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学习能力等素质能力的全方面衔接。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主要包括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大方面的内容。对于老师来说,如何真正做到幼小衔接呢?
一、时间上的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
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所以,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
二、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洗手。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三、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从小中班开始,就非常重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先提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去开展活动,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对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讲座,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语言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五、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升入大班坚持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
七、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
因此,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采取普遍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教师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