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 期 / 第4版:4
我们的高一班
□ 李鹏亮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学校每学年的起始和终结不像现在这样在暑期前后,而是在年初岁尾。

      1971年新学年开始后,张店七制校按照上级指示拟改为九制校,也就是要举办高中班。办高中班首先遇到的是生源问题,其次是师资问题。生源哪里来?当时任校长的杜怀玉老师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到下边动员往届毕业或肄业的初中生。经过两个星期的工作,最终仅有21名同学先后报名,其中男生14名,女生7名。人数是少了点,但也只好这样了。至于师资,当时上边暂时配备了一名数学老师,名叫张孔玉。学校安排张孔玉老师暂兼班主任;语文、政治两科由校长杜怀玉老师兼代;工业基础知识上册(实际相当于物理)由教导主任杜树阳老师兼代。如此安排之后就正式开课了。

       说是开课了,只能说是上开课了,并不是上开新课了。为什么呢?我们这21名同学,基础参差不齐,有的是“老三届”,有的是“新三届”,更何况在校时本身就有差别!这就好比地里的小苗儿,有的壮,有的弱,有的高,有的矮。况且都已经有了抛开书本两年以上甚至五年从事农业劳动的经历!面对这样一种状况,相信我们的老师也是倍感头疼的,但是他们并没有“不管三七二十一”,而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把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来了个速补,以此尽量缩小存在的差距,不致使基础差的同学在开新课后钻了黑洞。

       说实话,我们这些同学在经历了几年的“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之后,都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上,精力是十分投入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学习期间,从来没有因家庭琐事而请假误课的,晚自习后总是很久还有人挑灯下功,有的甚至连星期天也不过,全班自觉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 大家也无所谓有考大学的远大抱负,就想的多学一点是一点,将来好立足社会。

       除了紧张刻苦的学习之外,我们还在张孔玉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利用星期天搞勤工俭学——到太焦铁路龙泉段整理排水沟。炎炎夏日,我们分组竞赛,师生个个挥汗如雨。这次活动,不只是解决了我们一部分人的学习费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就是在这次劳动过程中,我们正在休息,一个“小老头”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不作自我介绍,也没同学理会过问,他只是微笑着看几个同学打扑克。这“小老头”中等个儿,略微有点驼背,黑不溜秋的,戴副近视眼镜,说句不尊敬的话,当时认为这形象有点近乎猥琐。后来才知道这“小老头”竟是上级给我们新派来的语文老师陈玉生!真想不到他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出场的,从此有了对陈老师“平易近人”的第一印象。再后来在日常教学和生活的接触中,陈老师的形象渐渐伟岸起来了。陈老师接手语文后,也对基础知识做了查漏补缺的工作,主要补了汉语拼音、语法、修辞等内容。

       一学年结束后,第二学年有三名同学由于特殊原因中断了学业;有五名初中刚毕业的同学插入我们班就读。师资的变化是工业基础知识下册(即化学部分)由牛长根老师接手。

       在我们这个不大的集体里,却有不少有特长的同学,比如:有普通话说得好的,有美术字写得好的,有算盘打得好的,有篮球打得好的,有会识简谱的等等。在这些同学的影响带动下,全班呈现出一派活泼向上的积极风貌。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音体美教学都是同学们自行组织进行的。我们曾组建了一支军乐队,1972年元宵节代表张店公社参加了全县的文艺节目展演, 在众多文艺节目中独树一帜,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受到了评委的好评。我们军乐队还利用假期为张店村两户迎娶了媳妇,在周边开了用军乐队迎娶媳妇的先河。

      那时候,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思想指导下,两年高中的教材比起现在来要少得多,简单得多。但对我们来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还是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有限的课本知识,我们还学了不少课外知识。比如:杜怀玉老师所教的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结构,陈玉生老师所教的诗歌的十二种表现手法、散文和小说的特点等。不仅如此,两位老师还引导我们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而转化为一种能力。我们曾在杜怀玉老师带领下深入西范村采访西范大队民兵营,搜集素材,然后回来练习写通讯报道,在陈玉生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诗歌。这些无疑都起到了“师傅领进门”的作用。尽管近半个世纪过去,至今我们仍记忆犹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不足两年的高中生活,却使我们受益匪浅,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毕业以后,我们这前后一共26名同学中,杜艳萍、杜爱新2人被推荐上了大学和中专,毕业后,都分配了正式工作。郜继昌、常玉庆、李鹏亮、李庆武、程海平、韩国安、宋小军、薛长先、杜香平等9人先后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李交生、张丽娜2人当了工人。杜志祥、杜卓玲2人参了军,转业后杜志祥被分配到中铁十二局任工程处党委书记,获“国家一级建造师”等高级职称;杜卓玲留任长治军分区。胡景文1人住了卫校,毕业后成为个体医生。程建民1人进了供销系统。程子元1人在恢复高考第一年即考入山西医科大学。落脚农村的有李庆枝,曾任村委主任;宋素堂曾任村委会计。张店九制校先后一共办了9个高中班,就师资来说,我们是最幸运的,张、陈二位老师都有执教高中的合格学历,我们毕业后他们就分别被调到县城建局和县委组织部工作,以后班级的老师则都是拔高使用;就成绩来说,我们高一班是最出色的,是最令学校骄傲的,是最令当地群众称道的。

       2019年4月7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我们张店高一班的同学在长子宾馆举行了毕业46年来首次聚会。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都已是鬓发染霜,李书琴、宋素堂两同学已英年早逝,李庆武同学卧病在床,曾经教过我们的五位老师中更是有杜怀玉老师、张孔玉老师、陈玉生老师、杜树阳四位已经作古。当我们聚首的时候,无不慨叹岁月的无情,无不深情怀念曾经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无不由衷感激当时在下边办高中班的政策,由衷感激几位老师尽职尽责的辛勤培育。我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在我们学习期间给予周转粮的照顾,我们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

      5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返故地,只见当年的张店九制校——我们的摇篮——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笔直的南北方向的水泥大道,心中不免有些怅然和悲凉。站在这里回首往事,真的是思绪万千,感慨万千。50年不是短暂的一瞬,在时光的长河里,一切都在改变:我们不是变老了吗?生活不是变得越来越幸福了吗?祖国不是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吗?不过记忆却是我们永恒的沉淀,感恩却是我们永远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