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9 期 / 第4版:4
记忆中的西北陈(三)
□  张庭祥

文物古迹

      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生活、生产、生存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组成的细胞,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与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中华本土文化。是一部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厚重的史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庙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文化组成部分,也是祖国珍贵的文物古迹。有村必有庙,西北陈村也不例外。在古代,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和人权没有保障,只能把他们心目中的神仙和历代明君忠烈供奉在这些庙堂里,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护。其中有道家传说中的造物之神,有无所不能的佛祖弥勒,有造字立学的儒家鼻祖,有历朝历代的忠烈将相,也有民间的道德典范,这些“偶像”作为人们渴望平安、祈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东岳庙

      西北陈村的村中间南边有一座东岳庙,是全村人宗教信仰、供奉神灵的圣地。东岳庙大门上镌刻着“登泰山”三个楷体大字。

      东岳庙主祀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其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天孙说、黄飞虎说等。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时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因为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其它各岳就不在话下。所以就只有“东岳庙”而没有“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啦!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于1924年先后两次到北京东岳庙,研究七十六司,后又不断有中外学者赴东岳庙进行调查研究。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于世。即神像多、碑刻多、楹联匾额多。东岳庙除塑有东岳大帝和七十六司神像外,还供奉有其他众多的神灵仙真。东岳庙的神像中,既有天界至尊玉皇大帝、科举之神文昌帝君、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大帝、赐福赦罪解厄天地水三官大帝、众星之母斗姥元君等天界大神,又有保佑妇女儿童、赐子广嗣的碧霞元君、子孙娘娘,保佑人们发财的文武财神,赐给人们姻缘的月老,除瘟去疾的五瘟神、行医治病的药王、保护粮仓的仓神以及灶王爷等民俗之神,还有建筑业祖师爷鲁班、骡马驴行的祖师爷马王爷、梨园界的祖师爷喜神等各种行业之神。所以村民们不管有什么事都要到大庙去祭祀,因为各路神灵都在大庙里敬奉。东岳庙的对联:“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这是各地东岳庙门前悬挂的最常见楹联,白底黑字,赫然醒目。《太上感应篇》有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着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济世利人、劝人向善是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西北陈的东岳庙虽然没有著名的东岳庙那么金碧辉煌,但是按规矩敬奉的神还是齐全的,所以过去老百姓无论遇到哪方面的难事都要到大庙去献老爷,保佑平安!西北陈的东岳庙从大门进去,正中是大殿,从院内经大殿有七八个石台阶,大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的神像,东耳房和西耳房也分别供奉着神像。

      大殿前有两棵笔挺的大柏树,东耳房和西耳房的小院内种植有牡丹花。院内的东厢房和西厢房各五间,供奉着各路神像。大门楼上是戏台,东南间和西南间是看庙人居住。到1958年,把庙里的神像搬掉,大殿成了大队的粮食仓库,东耳房成了二队的库房,与大院隔住了。院内东房三间和西房三间成了教室,西耳房和东南间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西厢房的南边两间是老师的厨房。西南间是大队培育核桃树苗的温室。厕所在大门外的西边。

      大殿正对着庙门,大庙门楼上面是戏台。这个戏台有两个剧团在上面唱过戏,1962年,南陈公社文工团唱过三天,其中有《包铡陈世美》《辕门斩子》《司马庄》《松棚会》《三劈关》《贺后骂殿》;1963年长子县虹光剧团唱过三天,其中有《玉堂春》《义释严颜》《珍珠塔》《黄金婵》《失金陵》《藕塘关》。其余的都是本村的俱乐部在上面上演现代戏。

      1983年以后,大庙疏于管理,逐渐倒塌,无法使用。2016年被长子县人民政府确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建筑,并树碑明示。

关帝庙

      常家沟村东河岸边有一座关帝庙,这座关帝庙独门独院,正中三间大殿。两旁有东西两个耳房。大殿正中供着关羽的神像,左右各有一小侍童。东西两间也分别供着几个神。东厢房里供着关平、王甫,还有一个拿笏板的文官,可能是水将,面朝西;西厢房供着周仓、赵累,也有一个文官,面朝东。关平是关羽的儿子,也有一说是其义子,与周仓、王甫、赵累都是关羽的爱将。生前追随,死后依然尽忠,令人感佩。庙院是个四合院,正前是高大的山门,山门南、照壁东,有一夹杆石,用来插旗杆。中国人崇拜关羽,把他追封为“帝君”“菩萨”,供人顶礼膜拜,应当不仅仅是祈求关羽消灾解难或赐金赠银。各地关帝庙的对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缘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匹马单枪出许昌大丈夫直视中原无名将:备酒赐袍钱漏陵真奸雄岂知后世有贤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扶四百载承尧之运:自西自东自南自北如七十子服孔之心。”“二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认清一汉字便成了天地正气;识得两兄弟作就了世间完人。”“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因为关羽是武财神,更主要的应当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国人崇尚在关羽身上体现出来的“忠勇仁义”。过去,常家沟的关帝庙,一年到头香火不断,许多人有病有灾都会到庙里来烧香烧纸,求药问道,让关老爷保佑。

      常家沟的关帝庙和西北陈村的东岳庙一样,1958年把庙里的神像搬掉,成了小学校。东厢房是教室,西耳房是教师宿舍,东耳房住着一个无家可归的老太太。1968年常家沟小学和西北陈学校合并后,大庙就成了西北陈村木工组的工作场所,有些空房成了五队的库房。1983年以后,大庙疏于管理,全部倒塌,现在只能看到遗址。

后圪洞的阁

      阁是建在中国传统乡村村口,下层有拱券供人畜通行,上层有供奉或瞭望等功能的楼阁式公共建筑,具有地标显示、住地耕地划分、集体祭祀等多重功用。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类似都市的城门楼子,昭示一个村庄的存在感,与乡村大槐树、大榆树、大柳树、戏台、井台、饭场等为标志的公共活动空间一样,是最容易牵出乡愁的标识。人类得山水便利聚族而居逐渐形成村落之后,房舍、村落与山水的关系,就成了“风水”。那在山水中,阁的朝向及对应的山水关系问题,要能为村里的百姓带来吉祥。

      我们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四十年代西北陈村有些人在晋南翼城县做了一些违法犯罪的事,受到国家的惩处。村民们认为这是村里的风水有问题,于是自愿集资在后圪洞通往后洼、石羊的路上建了一座阁,以求使村里的风水得到好转,这确实是村民们的善良的愿望。在阁的过道东侧的墙上,镶嵌有一块二尺见方的青石碑,上面刻有关于修建阁的碑文,以及集资人的姓名和捐献款额。可惜上世纪六十年代此阁倒塌,此碑也消失。我们儿时曾上去玩,有一个小伙伴摔下来。从此人们再也不敢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