碰撞,激起漩涡,北面与大队牛棚门坎成一条洪水线。在此处洪水不再上涨,但维持数小时不退。村干部淌水观察,发现是二光大渠阻挡所致。于是村干部组织村中青壮年抢险扒渠。抢险队员连堂则等十几人,喝酒壮胆,冒着危险淌水把渠扒开大口子,洪水逐渐退去。老人们说,平常年景,漳河水漫出河道时有发生,与东边山沟洪水交汇就在河边,或在村西麻池处。这次洪水,村西最深处淹至楼窗。他们说,从未见过如此大洪水向村东蔓延。其实整夜的“倾缸”暴雨连续倾注,平地冒水,不少人家已经进雨水,人们只顾保护小孩、老人、口粮,或向门外舀水,整夜无眠。洪水退后查看,全村约数户居所被冲毁,却使未倒房屋也成危房;庄稼或被拦腰折断或成光杆或铺满地浸泡水中,秋粮可能绝收;经济作物潞麻也折断倒地,损毁严重。村中布满厚厚淤泥,木料、衣物、盆盆罐罐,家具杂乱无章倒在街中,洪灾造成的损失惨重。村民心在滴血,即将成熟的庄稼毁于一旦,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叨念着全完了。好在受灾当时是白天,暴雨已经停息,加之村干部预警及时,虽然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给村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未对村里群众造成任何伤亡,真是万幸。
我当时在长子中学读书,老师告诉我们全县遭受特大洪灾,漳河上大多数桥被冲垮。当时漳河河槽水满,河东学生回家必须绕道河头桥或高河桥。洪水退后第三天,老师允许我们回家看看。早饭后急匆匆往家赶。我选择从河头桥过河。这条路从未走过,眼前大片大片庄稼倒伏,很心疼。路泥泞难行,边走边问。过河头桥、两水、翻过八里洼庙、从上霍、王内庄到村,已中午时分。我家是南屋,家里一片狼藉,两间小北屋和院墙全部倒塌,街门歪歪扭扭,满院淤泥;父母正忙于凉晒水泡的口粮、被子衣物,清理淤泥。看看洪水线,洪水淹至根基以上两层土坯,由于土坯墙很厚,抗住了洪水,但也成了危房。当时房子未倒塌,否则损失更大。
洪水过后,村干部很快安排淹塌房户生活,及时下发口粮、衣物。积极展开政府帮助、村民自救相结合的救灾方式。县、公社干部下乡包村包社,协助村干部救灾。村支书王国锁,拖着淮海战役时打残的右腿,柱着拐杖,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查看灾情,安排救灾。秋粮收获无望,政府调集大批蔬菜种子,下发各队。村民抢时间种了大量白萝卜、白菜、红萝卜等蔬菜。我记得,秋天蔬菜大丰收,二尺多长、小腿粗的大白萝卜满地皆是,黄芽、大白菜一片连着一片,紫红皮红萝卜又粗又长。还清楚记得,大白萝卜很好吃,多汁、脆而不辣,还稍有甜味。当年我家淹制了好几缸黄菜。蔬菜丰收,不忘其他灾区人民。于是,村干部组织车辆,满载优质蔬菜,多次支援沁源、沁县及河南省等外地灾区人民。
这次由诡异天气引发的灾害,全县损失惨重。退水后,村里青年人到河边观察,满河道漂浮着大量树木、各种家具、木材成品、衣物等生活用品、还有家畜死尸,偶尔漂过吓人的东西。洪灾过后,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在漳河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即后来完工的申村水库,彻底解决了漳河水患问题。至今60年从未发生大洪水,有力地保护河两岸诸多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名符其实变成安澜河。
我们应该记住这场大洪水,吸取经验教训。大洪水前,村里大多数村民居所是土坯房,抗灾能力极差。灾后村支部重新规划建房。房屋倒塌户和危房户在村东安排新建砖瓦房,政府也给予资金支持,村民自觉互帮互助。不长时间,第一批新房盖成,初步解决了住房问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人们手头有了钱,对住房进行翻盖,有人甚至二次、三次翻盖,档次一次比一次高。现在全村村民都住上宽敞明亮水泥砖瓦房。很多人家甚至在城里买上了楼房。如果现在再遇60年前大洪水,人们也不用那样惊慌了。
解放后70余年,其中洪灾后60年,社会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应该感谢共产党的富民政策,使人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现在祖国越来越强大,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