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动,它是一种自愿的、不计物质报酬而参与社会活动,并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行为。小到社区里的邻里互助,大至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只要是自愿的、不计物质报酬的,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都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可分为四类:
①互助与自助:人们为了社区的共同利益或共同的生活环境,贡献他们的时间来帮助他人和自己。
②博爱行为或为他人服务:志愿者不求回报的单方面“赠予式关系”,当然志愿者客观上也会从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素质或获得心理满足。
③参与:人们为了参加社区或国家的管理工作愿意付出时间从事志愿服务。
④倡导或运动:人们为自己或他人的利益付出时间去参加一些运动或游说、辩论活动,期待借此改进某些社会政策和福利。
2.什么是志愿者?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志愿者是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或政府的强制,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
志愿者又被称为“志工”、“义工”,大意是一样的,但着重点会略有差异:“志工”往往更加强调这是基于本人“志愿”,“义工”则往往带有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也是公民的某种“义务”。在中国,志愿服务主要是从原来的学雷锋、做好事发展而来,从“学雷锋”到“志愿者”,也反映了更多强调个人自主和志愿的观念。
3.什么是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其基本特征有三:自愿、利他、无偿,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服务不仅仅只是理念的问题,更是行动的问题。只有通过志愿行动,才能使志愿精神沉淀下来,才能使志愿活动逐渐转变成人们的习惯,形成志愿文化。
4.什么是公益志愿组织?
志愿组织是指“以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为目的,由自愿加入的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组织”。
志愿组织有六个最关键的特征:①组织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②民间性:即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来主导;③非营利性:即还是为了盈利,它可以收费或盈利,但所得利润不能用于分红,而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④自治性:即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⑤志愿性: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会广泛使用志愿者;⑥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在我国,志愿组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非营利性、准政府性、公益性、志愿性。
5.做志愿者有什么价值?
做志愿者的价值很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对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二是对志愿者自身的价值。对社会和他人的价值,除了上面有关概念说到的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之外,做志愿者还可以增加公众对社会的信心、信任,可以感动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更多人成为志愿者。
6.我能成为志愿者吗?
志愿者是高尚的,但志愿者并不是圣人的专职,他们是一群平凡且坚强的人,他们做的也仅是利他人、利社会的小事。志愿服务虽然是无偿的,还要付出志愿者的个人时间、精力、资源等,但只要愿意奉献和付出,不管支付一点精力或支付百万财产,其对社会的贡献是同样重要的。
“人人都可成为志愿者”,既是最响亮的口号,也是最客观的现实。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为他人、为社会出一点力,开展志愿服务。从捡起地上的纸屑,为灾区捐一分钱,到陪老人聊聊天……这一刻,你都是志愿者。
7.为什么要有公益志愿组织?
人人都做志愿者,这还不够,因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很多事仅靠单个人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志愿者的团结和联合,需要志愿者的组织,即志愿组织。志愿组织有其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经常化等优势,其占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无形的管理、公信力等资源,都可以弥补“个体户志愿者”的不足。因此志愿组织蓬勃发展,日益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大型的、专业的志愿服务的主要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