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过新年,新年年年过。或许是年龄大了,容易回首往事,抑或是年味淡了,更让我回忆起儿时过年的情景。总之,留在记忆深处最令我难忘的 、最值得我回味的,还是童年时在老家度过的新年。
孩童时代,记忆中的春节,持续的时间很长,洋溢的年味很浓……
腊八一过,我的奶奶就开始忙活了, 和面、发面、烧火,再在院子的西南角上支起一口大锅,又是烧柴、又是烧玉茭棒子,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尽管选在一个避风口烧火,但不时有风吹起,风裹挟着青烟与黑灰,青烟升腾,黑灰落下,落在奶奶的衣服上,头发上,脸庞上。奶奶不怕脏,不怕累,更不嫌麻烦,蒸馍馍、蒸豆包、蒸黄蒸,一锅锅、一笼笼,热腾腾、香喷喷,在巧手奶奶的拿捏下,一共蒸了一大缸。这些都成了我们一腊月一正月的主食。
过了腊月二十三,老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扫尘了 。家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参与其中。除了立柜、板箱、火炕,其余所有家什物件全部都要搬到院子里。这时,我的父亲会给头上系条白毛巾 ,身上穿件旧衣服 ,用长木棍绑上个笤帚,装备妥当,开始上阵。从堂屋到东屋、再到西屋,从屋顶到墙壁、再到地板,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每一年,也许我们不会置办崭新的家具, 但墙上的年画却是必须要换幅新的 。这个时候,我和姐姐便派上用场了, “往高处贴贴,往左边贴贴,这幅贴在这儿,那幅贴在那儿……”
除夕晚上,我们会熬夜、会守岁。印象中,奶奶年三十儿晚上是最忙的,奶奶能忙一宿。她先是在各屋子、院子、大门口、煤池里摆好各种献品,其中堂屋正中的桌子上的献品数量是最多、花样也是最全的 ,有枣糕、瓜子、花生、糖块、软枣、柿饼等。之后是上香 ,之后是磕头、祈福,之后是烧五色纸。整十二点, 奶奶会准时亲手放响一挂最长的鞭。那个时候我们还小,不敢亲自放,于是便透过窗户看着窗外火星四溅,听着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姐弟仨则相跟着去一个同村的老舅家去看春晚。
正月里 ,我们姐俩都抢着去帮奶奶走亲戚 ,因为这时我们可以挣到两毛、五毛不等的压岁钱。这时奶奶会为我们准备一个大篮子,每家数上十个腊月蒸好的馒头, 去老舅家,去老姥姥家,去我自己也说不上是什么关系的远亲家走亲戚。这亲戚,我们一走,就是好多天。
光阴流转,转眼我们都已不再是孩童少年。岁月变迁,如今年味也有了不一样的表现方式,视频可拜新年,微信可发红包,开着自家车一天就能把亲戚走完 。年味似乎有些淡了,但年少时那浓浓的亲情,那浓浓的年味,却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