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 期 / 第4版:4
第七讲 长子县抗日救亡组织的建立
      1938年5月29日,在日本侵略军分九路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计划失败后,长子县委机关从西山重返县城。县委为壮大党在全县农村的组织力量,决定从6月1日起,以牺盟分会的名义在县城西街城隍庙,用两个月时间分四期对各村农民抗日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为农村建立抗日群众团体培养干部。培训期间,县委主要领导陈华夫、高杨文等轮流到培训班,以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抗日救国纲领和战略战术,以及抗日群团组织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课。这批培训的学员回村后,都成为了村里抗日救亡群众组织的领导者。
      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5月下旬,经县委书记陈华夫亲自参与筹备后,组织县城周围村农民和各区农民代表,在县城运动场召开大会,宣布长子县农民抗日救国会成立。宋发成为首任农救会秘书。县委书记陈华夫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讲话。参会人员通过会议弄清了抗日救国,究竟该怎么救,用什么方法救,宣传发动群众是第一步的问题。会后,农救会员分赴各村,立即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把通过宣传发动所激发出来的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及时引导到抗日斗争当中。7月底,县农救会在第三区分委的配合下,在张店、崇瓦张、崇仁铺等村庄,开展“二五”减租、“一五减息”运动,广大农民看到了出头之日,都踊跃参加了这场运动。
      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5月下旬,有380余名青年、学生代表,在县城运动场同工人代表会同时召开代表大会,宣布长子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正式成立。首任秘书李锦春,1939年4月改任牛光弟。
      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9月5日,由县委主持,在县城抗日联合高小召开了全县妇女代表会议。宣布正式成立长子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会议选举李林(又名李玉英)为县妇救会秘书,李秀兰、高菀、李海堂为委员。有会员270余人。
      工人抗日救国会(简称工救会)。9月14日,县委以牺盟分会的名义,在县城抗日联合高小召开工人代表会议。经与会代表选举,成立了由李新海为秘书的长子县工人抗日救国会,有会员300余人。县工救会建立后,立即在色头、张店、布村、琚村一带,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发动和组织周围的煤矿工人同官僚资本家窑主进行斗争。通过斗争,取得了减少工时、增加工薪和逐步改善坑下生产条件的胜利,并动员10余名青年农民工人参加了八路军队伍。10月,长子县、区两级和工矿单位工救会全部建立,参加工会的会员有3000余人。慈林山、应城等煤矿,在县工救会的领导下,不但发动所有工人参加了工救会,而且通过与窑主有理有节的斗争,取得给工人增加工薪待遇和由每日出工11小时减为9小时的成效。对此,长子县被中共太岳特委评为“太岳区工救会工作先进县”。
      之后,全县5个区的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和妇救会陆续成立。到10月15日,在全县县区两级和行政村的各抗日救国群众团体相继成立后,县委在县城小西街当铺院,用一个月时间对基层群团组织的40名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参训人员通过对政治、形势及业务的学习,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县委为解决全县群众运动发展不平衡问题,于9月下旬,从县工救会抽调5人组成工作队,由连忠堂负责到应城煤矿和慈林山煤矿进行发动工人,建立工人抗日救国会和开展党的组织工作。与此同时,又从其他各个救亡组织中抽调6人组成工作队,到开展群众运动迟缓的横水、王村边远山区发动农民开展运动,并帮助发展、建立党的组织。
      为防止日军侵占长子县城后给党的活动和开展游击战争造成困难,12月初,县委派康福申和连忠堂带队,同八路军民运工作队到县西部山区的横水、王村、岳阳和刁黄四个编村规划抗日根据地,并组织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减租减息斗争,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有可靠的抗日根据地打基础。
      1939年7月7日,第二区分委以牺公联合分会的名义,组织全区群众千余人,在南漳村召开了规模宏大的纪念抗日战争两周年大会。八路军驻军代表和县委部分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第二区分委书记何海瑞主持,长子县委书记宋洁涵和八路军驻军代表分别在大会上讲话,表示要军民团结、奋力抗战、誓死不当亡国奴,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参加会议的群众在听了讲话后很受教育,并长时间高呼“打败日本侵略者!”“誓死不当亡国奴!”“八路军万岁!”“与小日本血战到底!”等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