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是继中国公民、中共党员、退役军人、退休职工之后,我人生历程中的又一个身份。可是我一直以来对此不感兴趣,压根儿不想成为其中一员。因为它在我心目中是理想破灭、前途渺茫、好梦难圆的障碍和标志。
“老三届”产生于“文革”。当时我正在读初中,突如其来的停课闹革命没能让我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我的学业搁浅在“初一”那个点上。尽管离校前也堂而皇之地领到了一张“初中毕业证”,但实际却还是个小学文化级别,谈不上学历也够不着文凭,且在我的阅历中留下了一处难以填补的空白,为我的人生增添了过多的曲折与坎坷,让我经受了无数的艰辛与磨难。为此,每当提及“老三届”,我总是不以为然或不屑一顾,甚至耿耿于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老三届”的看法渐渐有了变化。迄今为止,不但能欣然接受,而且一旦提及还蛮有兴致,并略带炫耀地向人宣示我是“老三届”。
前后这么大的反差源于我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几十年风雨走过,我渐渐悟出,“老三届”既不是有思维有意向的活物,也不是有动力有方向的器械,而是一种历史记载,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生经历。即便它是个群体,也是在那场大革命中荒废了学业,流逝了青春年华的一群受害者,其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侵害性。我以前的误解或偏见实属自己年幼无知,阅历太浅,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还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这么一来,我当然也没必要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再说,实现这种转变,决不是一朝一夕,想改即变;造成这种现象,也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更不是平淡无奇,自然而至。那是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岁月沧桑的洗礼,苦难艰辛的磨砺,具备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揉合成的一份释然。
就“老三届”而言,如今的年龄结构基本是上及耄耋、下至古稀。哪位不是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的老者?到这个阶段,能有如此认知和转变,都在情理之中。所以,要说“老三届”,首先应该说老年人,到了这把子年纪,无论经历过什么,他们都好像别无选择,统统都得框入老年世界。
在那里,基本没有了来日方长、远景规划、雄心壮志和豪言壮语,不见了欢蹦乱跳、朝气蓬勃和后生可畏,却强调起了心态平和、清心寡欲、营养搭配及保健常识。
在那里,讲收入高低意义不大,视为扯淡;谈官位大小乏之又乏,无人在意;很少有“看不惯”,不多见暴脾气。偶尔听到因议论某个社会问题观点不一而发生争执时,便会有人发声:“上有国家领袖,下有地方领导,轮得到你吗?管好自己吧,看你还有几个有生之年!”
在那里,不再是产生八、九点钟太阳的地,也不是好汉再提当年勇的场所。虽然有人遛弯、慢跑、打太极,但也不乏背靠南墙面朝天的“向阳族”和“瞌睡群”,加上“人活七十古来稀”“七老八十不中用”“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到”等传统的悲腔哀调,还有“谁谁的心脏搭桥上了支架,某某脑梗偏瘫拄拐坐上轮椅,有人不打招呼就去了另一个世界”等等。一组组的负面说词和一套套的闲言碎语,几乎能叫人气向下行,心灰意冷,甚至毛骨悚然。
“危言耸听了吧!有那样玄乎”?答案为:不是危言,不是玄乎。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与老年人形影不离,且时时刻刻相伴而行的真实存在。稍不留神,便会让你在平淡无奇的车道上一路向西,滑向堕落,过早走进另外的世界。
平湖生涟漪,静水泛波澜。前段时间,一本“长子中学老三届档案”书籍的出版,不仅让我彻底改变了对老三届的看法,也让所有长子中学“老三届”人一下子活泛起来。
一册档案到手,他们兴致勃勃,如获至宝,到处奔走相告,一边将此重要幸事迅速传播开来,一边用最快的速度将此书向每位长子中学“老三届”人员发放。
浏览档案记录,他们激情奔涌,热血沸腾,感慨万分,记忆之门徐徐展开,峥嵘岁月旧景重现,自己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充满红色的年代。
目睹老照片里那两处古老的殿堂(文庙、府君庙),让我想起了“校礼堂”里组织开会、排演节目的热闹场景;“阅览室”里借书学习,课外阅读的静谧时刻;校部院里,教职员工各施其职,有条不紊备课上课的温暖画面。也让我想起了,这两处神圣之地曾被“八八”“东方红”两派搞武斗当作文攻武卫的堡垒。
扫描老校园里一排排旧教室,浮现出记忆中黑板、讲台,课桌,以及老师精心授课,我们认真听讲的教学场景。当然,也想起了当时老校园里的反常与尴尬。即:凉了教室、实验室,火了“八八”“东方红”。
细看档案里人物典型,有高干,村干和劳模;有专家,学者和教授;有作家、画家、艺术家;还有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获得者。如此“老三届”将诸多的荣誉集于一身,绝不逊色于其他任何社会群体,“老三届”在各行各业成绩斐然,无不彰显着“老三届”这个群体人才济济,成果辉煌。
详阅档案里有关“老三届”人员的十一项数据。记录精细,准确无误。尽管所对应的项目个个都很重要,但是最吸人眼球并引起“老三届”人关注的却是最后一组数字,去世203人,健在544人。这一现状,难免让人想起青少年时的同窗好友,既有与我们永别而带来的伤感。又有看到健在的人群里还有自己而感到的庆幸。前者是人之常情,后者叫自然而然;逝去是自然法则,难以抗拒;活着是上天所赐,顺其自然。对于“老三届”人,关键是如何把所剩无几的生存空间过好,活出精彩来。
抑或是“老三届”人过于在意从前的特殊经历,实在忒想找回从前失去的。为了这份精彩,长子中学“老三届”乘档案出版成书之热,借手机网络之便,首先建立起了“老三届欢乐微信群”,然后成立了“老三届”同学联谊会”,还接连二三组织了文化娱乐活动。先是抡起老胳膊老腿在网上跳舞、唱歌、表演文艺节目,接着组织诗歌、书画、文学创作比赛。他们童心绽放,忘却年龄,他们热情洋溢,敞开心扉,挥毫书锦绣,笔墨写春秋。大有声震丹地,音绕长子之势。真可谓,夕阳余晖红胜火,赢得梅开二度春。
我,终于有幸参与其中,同他们一起,重温“老三届”在共和国史上的特殊经历,保持“老三届”自立自强、不甘示弱的风骨,传承“老三届”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的精神,并与他们同欢共度,乐享余年。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品味特色社会甜美,安享新时代福祉,以“老三届”身份回归到“老三届”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