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 期 / 第4版:4
天凤寺清代道光年间碑刻浅析
□  王强  牛振洲

      天凤寺,长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西北30余里的碾张乡关街村东北一高岗上。关街,之所以称为“街”,是代表这片土地曾是繁华之所。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关街是碾张西部山区通往外界的东大门,所以以“街”为村冠名。天凤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现存建筑有:山门、古佛殿、献殿、圣母殿(五母宫),山门东西有关帝祠、土地祠,前院、后院东西有厢房,圣母殿(五母宫)东西有耳殿,是一处较完整的古建筑群落。

      在天凤寺内保存一通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碑刻,详细记载了天凤寺当年重修的艰难历程,阐述了修缮保护天凤寺的意义,说明了天凤寺寺名的来历,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此碑通体青石,圆首,碑身高158厘米,宽53.2厘米,厚25.4厘米。碑文楷书,15行,满行60字,共700余字,抄录如下(碑文分段、标点仅供参考):

重修天凤寺碑记

  庙宇为栖神之所,祀事乃享神之典,庙圮而祀于何修?昔圣人系《易》以明神道,定《礼》以详祭义,莫非此物此志也。

  兹因邑西北距城四十里,关街村旧有西寺,名今庙在村东焉。考诸碑记鼎铭,自前明以上,迄本朝以来,屡经重修,未纪始创。意者庙易地而神仍旧,则今东庙即古之西寺也。历来虽经补葺,而风雨剥蚀,未及整饬。道光十二年(1832),村中父老同心合志公议,积本生息,以便修理。自十六年(1836)动工而后,今幸方鸠

    功乎!古佛正殿、关帝、土地两祠并庙外神阁,经二年而告成。中院两厢新建,前院僧房重修,以洎山门、戏台,阅四载而完工。又中院圣母大殿、东西耳房并村南四角庙、村北土地堂,悉于今春焕新。前后综计,共花钱五百余串。此项系积本生息一半,系缘簿募化一半。嗟乎!数载之经营,乃言底可绩。一旦告竣,庶克艰厥成。此固经理者之殚力拮据,亦赖贸易远方者之向义乐善也。功非今矜,而善不可不志。

  今当勒石垂铭之日,复因夙昔旧志地名。一曰双凤山,一曰天然台。夫台曰天然,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山曰双凤,有凤栖之祥以兆瑞也。戬谷罄宜,若此遂合二字而定其名,名曰“天凤寺”焉。现丹青绚彩、轮奂聿新,神栖安止。后之有心者当有感于斯言,随时修葺,以俾斯庙与天地日月同长,庶不愧今日更名之望,亦不愧先世神道设教之意也夫!

  是为序。

  崔文慕欣然乐成,爰为之铭,云:

  云山之东,岚水之西,巍巍古庙,迄今堪稽;

  苍松郁郁,翠柏萋萋,天赐纯嘏,随人品题。

  例授修职郎候铨儒学训导:居德村  杨曾鉴撰文

     ……

      碑文大意为:

  庙宇是神明安息的地方,祭祀是敬奉神明的体现,庙坏而祭祀有何修为呢?很久以前,圣人制作《易》用来倡明神道,制定《礼》以详述祭神的道理,他们无不是用修建寺庙来表明自己心愿的。

  距离县城西北四十里的关街村,村西原有一个古寺,如今之庙在村东但仍沿用西寺之名。对现有的金石文字考证研究后,发现东庙从明代到本朝已重修数次,但未记载始创于何年。庙虽变换位置但神还是原来的神,那么现在的东庙就是以前的西寺。东庙历年来虽有修葺,但饱经风雨剥蚀,至今未能修缮。本朝道光十二年(1832),经村中父老集体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决议,筹集本金储蓄生息,以此来修缮庙宇。从道光十六年(1836)开工以后,时至今日幸得圆满竣工!古佛正殿、关帝祠、土地祠及庙外神阁,经过二年完工。新建中院东西厢房,重修前院僧房以及山门、戏台,经过四年方才竣工。还有中院圣母大殿、东西耳房并村南四角庙、村北土地堂,都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春天焕然一新。修缮资金前后总计:五百余串。其中一半来源于积本生息,一半来源于募捐善款。哎!好几年的精心筹划,才取得了此番功业。直至今日全面竣工,大家方知成事之艰难。这固然离不开各位经营参与者的竭力操持,还有赖于在外商人的善行义举。如今不是自夸功绩,而是他们的善举不能不记载下来。

  今将刻字立碑,只因以前旧志上记载东庙现在的地名,一名是“双凤山”,一名是“天然台”。台名“天然”,源于《易经》中“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山名“双凤”,源自此地曾有凤鸟栖息的祥瑞。因此便各取其中一字,合起来定名为“天凤寺”。如今的寺庙饰以彩绘、色彩绚丽,庙堂高广、焕然一新,神明终能在此安息。后世有心之人当看到此篇碑文后应有所感悟,随时修葺庙宇,使得寺庙与天地日月同长,既不愧于今日更改寺名的期望,也不愧于先贤用神明之道教育后人的意愿。

  以此作为序言。

  今日功成,崔文慕高兴地为此作《铭》:“云山之东,岚水之西,巍巍古庙,迄今堪稽;苍松郁郁,翠柏萋萋,天赐纯嘏,随人品题。”

  朝廷定例授予修职郎(正八品文官虚职)候补儒学训导(县学的副职)居德村人杨曾鉴撰文。

  我们了解了碑文大意后,感觉此篇碑文有以下方面的价值:

  一是碑文的体裁较为少见。这篇碑文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面大部分文字为《序》,结尾部分文字为《铭》,这在诸多碑文较为少见,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三种:其一,序称作“叙”或“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其二,序也称作《赠序》。这种文体专用于赠别,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其三,序还称作“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文。这种文体多交代所咏故事的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文前有一段序文。我们通览碑文,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从结构上分析,应属于第一种情况范畴,可以称作“叙”或“引”。因为杨曾鉴撰写的序文是在崔文慕的《铭》的前面,有引导作用;第二是从内容形式上分析,又属于第三种情况,可以称作“诗序”。因为文中崔文慕的撰写的《铭》采用了四言古诗的体裁,相当于杨曾鉴为崔文慕的诗写了一篇诗序。总之,这种两人合作“一序一铭”的碑文形式较为少见。

  二是碑文讲明了“天凤寺”名字的由来。关街村西边旧有一个古寺,称为“西寺”;而今天的庙在关街村的东边,老百姓都叫此庙为“东庙”。碑文作者杨曾鉴通过对当时庙里的金石文字研究后认定,“东庙”是“西寺”搬迁后的结果。原因有二:一是“东庙”还沿用了“西寺”之名,具体庙名碑文中没有记载;二是“东庙”里敬奉之神是“西寺”里原有之神。“东庙”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修缮工程从道光十二年启动至道光二十二年竣工,历经十年之久。在竣工即将刻字立碑之时,发现“东庙”原有的庙名与现在的位置关联性不强。因此,杨曾鉴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东庙”现在所处的位置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双凤山,一个叫天然台。“天然”,源于《易经》中“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双凤,取自此地曾有凤栖息的祥瑞。因此各取其中一字,合起来更名为“天凤寺”。古人云“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为巩固修缮成果,杨曾鉴还不忘告诫后辈,应时刻保护好“天凤寺”,发现隐患随时修葺,要使“天凤寺”与天地日月同长,既不愧于今日更改寺名的一片期望之情,也不愧于先贤用神明之道教育后人的意愿。

  三是碑文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首先,碑文为我们介绍了天凤寺的所有建筑名称。如今的天凤寺内的建筑一如碑文所述,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现存建筑有:山门、古佛殿、献殿、五母宫;山门东、西有关帝祠、土地祠;前院及后院东、西是厢房;五母宫东、西有耳殿;是一处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其次,简单介绍了天凤寺的总体修缮情况。天凤寺修缮工程历经十年,从道光十二年(1832)开始,广大村民筹集资金储蓄生息,直到道光十六年(1836),方才凑够经费,仅在积蓄资金上就用了四年,可见筹集资金之艰难。在工程施工中,也颇费周折,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是二年时间,修缮完成了古佛正殿、关帝祠、土地祠以及庙外的神阁;第二期是四年时间,新建了中院东、西厢房,重修了前院的僧房、山门、戏台,还丹青彩绘了中院圣母大殿(五母宫)、东西耳房并村南四角庙、村北土地堂。第三,说明了天凤寺修缮工程的资金来源。天凤寺修缮工程修缮资金,总共花费五百余串(约相当于50余万元)。资金一半来源于积本生息,一半来源于募捐善款。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的庙宇修缮资金多来源于民间集资,但在此项工程的资金中有一半来源于“积本生息”。说起“积本生息”,它是清代的一项财政政策,从康熙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末。起初时,是康熙皇帝从内府中拨出帑币,交给各个衙门进行运营,从而产生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主要用于政府性补助资金支出。但这个制度发展到道光二十年(1840)时,国家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军费开支、对外赔款等使大清国库极度空虚,这也标志着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的大清帝国财政收支失衡,使得地方各级政府甚至可以延续到村、社,无不用“积本生息”这个办法来解决一切资金匮乏问题,包括天凤寺修缮资金也采用这个办法。第四,为研究居德村的历史提供佐证。碑文作者杨曾鉴是居德村人,居德村是我县碾张乡西部的一个古村落,2022年间,经当地文化学者们考证发现,居德村有一座专门祭祀书圣王羲之的古庙“羲之庙”,这是目前在长子县域内发现的唯一一处以王羲之名字命名的古庙宇。居德村现存一块《羲之庙碑碣》,碑碣简要讲述了王羲之不但有洒脱自然的潇洒,同时还兼具清淑之气、奎璧之精的内涵,居德村民仰慕其名士风度而建庙祀之。令人称奇的是,《羲之庙碑碣》与《重修天凤寺碑记》的作者竟同为一人,而且撰文时间较为接近,时间相差仅半年左右,《重修天凤寺碑记》也无疑会为研究居德村以及羲之庙的历史提供旁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