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期 / 第3版:3
走进心理咨询
长子县政法委(心理咨询室) 冯敏

      近三年,我国人民受疫情产生的恐慌情绪及经济下滑带来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引发的各种婚姻、家庭、人际、职场等矛盾也激增。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问题互动量超过6.5亿,占疫情期间整体问答互动量的6%。“精神紧张且失眠,有感冒迹象就担心自己是肺炎怎么办?”“发现自己存在网上说的替代性创伤,该怎么办?”成为典型问题。可见,人们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认知度与可接受性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在一些三线城市以下的地方仍对其存在误区,本文将分成三部分,来谈谈大家对心理咨询的一些误解。

做心理咨询的人“心理有病”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某些方面(如读书考学、婚恋情感、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亲子教育、自我认知等)的不顺、挫折或打击,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困惑、烦恼和痛苦。这些负面情绪经过伪装,变身成为你感觉到的“压力”,开始攫夺你的身心健康,令你感到沮丧、厌倦、易怒、疲惫、不自由、失去活力和创造力,饮食与睡眠均受到影响,并且,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善。如果长期几年忽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甚至会有胃病、结节、结石、癌症等重大疾病产生。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你需要找一位心理咨询师交流一下。如果,你的这些状况不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主客观一致,知情意协调,人格也基本完善,且这种状况持续存在最长不超过2个月,请不要轻易说自己“心理有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以上状况,这被称为“一般心理问题”。它就相当于我们平时的感冒一样。可治可不治,视主观意愿、难受程度、病情发展而定。至于发展程度看个人的抵抗力强弱,并不是每个人想得病就能得的,对于抵抗力弱的人群,建议尽早做咨询,避免一般心理问题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正如感冒,过于忽视,有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等更严重的疾病。

      通常,咨询师在了解完情况并与你达成咨询协议后,会运用自己所学的方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为你咨询。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不可以开药。

      如果,一个人已出现诸如幻觉、错觉、妄想、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社会功能严重退化等症状,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分裂,必须尽快去医院救治,否则很危险。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大夫具有处方权,会辅以药物治疗。

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


      我们来谈谈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它有怎样的步骤、内容和形式。

      当来访者带着纠结苦恼的问题找到咨询师时,

      在不断抽泣背后,咨询师看到了你寻求改变的勇气;

      在不知所措下面,咨询师听见了你心有所选的答案;

      在种种不如意处,咨询师发现了你渴望成长的动力。

      第一次沟通,咨询师得详细了解你各方面的情况并做初步诊断,看看我们是否适合建立咨访关系。

      若不适合,请不要气馁,建议继续寻找更有助于你独特情况的咨询师;

      若适合,双方将会签定咨询协议,共同确立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形式(网络语音、电话、面谈)?咨询时长与频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很重要的一点,咨询师会遵循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承诺为你的隐私保密。

      在之后的会谈中,交流会随着信任关系的增进而深入。我们不仅要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更要发掘对你有用的资源,并促进你对真实自我个性、需求、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那么有人会问,“真实自我”是什么?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不断要求:你不能哭、你要做的更好、你得与人为善、学习不能偷懒、你再累再苦也得面带微笑……于是你开始学会了因需要扮演某种角色而形成的层层防御,带上了各种“面具”,让你自己都不清楚,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你真正需要的,还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单位同事的好评等等,当然这种种“面具”成就了你,但也拖累了你。让你活的如此之累,让你像一座孤岛,伫立在海中央看天空中鸟儿成群自由地飞翔。

       而我们咨询的目标就是在我们的咨访关系中,给你一个足够安全的场域,令你可以安心卸下这么多年来的“面具”。当你发现,在这样的场域中,即便坦诚自己的怯懦、恐惧、阴郁、不完美,你也能够被接纳,你能与自己和解并能觉察自身不足、浅薄与浮躁,开始关照自己的内心时,你不断增加内在力量,同时会让你的心灵与身体发生好的变化……

      或许,当我们愿意向内探索时,会诧异地发现——“自我否定”“低价值感”“不安全感”“生命内里的莫名焦虑”“强迫性的掌控欲望”等等,可能恰恰是其中某项未被我们觉察到、或偶有觉察却不愿令我们坦诚的东西,阻碍我们认识自己,也阻碍我们真正成长。正是这些你没有发现的部分,影响着你的人际、家庭、职场、创业的发展。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心理咨询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能否解决问题与来访者是否愿意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在咨询中我们经常碰到把问题交给咨询师,自己就等着好转的来访者,结果显示,这种人的变化通常不是很乐观。

      来访者需要为自己的问题付出努力,才能解决,而不能一味的依靠咨询师。并且,心理咨询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国人讳疾忌医的现象不是一两代人了,通常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时候都已经非常严重了,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咨询和成长。但往往有些来访者觉得,咨询了几次都还没好转,就觉得心理咨询没用,这其实夸大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一个比较有用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次咨询的时候,问问咨询师我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让自己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不希望你高估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和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难题与困境,生活它也不会对咨询师格外开恩。要说区别的话,我们只是受过专业的训练,有着较为敏感的自我觉察,当陷入某种情境,状态不好时,会更快的进行调整,知道是自己早年哪部分创伤带来现在的当下反应,从而适应现实。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体验。大学期间,有一次给导师准备专业稿件用打印机时,用着用着出问题了,当时,自己就开始紧张了起来,心跳的厉害,仿佛回到了小时做坏事,把家里东西搞坏一样,马上就会遭到母亲的责骂一般,心情忐忑不安。就在我不知所措时,老师进来了,我像个小孩子一样怯怯的一声:“老师,对不起,打印机坏了。”老师淡淡的一句:“打电话叫人来修一下就行。”我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后来,我才觉察到,这是我早年的经历所致,让我在现实相似的情景中出现的早年那时的情绪状态。当我明白原因后,后面参加工作遇到好多次类似的事情,我都没有出现像小孩子一样的反应而影响到工作效率。这就是学心理、做咨询成长得到的。

      有人问,既然心理咨询效果取决于来访者自己,那为何还要去做心理咨询?当你遭遇某些事情不知该怎么办时,其实答案就隐匿在你的心底,只是它的声音太微弱了,别的声音又太喧嚣,常常看不见也听不清,所以你倍感苦恼。而咨询师在心理疗法方面的专业训练,或许可以为你寻找答案提供一些线索,依循这些微妙而又清晰的线索,最终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它可能是某种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对自身境遇更客观的解读。在咨询过程中,你和我建立的是一种咨访关系,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我不带批判色彩地尊重你独特经历与价值取向,为你在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上加油鼓气,为你绘制自己精彩生活蓝图表示欣赏。

      总之,心理咨询师理解和尊重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来访者,以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让家庭、社会与国家更加平安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