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 期 / 第2版:2
以人为本,致力乡村振兴
中国人民大学 邓思楠

      跟随学校的“千人百村”调研实践项目,我来到了山西省长子县南漳镇上霍庄村。南漳古镇有着千年历史,古镇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古迹,是众多神话故事的发祥地。不过更打动我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

      印象中,乡村是坑坑洼洼的小路,是弥漫着灰尘令人无法呼吸的空气,是散发着异味的茅厕和混杂着泥沙的自来水。而我们眼前的上霍庄村街道整洁,房屋凛然,经过厕改的卫生间干净卫生,我去过的农户家里都装有便捷干净的自来水管。

      为了彻底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村里向县扶贫中心申报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投资近20万元,在村南打了一口100米深的机井,有效保障了村民用水。去年上半年,村支书同乡镇领导多次对接县交通运输局,修建了韩长线两侧排水沟,解决了一直困扰村民的排水问题,使村内污水得以排出,人民生活环境不断变好。

      乡村两级好比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施工队”,乡镇干部、村干部就是施工队的总指挥。镇上的书记跟我说,村里的干部一下雨就往老百姓家里跑,那雨下在身上就像下在心里一样。前两天山西省气象局发布蓝色暴雨预警,镇长亲自叮嘱村长一定要把村里几家住窑户迁出来安顿好住处,看着镇长千叮咛万嘱咐,看着她紧缩的眉头和村长郑重承诺,我替上霍庄村的村民感到安心。乡村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只有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上,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落实、早日实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长子是农业大县,农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去参观了全省著名的“蔬菜大棚”,蔬菜大棚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利用电动设备升降卷帘,有效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我们惊叹于技术的成熟,但在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在农业上该村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种植种类单一,当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少数户种植西红柿等反季蔬菜,收入单一;消费市场没有打开,消费渠道单一等。

      为应对这些短板,村干部想了不少法子:引入先进的大棚搭建技术,借鉴邻村经验,因地制宜,准备下一步引进适宜在丘陵地带种植的莴笋;从湖南一带将辣椒制成半成品再出售。另外,村里还确定了“提升种植业、发展养殖业、拓展手工业”的乡村经济发展思路,加大对非遗技艺的传承,拓展手工业。请县里的老艺人免费为村里妇女培训,制作柳编工艺品,增加一些收入,促进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村里的这些改观都离不开村支书的努力,村支书是一位90后的小姐姐,在“墩苗计划”的指导下来到村里担任直派书记,她的一腔热情和青年人独到的视角,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山西,像她这样的年轻干部有近千人,把青春奉献给脚下这片热土,奉献给土地上的人民。

      南漳镇的镇长对我们说,“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作为山西省的孩子,我们远赴中国人大求学,不能忘了自己的根,要挂念着养育我们的这一方热土,挂念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学成归来,一定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