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 期 / 第3版:3
从外行人到“内涵人”的转变
周韶华

      我的幼教故事,要从自己的求学、实践经历说起。在来到示范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之前我既没有像很多人有着三四年的幼师学习经历,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着五年、八年,甚至10年以上的学前教育从教经历。

      坦率地说,我是阴差阳错入了这行,但是,又好像是特别的缘分让我成为了一名幼师。

      说是“阴差阳错”,那是因为最开始,或多或少没有想过去考录幼师来作为自己的职业,更没有想过自己会喜欢上这份职业。大学毕业之后,我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坚持做的就是一件事,就是学习,复习,然后参加考试,这途中,记得参加过很多考试,有笔试考的好的,有面试考的不错的,也有笔面试都考完因为其他原因放弃的,总之,只要有可以报考的,就参加,奔赴在各个考场。

      说是特别的缘分,真的觉得自己是何其幸运,大大小小的考试参加了那么多场,有比这次考的更好的,但唯独考上幼师是最顺利的一次,也是综合下来最让自己满意的一次。回头想起,大概是那段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吧。考试不仅是应试,更是心态,考试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以说,真的是万里挑一 。也正是有过那段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许多,尤其是那段时间让我懂得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很庆幸,这点也带到了后来的工作中。在工作中,源于自己曾有的经历,我坚持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或许有时会因为他们的调皮、胡闹而感到恼火,也或因为和家长沟通不到位引发误会而寒心,但每当面对孩子们纯真的脸庞,自己总会释然,会不断告诉自己:“他就是一个孩子呀,只有孩子才会那样,作为老师,应该多包容,多了解孩子,再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人是因为热爱而选择,对我而言,是因为选择而热爱!

      参加工作后的我,深知虽然自己考试能力还行,但是于学前教育工作而言,我是一个新兵。那时的我曾一遍遍告诉自己,事在人为,只有坚持提升自我,才能摆脱自己的“窘境。” 就这样,带着谦卑和感恩的心,2016年9月1号,我走向了工作岗位。我和幼教的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多年以后,孩子们未必记得他们的容貌与教授,但是一位灵魂有爱的教师,必定会在孩子的心灵种下幸福的种子。陶行知先生有这么一句话异常震感我的心灵:“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在实际工作中以爱育爱,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对于孩子,安全是天,快乐是本。我就是他们的天,守护着他们的安全,我就是他们的本,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欢乐,但话说回来,孩子们又何尝不是我的天,不是我的本,他们健康,他们快乐,也是我价值的体现。

      从一个“门外汉”到“门内汉”,五年,伸手不过五个手指,不得不感叹时间从指缝溜走,也就弹指一瞬,而这五年,也恰好是我们示范幼儿园扬帆起航的五年,跟着示范一起成长的五年,有方向,有目标,有收获,有喜悦。

      五年来,学校的教学设施、园所环境、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也在这五年中逐渐发展成为一名真正的幼儿教师。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五年的过程中,我坚持自我规划,时常自我反省,同优秀的人找差距,同自己找不足,通过学习不断尝试,不断试误,不断总结,不断成长。

      回想起教育教学过程,真的很感谢同行老师们的不吝赐教。大家都是具有丰富学前教育从教经验的优秀教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而我能做的就是向每个人学习。我觉得教育都是相通的,所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但不是单纯的“拿来”,而是根据我所面对的实际做出调整。同时,日常工作中,看到其他老师需要帮助时,我也会尽我所能尽己之力,用心对待每一个人,用心对待每一件事!

      面对我的孩子们、家长们,或许我曾因为一时的憋不住火而训斥过他们,也或许曾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唠叨过他们,但我从来没有退缩过,逃避过,害怕过,面对他们,我很坦然。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如果有人问我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爱心、耐心和诚心的交汇。而我,在做的就是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遵循自己的轨迹,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用赞赏、鼓励、爱心、耐心和诚心,慢慢浸润孩子的心灵,帮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阳光,快乐的童年的同时,帮助自己实现从外行到“内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