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 期 / 第3版:4
五里村里的三代民间艺术之家
□  梁宏斌

      今年七十五岁的王长群,是长子县碾张乡五里村人,他家祖祖辈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五里村是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山庄,地处发鸠山东脚下,千百年来,这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王长群家里祖辈们都是文盲,也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尽管条件很差,但从长群的父亲开始到他的子女们,祖孙三代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追求却非常执著,成为小山庄响当当的“民间艺术”之家。

      长群的父亲大号王丑汉,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人。老人年轻时对八音会民间艺术特别钟爱,在方园十里八村小有名气。他精通各种乐器,吹、拉、打无所不会,尤以吹笙、拉二胡最有特色,其演奏水平在同行中无人可比,他的演奏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悲哀的曲子让听众掉泪,欢快的调子引人喜笑颜开。此外,他还特别善长烹饪和编织箩筐,他的烹调技术又以办宴席的“八盘八碗”最拿手。他做出的八盘八碗,色、形、味俱佳,村里凡有办婚嫁喜庆宴席的人家总少不了请老人掌厨。他的编织箩筐技术在西部山区很叫响,同样的材料,经他手编织出的箩筐样式美观,结实耐用,是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用具,产品常常是供不应求。

      但是,在旧社会民间艺人属于下九流,俗称“鬼旮旯”,没有社会地位,世人往往用下眼看待。丑汉老人虽身怀多种技艺,却维系不了全家老小的生活,家境非常困苦。为了养家,老人只好离妻别子,冒着日本人的炮火远走西口,加入了赶骆驼贩运货物的队伍。老人不分严冬酷暑,跟随他的队友们常年奔波在浩瀚的沙漠草原,东走食盐麻皮,西运棉花布匹,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苦不堪言。后来老人回到村里,又被村民推选为抗日村长。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条件再恶劣,身子再劳累,老人也从不放弃他的爱好,即使在茫茫沙漠,他也不忘带上二胡抽空拉上一阵,再劳累也要为队友们炒菜做饭。他当村长时,虽然是兵荒马乱年代,每年正月十五他都要和村民们偷着闹闹红火,敲锣打鼓扭秧歌,走家窜户热闹几天。村上谁家办大宗喜事,老人总是主动前去帮办,或是掌厨,或是与八音会的伙计们同乐一番。

      也许是遗传之故,丑汉老人的艺术细胞也传给了他的儿子长群。长群从小就是个民间艺术迷,丫丫学语时就特别喜欢听八音会乐曲,哭闹时只要敲几下锣鼓他就不哭了,经常由大人抱着看他父亲的演奏,看不完总不让离去。在家里时常搬弄父亲的乐器当玩具。不是拉二胡吹笙,就是敲锣打鼓。时间长了,竟也入了点门道,在小学时便是学校的文艺骨干。1959年完小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学业,而是跟着本村的业余剧团当起了跟班学徒。跑龙套、当家员、演马童、饰中军,什么都演。也正是这几年的跟班学艺,使他成了业余剧团的多面手演员,虽没演过主角,但配角那出戏也少不了他,那个角色暂时空缺他都能顶上。“四清运动”开始后,古装戏禁演了,村里的业余剧团也随之解散了,他便趁此机会,请求村党支部、管委会同意,亲自牵头,成立了五里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农民俱乐部。

      在俱乐部里,长群既是组织者,又是具体参与者。既当导演、演员,又当乐队伴奏员。俱乐部刚开始是以编演一些短小的合唱、独唱、表演唱、鼓书、快板等小节目为主,内容多为歌颂农村好人好事和党的方针政策。因为上党戏剧著名的老艺术家王庭义老师就是五里村人,王老师得知王长群在村里组织了俱乐部,就不请自到,亲临指导俱乐部的节目编排。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先后排练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选场和《山村供销员》等现代戏全剧,登台演出连连叫好。

      正因如此,俱乐部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更取得了本大队党支部、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村里特地投资万余元为俱乐部配备了灯光、音响等现代化设备。由于有名师指导,又有王长群和俱乐部全体人员的密切配合,他们表演的节目非常精彩,不仅唱响了五里村,而且唱响了整个碾张公社,引起了公社党委的重视。1975年县里组织农村俱乐部现代戏剧汇演时,特地指定五里村俱乐部代表碾张公社参加了本次汇演,并获得了二等奖。

      改革开放后,农村文化活动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逐步繁荣起来。五里村俱乐部的成员们也不再死守门前了,纷纷到外地去施展自已的才艺,俱乐部随之自行解散。之后,王长群只身走出长子,到外地去跟班演出,先后参加了长治市城区落子剧团、晋艺、碾青落子剧团等文艺团体。他跟随演出团体进城市,下农村,走山庄,窜农户,拼搏了数年,不管跟随那个团队,团队领导都很器重他,演职人员也很尊重他,都亲切地称他“王师傅”。2000年以后,长群因年高体弱,行动不便而退出演艺团队。人常说“好喝酒不入茶馆”,不甘寂寞的王长群,回村后又组建了一个八音会,一个女子军乐队两个民间文艺团队。这两个团队常年活跃在城乡和山庄窝铺,深受老百姓喜爱和欢迎。

      长子有句俗话叫做“门里出身,自会三分”,由于王长群的影响,他的子女们也都喜爱音乐和上党戏剧艺术。他的儿子王全刚因为表演基本功扎实,唱念作打样样精通,14岁就被长治淮海机械厂落子剧团录用,主攻花脸,成为锋芒毕露的叫响演员。因为他的演艺水平较高,20岁上被我县南川庄李氏落子剧团从淮海厂落子剧团“夺”了过来,成为李氏落子剧团的台柱子演员。李氏三兄弟看中了王全刚的表演才能,更看中了他的人格,因此老大李玉生的女儿李花,嫁给了王全刚,成为一对“舞台”夫妻,因唱戏而联姻,又因为联婚而使王全刚走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山庄窝铺,成了戏剧之家、李氏门下的乘龙快婿。长群的女儿素玲没有跟班唱戏,在村里领起了长群组织的八音会和军乐队,成了中西乐器演奏的多面手、青年民间艺人。

      这就是一个山村的农民之家,也是一个追求民间艺术的快乐之家,一个因民间艺术而和睦幸福的家庭。这家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用这吹、拉、弹、唱的民间艺术,演奏着和谐社会的全民幸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