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 期 / 第4版:4
活着,苦难的正信
——我和《活着》不得不说的故事
□  张慧丽

      外人看起来是悲剧,可当事人只拿它当一段人生!

                                             ——余华

      初知余华,是十八岁的时候,课本里的一篇《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文章将我深深的吸引,余华的名字,便不再被忘怀。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活着》。初识《活着》,则源于刚上大学时的一节影视欣赏课,屏幕上大大的两个字“余华”,让我再也挪不开眼。

      因着电影,我连夜赶读了小说《活着》,可是,《活着》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实在是太讽刺、太戏剧又太过沉默,还掺杂着一些无法理解的苦痛,这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跟着福贵看他从一个爱好赌博的公子哥变成一贫如洗的穷光蛋,觉得实在是活该。可是看到后面,看着他身边的家珍、有庆、凤霞……一个个死去,看着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残酷无情地打击,我却开始在盼了,盼着它能有一个转折,盼着福贵最后能有一个被安慰的结局。可越看后面越没有希望,越看后面甚至想:“接下来福贵也应该要死了吧。”

      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贵就这么平静地接受了一切,作为家里最后一个人默默地活着。

      不得不说,《活着》是我看过哭得最惨的小说。每一处伏笔铺垫得恰到好处,每一个对比转折让人来不及喘息。时代背景,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人生动荡。里面走过的那些人,远的近的,善的恶的,来的去的,都去了。好在,还有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一头牛,能给我们些许的安慰!

      但也无非是留下一张嘴,一个饭桌,吃着一顿饭,忙着下一顿饭。在最艰难的时候,维持活着最基础的需求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当最珍贵的一点点被剥离的时候,才发现总能活下去,还能活下去。而希望总是会有的,妻子儿女,外孙,还有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鸡。慢慢长大吧,变成鹅,变成羊,变成牛。带着一个越来越好的希冀,活下去。

      这本书跟电影还是有相当大的出入,可以说,电影中虽然将有些因果变得分明了些,譬如春生和福贵家的宿命,但是电影还是没有舍得把书中的所有苦难都包裹进去,没有把最冷酷的人心包含进去,也还留了个温暖的结尾。

      看到这个结局,我心里的那些郁结像是和他的歌声一起,在空旷的傍晚和风一样飘扬,感觉也没有那么沉重了。

      从此以后,我记住了一本书,它叫“活着”,可每一页都是离去。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再读《活着》的时候,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那个时候,我是一个沉浸在幸福里的小女人,每天看着自己粉雕玉琢的女儿,和围绕在身边叽叽喳喳的儿子,享受着来自家人的种种呵护和关爱,已然觉得,我的人生是圆满的。可上天总是不能让人如意!忽然晴天霹雳,我襁褓中的女儿生病了,医生建议我们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抱着孩子走出医院的,我只知道,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清楚地记得,带孩子去确诊的那天,我特意给她戴了一顶红色的小帽,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衣,我希望红色能给她带来好运。那是个初秋的早上,她的小脸冻得红扑扑的,缩在我的怀里傻呵呵地笑,我只是红着眼睛看着她,轻轻地捏着她的小手。医生见怪不怪地告诉我们,灌肠,麻醉,做核磁,我忽然就撑不住了,把头埋在孩子的怀里,无声地抽泣:我的孩子还那么小,却要承受这样的折磨,为什么生病的不是我?内疚,自责,无力,绝望席卷而来,可是,终究改变不了结局。看着孩子小小的身躯被放进冰冷的仪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检查,我的心被撕裂了。也就是在那段时期,我重新拿起了《活着》,重新燃起了希望,坚强地走过了那段此生再不愿想起的岁月。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生活给了他无尽的苦难,他却报之以悠扬的歌: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是什么样的精神给以福贵历尽人间苦难之后还能乐观地活下去?是忍耐!《活着》的精神力量首先表现在忍耐。福贵的一生是一部苦难史, 他经历了人世间最悲惨的事——亲人一次次地在自己面前死去。他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死去的理由, 但他仍然活着。

      福贵在苦难面前, 唯一的选择只有忍耐。他年轻遭遇暗算, 输掉了所有的家产,父亲的离世, 后来为了给母亲抓药被抓做壮丁,目睹了惨痛的战争场面和死亡现场。在经历艰难困苦回到家后, 自己的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可爱的女儿变成了一个聋哑人,即便是如此恶劣的变故,福贵毅然选择忍耐,心理期许是全家人好好活着。

      但是, 好运并没有眷顾福贵,灾难却一次次地降临,后来儿子、女儿、女婿、孙子接二连三离世。他在经历了常人无法经受的艰难困苦面前, 唯一能做的就是苦苦地忍耐,承受心灵的创伤和困苦的遭遇。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苦难生活中, 逐渐形成了超于常态的忍耐力。这种忍耐力, 使得人们在重重生存困境中, 仍然能够存活下来,发展下去。

      “活着”所蕴含的态度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强大力量, 这种乐观的力量源自福贵对于美好生活的回忆,它无时无刻不在支撑着福贵毅然承受苦难。同时也支撑着苦难面前脆弱不堪的我。后来,父亲生病住院,对我们全家而言,天塌了!面对躺在病床上呻吟却又对病情一无所知的父亲,面对待在家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不知所措的母亲,面对在医院里对父亲强颜欢笑而夜深人静之时无助痛哭的弟弟,面对凑不够的巨额的医药费和一张张随时会把人压垮的病危通知单,我几度崩溃,却没有绝望,我知道,我必须坚强!这一次,我又从福贵身上获得了满满的能量,支撑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度过了难关。上天终于还是对我网开一面,父亲有惊无险!

      《活着》告诉我,告诉你,告诉中国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劳动人民, 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 都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心, 勇敢地去应对困难、迎接挑战, 即使没有成功的希望, 但不到最后一刻也绝不要放弃。

      “以笑的方式哭, 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正是余华《活着》中的核心寓意。

      最近一次读《活着》,是半年以前。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但不测风云总不在自己家的上空!所以,安慰别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个看透世事的智者,而自己真正面临苦难的时候,每个人又都成了最最脆弱又最最愚蠢的那一个。再多的苦难,面临再多的死亡,不在自己身上,你终是不明白他们的含义,面对福贵,你当然可以尽情地抛洒你的眼泪,诉说你的同情,而真正让你自己去面对死亡,面对离去,你又当如何?

      我一直以一个智者自居,对于身边的生老病死,总是能冷眼旁观。所以《活着》中的福贵,与我而言,犹如知己。直到半年前,我自己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看着晨曦一点一点地挥洒开来,看着夕阳一点一点地沉下去,听着夜间每一张病床上或病床旁边或粗重或细碎的呼吸声,听着病房外或护士或家属匆匆的脚步声,一天一天地等待,期盼,我期盼我看到的是医生写满轻松的脸,而不是欲言又止的焦灼,我期望我听到的是护士简单的一句“下床走走”而不是“把被子蒙上,准备消毒”,我期盼我的老公能像个孩子一样雀跃地对我说“我们可以出院了”而不是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别怕,还有我”……可是每一个黎明迎接我的都只是医生无奈的摇头和一张张的病危通知单!

      我的大脑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我的孩子怎么办?我的父母怎么办?我就这么一事无成地离开?我不是怕死,是不能死!福贵有很多理由去死,但福贵没有选择死,不管境况多么惨,他从来没有轻生的想法。福贵的坚韧使我明白:我们人要有顽强的生命信念。活着,首先因为生命中必然还有牵挂,也必然还有责任在身。纵是牵挂和责任消失了,我们也得为死去的活着,不论什么时候,好好地活着, 活着是人类对于生命最崇高的敬意,活着最深层次的底蕴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不仅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而且活着还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意蕴,活着是人类对于生命最大的人文关怀。他以生拒死,因为他对生命有着深深的挚爱和敬畏, 活着就是对死亡的挑战和嘲讽。他的生存观体现他强大的生命信念,无论发生什么,都要顽强的活下去。

      是的,我要顽强地活下去!也许是上天听到了我的期盼,我终于康复了,是的,我可以活着了!

      余华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了解到苦难的实质, 更引发了深深的思考:人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活着,是苦难的正信,正视生命中面对的苦难,善待和正视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