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 期 / 第2版:2
让党旗在“流动城堡”上高高飘扬
       榜样引领,暖心聚力,这里的党旗分外红,这里的党心连民心……
       在长子县碾张乡,有这样一个流动党支部,党员都是在太原服装城的经商人员。17年前,碾张乡党委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与流入地积极对接,组建成立了碾张乡驻太原服装城流动党支部,并创新党员管理模式,不断建强阵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支流动“红色”先锋队应运而生。
       17年,“流动党旗”为什么这样红?记者一探究竟。

建管双结合  流而有“港湾”

       红旗猎猎,纲举目张。
       为让在外漂泊的党员有一个停泊的“港湾”,在张建枝和其他老党员的带领下,2007年7月1日,碾张乡驻太原服装城流动党支部成立,真正为流动党员安了“家”。面对鲜红的党旗,20余名党员许下了庄严承诺:争做建设他乡标兵、回报家乡模范。
       张建枝,长子县碾张乡西里村人。20年前,年近40岁的他外出打工,经过辛苦打拼,成为一个生意行家。如今,他是太原东都服装批发市场的老板,也是碾张乡驻太原服装城流动党支部书记。
该流动党支部通过积极服务、经验交流、解决难题等一系列暖心举措,凝心聚力,成为大家在太原打拼的“大本营”。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为强化组织纪律,该流动党支部制定了规章制度,统一资料管理,统一会议制度,让一切有章可循。
       “抓好党建工作,关键在队伍。”对于党支部管理,张建枝很有主见。他深知要想夯实根基,必须持续“充电补钙”。于是,自掏腰包购买了经济、法律、党建等方面书籍,科学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分散自学、主题讲座和专题党课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全体党员思想觉悟有了大提升。同时,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并多次赴红旗渠、延安等革命圣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
       “在今年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中,我们通过流动党员‘云服务’群,及时学习了推送资料。”碾张乡驻太原服装城流动党支部委员冯鹏杰说。
       为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碾张乡党委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利用流动党员“云服务”群与流动党支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通过寄送学习资料、网上定期学习等形式,让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不缺课”。同时,建立动态信息库,搭建返乡人才服务平台,鼓励流动党员回乡担任“领头雁”或返乡就业创业,确保“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时时受教育,作为有平台”。
       目前,长子县碾张乡在太原服装城周边打工经商的有3000余人,其中有党员19名,分布于服装销售业、直播、服务业等行业。
                             

服务有温度  流而有可为

      榜样标杆,光照前行。
       党员树起一面旗,带动乡亲一大片。近年来,该党支部人员流动频繁,但张建枝说,党的组织不管怎么流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老乡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论是盘店,还是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生活上有难处,都能想到组织,党支部就是大家创业发展的‘服务站’。”
       张建枝告诉记者,党组织的服务价值越大,凝聚力吸引力就越强。“就想着多帮扶一批年轻人在省城站住脚跟,尽可能使他们成为创业标兵。”正是在张建枝的带领下,碾张乡驻太原服装城党支部的聚力效应更加凸显。
       在张建枝的牵线搭桥下,由党支部出面,与长子县农商银行积极沟通,为广大商户累计解决周转资金800余万元,这些事在张建枝看来还远远不够:“咱的初衷就是把流动党员凝聚起来,发挥传帮带作用,实实在在帮群众办点实事。”
       这些年来,该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鼓励流动党员积极服务群众,真正当好家乡发展信息员、联络员,累计帮助老乡解决资金短缺、联系摊位等实际困难58个。
       该流动党支部成立以来,始终发扬争先创优精神,曾获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省委组织部选为全省“五个示范流动党支部”之一。张建枝曾获评优秀经营户共产党员、“五星级”诚信经营商户、爱心奉献感动人物、长子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返乡报桑梓   流而建家乡

       架桥连心,激活动能。
       近年来,该流动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吸收新党员上严格把关,悉心培养,并鼓励一批有识之士回归故乡,干事创业,回报桑梓。
       在该流动党支部引导下,在太原服装城打工的流动党员崔建青回到家乡关村,投资1000万成立了皇明湖康养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集旅游、农庄、住宿、研学为一体,可解决本村50人就业问题,是真正“家门口”的产业。后来,村民推荐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果没有崔建青的回乡‘造血’,皇明湖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就浪费了。”在皇明湖农庄打工的黄长平向记者说道,“我们两口子来这快10年了,俩人一个月能挣5000元左右,实实在在解决了孩子上研究生学费问题。”
       这边村民忙着招呼来客,那边一辆辆蔬菜运输车呼啸而来。崔建青还流转本村100多亩土地,建起40栋日光大棚,吸纳本村村民50余人务工,年纯收入可达80万元,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党心连民心,民心聚民力,正是关村的真实写照。崔建青满怀豪情地说:“我们村坚持党建引领,主抓产业发展,越来越被群众认可。今后要在‘农文旅’融合上持续做文章,引领村民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该流动党支部在当好在外人员“娘家人”的同时,也成为回乡任职和创业人员的“引路人”。鲍家河村村民张小红之前也在太原服装城经商,在流动党支部的号召下,2023年回乡成立了巨丰农业有限公司,建设日光大棚19座,用工50余人,年均增收2万多元。
       近年来,该流动党支部不仅主动融入家乡发展,还积极投身扶贫济困事业:2009年为碾张乡雪灾筹资捐款5000元;2015年为碾张乡5位大学生筹资捐款5000元;2023年,流动党员张素红、张素克、张庆毅筹资3万余元,为鲍家河村实施“亮化”工程;2024年为家乡森林防火工作筹资捐款5000元……一份份爱心汇聚成河。
       “尽管身在异乡,但作为一名在外创业党员,我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牵挂家乡的父老乡亲。”张建枝动情地说。此次他和几名党员专程从太原回来,给家乡捐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支部强,堡垒坚,一面鲜红的流动党旗在“流动城堡”上高高飘扬…… 魏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