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 期 / 第4版:4
记忆中的西北陈(十)
□  张庭祥

长子县抗日游击战的第一枪

      1937年8月,高扬文到长子县担任组织人民武装的任务,正式职务是长子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副总队长。高扬文到长子县时,县里已有牺盟会,特派员是河南人胡广恩,上面任命他兼人民武装自卫队总队长。于是,高扬文就到牺盟会报到,牺盟会驻在城隍庙里,他就在庙内一间小房“安营扎寨”,其实那时一个兵也没有。胡广恩那时还不是共产党员,每天忙于做县长、士绅们的工作,还没有考虑组织人民武装问题。不过牺盟会已有几个工作人员,如康福申、李定坤、李武科、张星图等,都是从太原、北京、天津回来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和高扬文合作。有了本地干部的支持,高扬文信心十足,决心在长子县干一番事业。

      怎样“招兵买马”,把队伍组织起来呢?高扬文刻了一个长子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副总队长高方虹(此时高扬文的名字叫高方虹)大印,盖在石印的“游击战争训练班招生布告”上,在大街小巷和附近农村到处张贴,广为宣传。这个办法果然生效,几天的工夫,就有三十多人来报名,参加游击训练班。报名的人有本县的高小毕业生,有从太原回来的工人,素质是很好的。通过他们串联,又来了十来个人。有了一支队伍,他就抓紧训练,早晨带领他们跑步,上午讲政治课,讲抗日战争的性质和形势,讲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讲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性。下午进行军事训练,训练不到两个月,大家抗日情绪高涨,政治、军事理论知识也掌握很快,高扬文就以这些队员中觉悟比较高的为骨干,委任他们为排长、班长、政治工作员,放他们回家招收队员,很快就招来200多人,组成两个中队,分别由康福申、李定坤担任中队长,在很短时间内组成了一支队伍,总队部也从牺盟会迁到县立高小,队伍驻在文庙内。

      牺盟总会发下十几支枪,但枪少人多,怎么办?自卫队领导就想办法搞枪来武装队伍。胡广恩被派来当县特派员时,先后由牺盟总会发下来四支三八式步枪。高扬文来长子时,带来一支冲锋枪,李定坤家里存有一支三八式步枪也交了出来,后来牺盟会又发下来几支步枪。其它二十余支枪都是靠缴获国民党逃兵的枪补充起来的。1937年11月,川军有些散兵游勇,在忻州一带打了仗,退了下来,那时自卫队几乎每天都要派侦察员到城门外北高庙大坡去观察。一旦发现有带枪的逃兵过来,几个人马上带枪出动,取下他们的枪:“伙计,要誓死保卫华北,不能退到黄河以南去。你不敢抗日,就请你把枪留下,让我们用它打日本鬼子吧!”高扬文对这些散兵们这样说。有一天自卫队忽然得到消息,说是从北边来了一个国民党军官,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向城里走来,马背上驮着好多东西,身上还挎着枪。于是,高扬文、张星图、康福申和李定坤四个人四支枪,立刻向北门外出发,埋伏在大坡中段的左端岸边,待他进入埋伏圈时,四人就大声喝令:“站住,不许动,举起手来。”因为来的突然,这位军官一下子给吓住,当他稍为镇静下来时,已经被俘虏了。这次行动非同寻常,这位国民党军官的马驮的是大烟土,一过秤,整整573两。很显然,这东西来路不正。高扬文对他进行了教育,并对他实行优待政策,给了足够的路费,晓以抗日救国之大义后,便将他释放了,这样倒给牺盟会、自卫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牺盟会干部和自卫队干部战士,每人除发薪金外,还发一定的生活津贴费。牺盟会干部包括每个学员,每人还定做了一身灰色棉军装。

秘密加入党组织

      10月20日,陈华夫找高扬文谈话,他说:“我受省委之托,找你谈谈加入共产党的问题。”高扬文一听非常髙兴,对他说:“入党是我盼望已久的,在决死队时已和黎晓初谈好入党的问题,但因为走得仓促,没有办成。”陈华夫拿出一张表格,说:“你的情况,我已了解,你就填表吧,介绍人就是我。”那时长子县没有党组织,不用履行组织批准手续,也没有候补期,高扬文就成了一名正式党员。接着,在八路军长子工作队住处,高扬文与康福申、李定坤、李武科四人一起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11月,在太南特委书记裴孟飞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长子县委员会。陈华夫为书记,李定坤为组织委员,康福申为宣传委员,高扬文为军事委员,陈华夫作为人民武装自卫总队指导员和高扬文住在一起,总队部也就成为县委机关。不久,康福申调走,高扬文又兼任宣传委员。年前李定坤也调走了,上级派来张化波(王一新)任组织委员。县委加紧训练和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派往各区,建立区委,发动群众,建立基层党组织。但是由于县长白玉堂和县公道团团长都是阎锡山的嫡系,非常反动,虽然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但他们也能得到消息,指示各区长和编村村长,严密监视,横加阻挠,还用密电向阎锡山告自卫总队的状。农村工作遇到了困难,开展不快。再加上牺盟会特派员胡广恩也和县委配合不够,迟迟没有把农、工、青、妇救国会组织起来,反而先组织一个士绅救国会。而且还遇到一件严重的事,高扬文在自卫队中发展一名党员,名叫常家驹,一天早晨,常家驹正在高扬文的宿舍填写入党志愿书,高扬文在外屋洗脸,不料特派员胡广恩进了屋内,抢走了正在填写的志愿书。向他索要,他不给,还说不让在自卫队中发展共产党,此事违反规定要上报,弄得大家非常紧张。后来通过胡广恩的未婚妻刘茀笳,把志愿书要了回来。为了此事,太南特委裴孟飞书记特地来长子,把常家驹调走,给予高扬文警告处分。在复杂环境中,长子县委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

日军轰炸长子城

      1938年2月,占领太原的日军开始向晋南进攻,平汉线上的敌人,也向晋东南进攻。这时敌人的飞机不断飞到长子上空侦察。2月20日和21日,敌机两次轰炸长子城。20日战士们出城躲过了,但21日队伍正准备出城,敌机即来到头上,炸弹就下来了,结果炸死一人,炸伤三人。敌机飞去,由康福申带队出城,高扬文处理善后,包扎好受伤者,掩埋了牺牲者。等出城后,才知道队伍一下子跑了百把人。这些战士都是附近的农民,从来没经过这种场面,害怕、逃跑是免不了。高扬文整顿好队伍,向大家讲话,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它的军队打进来了,无论跑到哪里也不安全,只有奋起战斗,打跑日本鬼子,才能保安全,才能不当亡国奴,希望大家振作起来,准备和侵略者战斗,不怕流血牺牲,救国、救家、救自己,为死难的战友、同胞报仇。他的一番话,把战士们的情绪稳定了。3月上旬,日军先后占领长治、晋城、临汾、运城等地,我八路军在河北省井陉县长生口、涉县响堂铺、山西潞城县神头岭伏击进犯之敌,三战三捷。日军飞机为了配合陆上进攻,出动更加频繁,每日都轰炸晋东南各县。长子县几经轰炸,破坏很重,群众死伤数十人。为了躲避敌机轰炸,城内老百姓大部分都跑到乡下,白玉堂领上部下逃到城西50里的山沟里的李家庄躲起来了。县委研究,再待在城里也无意义,也决定撤离到西山,县委撤退到长子县西山地区的张家庄。

      县委和自卫总队到张家庄后,高扬文从100人的队伍里挑选了20个人,带上15条枪,组成一个小分队重返长子城,维持秩序,把剩下的人和枪交给张化波、李锦春管理。小分队在城里各处巡视一番,只见被炸毁的当铺里许多衣物都埋在破砖碎瓦里,商店里的货物都散落在大街上。战士们从断垣残壁中,捡来绸棉袍,美滋滋地穿在身上,这是他们一辈子都穿不上的好衣服。高扬文命令大家,不准乱拿老百姓的东西,他们用了一天的功夫,把各处余火扑灭。原来居住五六千人的县城,现在只有21人,小分队先把城门都关上,防止城外的人到城里乱拿物品。接着开始清理街道,把物品送还原处。逃到城外的群众,看到小分队回来了,有的返回家里。刚稳定下来,西北军一个连也来了,连长姓商,他说是奉命守城的。高扬文和商连长商谈,敌人可能从长治来攻东门,也可能迂回攻北门或南门。经商定,西北军有机枪守东门和南门,自卫队守北门和西门。西北军的团部在南门外十来里的尧庙山驻扎。3月15日,日军攻打长子城,有十几门马拉的大炮,轰击东门,后面跟着一大群骑兵和步兵。商连长用机枪还击敌人,自卫队也用步枪射击迂回到北门的骑兵,战斗很激烈,但只有一顿饭的工夫,东门就被轰开,日军骑兵、步兵就向城里冲。城是守不住了,高扬文和小分队从西门撤出绕到北面,经过草坊村,向敌后转移。商连从南门撤走,日军尾随追击,攻到他们团部驻地,战斗又激烈起来,不久枪炮声停止了,日军没有在长子城驻扎,直奔高平县而去。西北军这一团官兵,受了很大损失。高扬文率领小分队转移很快,没有被敌人发觉,一个人也没有损失。

他打响了长子县抗日游击战第一枪

      1938年4月4日,日军为解除后方威胁,发动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长子县有被占领的危险。高扬文知道小分队没有能力守城,就把小分队带到从长治到长子的大路两旁,准备和敌人打游击。为了制造声势,小分队一个晚上转移两三个村,群众不知底细,纷纷传说,晚上来了许多八路军,住了好几个村子。

      战斗的机会来了。大京村一个村民来报告,有一个日本鬼子到了村公所,要肉吃,要酒喝。高扬文问是不是只有一个鬼子,村民说只有一个,他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

      高扬文立即召集队员,吩咐任务,高扬文带着一班长和两个队员,对付那个鬼子,两个队员去抢那匹大马,其余的人听二班长指挥,在村东埋伏,如有敌人前来,坚决打击。布置完毕,他们跑步前进。高扬文和一班长进入屋内,两个战士在外把门,防备日本鬼子逃跑。日本鬼子把一支步枪靠墙放着,正在喝酒。高扬文趁他抬起胳膊时,掏出八音手枪照他腋下打了一枪,鬼子吼叫一声倒在地上,把门的战士闻声进屋,两个人压住他,另一个战士孙富荣手拿大刀用力砍日本鬼子的脑袋,因为不得要领,砍了三十多刀才把头砍下来。战士把一颗血淋淋的头包好对他说:“队长,你快骑上大马,提着这颗脑袋,到处跑一趟,让大家看看我们杀了日本鬼子。”高扬文提上日本兵的头,骑上了日本大洋马,一路奔跑,奔向县政府所驻的李家庄。六十多里路跑了半天,到了村里,高扬文把人头挂在县政府门外的大树上,高声喊叫,请县长出来看看日本鬼子的头。他骑上马回到县委驻地,把马放下,连夜又赶回大京村,一天跑了120里路。

营救战友  勇斗顽固县长

      正在小分队继续寻找战机的时候,总队部派人给高扬文送信,要他迅速回去,营救张化波和李锦春,他俩已被白玉堂逮捕了。高扬文一听怒不可遏,白玉堂竟敢做这种卑鄙的事情。他带着小分队急忙赶回县政府驻地李家庄村外,作了布置,他说:“大家在村外待命,一旦听到枪声,就向县政府冲击。”高扬文怒气冲冲大步踏进白玉堂办公室,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拍,对白玉堂说:“我们在前方打仗,你在后方捣乱,你为什么逮捕张化波、李锦春?”他说:“他们有汉奸嫌疑。”高扬文把桌子一拍:“胡说,他们是堂堂正正的牺盟会干部,你捏造罪名,太可恶了。今天你不放人,咱们武力相见,我的部队正在村外,你要较量较量吗?” 他说:“等我问问清楚再讲。”高扬文说:“不行,现在就要放人,跟我一块走,否则我就不客气了!树上的日本鬼子人头可以作证。”白玉堂说:“张化波投手榴弹打警察,不能放!”高扬文说:“警察抓他,他自然要抵抗,这是自卫,完全应该。”白玉堂自知理屈,又看高扬文怒气不消,也不知村外有多少人马,无可奈何地叫警察把人交给了高扬文。高扬文带着他们两个人,把队伍集合起来,回到张家庄。高扬文建议,迅速转移,离县政府远些,加强站岗放哨,不要让警察进村。张化波说:“还是手里有武装好,否则我俩的命就难保了。”高扬文回到县委以后,和陈华夫、张化波同志商量对策。大家一致意见,白玉堂手下还有一百多名武装警察,可能寻机挑衅。我们的游击队不能再到前方,要留在后方,保卫县委机关的安全。而另一支由特派员带领的游击队,可以继续留在前方。事后,县委为避免与白玉堂之间发生摩擦,迁往距李家庄村30多里的罗辛庄村办公。

岚河边打了一场伏击战

      小分队返回游击区两天后,群众又送来情报,说有十几个日本兵进了杨暴村,正找向导,可能要过岚河。高扬文一听只有十几个兵,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打它一个伏击。他学过打骑兵的战术,因骑兵跑得快,要集中火力打。他把小分队十几个队员一条线埋伏在岚河边的高地草丛里,待日本骑兵走到岚河桥的中间,十几支枪一齐开火,打桥上的骑兵。让五个没有枪的战士带上鞭炮、水桶,埋伏在一个土堆后,看到小分队撤退时,就在铁桶里燃放鞭炮。果然日本骑兵过河了,但不是只有骑兵,后面还有步兵。高扬文一声令下,瞄准桥上的骑兵射击,日本兵毫无准备,纷纷跌到桥下。战士们一连打了五、六排枪,连步兵也中了他们的子弹。日本兵遭到伏击,迅速抢到河对面的高地,用重机枪和掷弹筒向小分队射击。子弹纷纷打到战士们周围的土里,一个弹片划破了高扬文的额头,他也没有觉得。“打不赢就跑。”他下令迅速撤退,因子弹来得密,站着撤退已不可能,他们一齐向高地旁的一条路上滚。高扬文滚了几滚,看到二班长樊忠监一动不动,就拉他快撤,樊忠监伸出一只满是血的手,摆一摆,叫高扬文们快走。显然他已受了重伤,高扬文也拉不动他,只好把他丢在阵地上。滚到大路上,因路比高地低,他们可以弯腰向后跑。就在高扬文他们撤退时,后面鞭炮齐鸣,掩护他们,日本兵不知虚实,冲到高地上,再没有前进。但可怜的杨暴村老百姓遭到报复,被杀十几人。日本兵退后,他们重返高地,只见二班长被刺刀刺死。战士们把牺牲的英雄掩埋了,就地开了一个追悼会悼念他。高扬文流着泪说:“这个仇一定要报,我们要多杀几个日本鬼子,报仇!报仇!”小分队到杨暴村,村里一片哭喊声。他们慰问死难家属,希望村民组织起民兵,保卫家乡。这次伏击战日本鬼子死伤十多人。

毕生奋战为人民

      1938年4月29日,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后,晋东南包括长子在内的8座县城得以收复。中共长子县委机关从罗辛庄村返回县城,驻西街当铺院办公。5月初,中共长子县委鉴于自卫总队已有党员87人的情况,为了便于领导,决定总队建立党总支部,中队建立党支部。自卫总队两级党组织建立后,高扬文任总队党总支书记,连忠堂、裴谦分别任一、二中队党支部书记。县委积极组织群众,筹备成立工、农、青、妇组织,成立各区区委,在农村发动群众,口号是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在斗争中,发现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改造村政权,这是开辟长子的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38年5月,高扬文正在和县委的同志们筹划到农村发动群众、改造旧政权、开展建党工作,突然接到特委的通知,调他到晋冀豫省委党校学习的通知。

      1938年12月,高扬文从长子县调出后,在省委党校学习半年后,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他历任中共沁县县委书记、中共太岳第一地委组织部部长兼沁县县委书记、中共太岳区第一地委书记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太岳区委宣传部部长。1943年8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起任延安《解放日报》评论组组长、国内部主编兼新华通讯社国内部主编。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共七大。1949年4月至9月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5月至9月任青年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办公室主任、书记处候补书记。1952年后,任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局局长,冶金工业部部长助理、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1966年5月,兼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66年5月至1967年4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1978年3月至1980年,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9年12月,任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曾任国家能源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一、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2004年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