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子历史上的乐阳县或乐阳城,在历代《长子县志》中,存在着如下一些记述:
岳阳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后魏分长子置岳阳县,后齐废。今为岳阳村。
——明·弘治八年版《长子县志·古迹志》
乐阳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后魏于长子分置乐阳县,至北齐废之,今为岳阳村。
——清·康熙44年版《长子县志·古迹》
乐阳城。县西三十里。魏普泰中,折长子、寄氏,置乐阳县。北齐废,今名乐阳村。
——清·乾隆43年版《长子县志·古迹》
乐阳城。县西三十里。魏普泰中,折长子、寄氏,置乐阳县。北齐废,今名乐阳村。后魏谓乐阳为岳阳者,讹也。旧《志》载之误。
——清·嘉庆21年版《长子县志·古迹》
乐阳县城,在县西三十里,后魏普泰中,折长子、寄氏地置乐阳县。北齐废。今名乐阳村。
——清·光绪8年版《长子县志·古迹》
以上诸多记载都一致认定,北魏时的“乐阳城”在县西三十里的乐阳村。准准确确,毫不含糊。
但是,在同样一本《县志》中,却有许多将“长子”称为“乐阳”,将“长子城”称为“乐阳城”的说法。如:
康熙44年版《长子县志》,在“艺文”一节中,有时任长子县丞张懋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得风台并亭记》,文中说:“岁丙寅,邑侯郭公宰乐阳之五稔,兴废举坠,百度维新。”这段话中的“邑侯郭公宰乐阳之五稔”一句是说知县郭守邦主宰乐阳县的工作已经五年了。
郭守邦分明是清代的长子知县,为什么说是“主宰乐阳”呢?很显然他是以“乐阳”代指“长子”。“乐阳”成了长子的别名。
在同一《志》中还有两首诗,一首是徐介的《送霍东崖右迁天城教授》。霍东崖即霍 ,曾在康熙年间任长子教谕17年,为长子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当准备调他去天城任职教授时,徐介特写了这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是“自是云中一俊人,乐阳桃李被阳春”。霍 是我省云中即今大同市人,他把青春韶华留在了长子,所以才有“乐阳桃李被阳春”之句。这里的“乐阳“自然是指“长子”。
霍 老先生也很动情,写了一首《和韵留别乐阳诸生》的七言律诗。将长子学人称为“乐阳诸生”。
历史发展到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浙江仁和县人高蔼来长子任知县,在职期间对廉山书院进行了一次大修和扩建。四十多年后的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山东黄举县人范征时来长子任知县。嘉庆三年,高蔼的嫡孙中州司马高阙因公来到长子,因为他是父亲跟随爷爷读书时出生于长子的,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所以对长子特别有感情,加之当时的范知县又是他的同学,便在长子住了几天,童年朋友相会说不尽念想之情。感动之下,高阙写了10首绝句诗,总题为《过长子感怀》,其中第2首前两句是“绿杨开处乐阳城,箪食壶浆互送迎”。他的一位儿时朋友叫赵煜的(长子人),写了《律诗二首》,其中有句诗是“武林大雅著循良,七载恩波惠乐阳”,是赞颂高阙祖父高蔼在长子任七年知县,政绩卓著,恩波惠泽长子人民的高风亮节和清廉形象的。诗的内容,这里不加细述。但就“乐阳”和“乐阳城”之名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诗文中,这种现象倒值得我们思考。
我经过苦苦思索,终于明白了两点。
其一,北魏时的“长子县城”肯定做过“乐阳县城”。究竟是哪一年从县西三十里的“乐阳村”迁回长子城内的?迁移的原因何在?我们不得而知。需要再考。但把“长子城”称为“乐阳城”,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妄说”。我在《长子历史上的乐阳县》一文中已经作了考证,这里不赘。
其二,清代学子们称“长子”为“乐阳”、“长子城”为“乐阳城”这个现象,跟李业兴的那首《熨斗台》诗有极大关系。李业兴的诗是口口相传下来的,从北魏开始,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清代的“廉山书院”。“上党文明何处开?乐阳城外熨斗台”,通俗易懂的诗句,言浅意深的内容,一下子把学子们征服了,他们很快就背会了,记住了、牢牢印在脑海里,并在诗文中频频用“乐阳”“乐阳城”代指“长子”和“长子城”。这种互名“代称”在历代诗文中屡见不鲜,其例比比有之。
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县志》中的矛盾记载和表述基本弄清了,为后人阅读《县志》,了解长子历史,破解了疑难,扫除了障碍。此刻,我放下笔,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