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 期 / 第1版:1
“风光”无限添“新能”
从长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看我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枝头的嫩芽,吹绿了山间的田野,也吹响了“双碳”路上逐绿前行的铮铮号角。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近年来,当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何依托风、光、水、煤等资源优势,优化组合、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多元化能源体系融合发展的路径,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课题。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深化能源革命为牵引,聚焦“规模适度、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引领创新、效益显著”目标,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拥有丰富的风、光、水资源,占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天时地利”的长子县,走出一条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落实”的实践之路。

      春风徐徐,暖意融融。

      3月21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长子县仙翁山风电场,一排排白色风机巍然耸立,随着风塔上的巨大桨叶悠悠转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被输送。“这几日平均风速均在5.6m/s以上,最大风速能超过22m/s,是一年之中的大风季之一,日发电量最高能超过90万度。”风电场站长蒲洪坚介绍。利用“稍纵即逝”的风力资源,去年全年,仙翁山风电场累计发电量1.87亿度。

      风——我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冷暖空气势力交替影响,季风强盛,长子县全境100m高处的年平均风速在4.8~6.8m/s之间,为风可利用地区。目前,长子县风电企业共2家,装机容量为165.8MW。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举目远望,格盟长子100MW智慧光储发电项目现场,数不清的光伏板向阳而列、连绵起伏,泛出粼粼波光,闪耀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无声地汲取着太阳光照,源源不断释放出绿色能源。格盟长子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海峰与工人们一起,在一列列光伏组件面板间穿梭,仔细察看是否有破损、异物等情况,“项目目前只有10%容量并网,去年发电量仅700万度。但我们已做好复工准备,本月底将继续建设,预计到今年6月可实现全容量并网。”

      光——根据测算,长子平均辐照量稳定,全境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495.2kWh/m2,属B类“资源很丰富带”。目前,长子县在建光伏发电建设项目3个,完全建成后装机容量将达到230MW。

      这些项目,正是长子坚实的“大型风光电基础”。

      春意盎然,奋斗正酣。

      作为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山西潞光发电有限公司2×66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在机组参数、机组设备、环保指标等方面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同时还具有特高压外送、城市供热、低热值煤发电、煤电一体化“四大特点”和高效循环、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科技领先“四大亮点”。“经过接续不断地设备改造、技术攻关,我们的发电机组耗煤量逐年下降。”该公司设备部经理史文玎说,“2023年全年供电煤耗量为285.89g/kwh,相比2022年,度电煤耗降低7.51g/kwh,年节约标煤约5万吨。”迎接新能源时代,潞光发电还在持续进行灵活性改造,以满足新能源调峰作用。“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大功率机组天然调峰能力差。因此,今年我们拟投资建设格盟潞光储能电站300MW/400.8MWh项目,通过储能技术进一步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史文玎说。

      火——长子煤炭资源丰富,原煤产量几乎占到全市的五分之一。过去,那些原煤洗选后剩下的中煤、煤泥和矸石总是“被嫌弃”无处可去。潞光发电便是利用这些“边角料”,通过具备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特性的低热值煤发电机组变废为宝。目前,长子还在积极推进赵庄2×66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将共同构成新能源体系中的“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支撑”。

      同时,我市唯一特高压站——1000KV长治站正位于长子境内。特高压站内,通过长治-南阳1000千伏线路与华中电网相联,通过5条500kV线路、3条220kV联络线与山西电网相联,有着较大的电源输出能力,正是“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载体”。

      这样,特高压站与“大型风光电基础”“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支撑”,共同形成了长子县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完美闭环。

      然而,要实现多种新能源协同发展,需要先天优势,更需要后天探索。

      发鸠山巅,一个巨型“充电宝”正逐渐掀开其神秘面纱。

      这几日,长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负责人李军连续在长治和太原之间奔波,“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征地移民、土地预审相关专题的编制,为项目核准关键时期。”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88.65亿元,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将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6.9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2万吨。更重要的是,项目可为区域电网系统提供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黑启动功能,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支撑。新能源发电,天生不稳定,对储能需求很大。

      受自然条件影响,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被称为“不听话的孩子”。因此,一方面,依托传统火电建造的输电网络需要平稳的电源,新能源绿电顺利并入电网并不容易。另一方面,风光电在波动高峰时所发电量,存在因电网无法容纳被弃的情况。

      “水,就是让风光能源‘听话’的秘诀。”李军介绍,“抽水蓄能项目是把水作为储能介质。在用电负荷低谷时,利用富余电能将下水库水抽至上水库,储存势能。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进行发电,输出平稳电能。”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了水的“调和”,实现了新能源侧自由波动发电、负荷侧可控稳定供电,让长子县从传统黑色能源基地蜕变为绿色能源基地成为可能:从2015年全县新能源装机量的3万千瓦,到去年年底装机量达22.81万千瓦,一路上,长子县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步履坚实。

      “但目前我们还存在开发规模小、负荷小而散、配电网薄弱等问题,需要一一破解。”长子县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从五方面着手,即抓新能源供给和消纳两端,推动解决影响供给与消纳的中间环节问题;推动新能源项目落地建设,加快输电配电网改造提升;促进新能源所形成的绿色碳资产消纳,吸引新产业落地促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能源发电,使电价机制不断调整优化;着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最终形成一个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摸索经验……”

      而放眼全市,潞城天辰15万千瓦风电项目、武乡长电10万千瓦风电项目、屯留粤电10万千瓦风电项目、沁县华能二期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平顺吉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批新能源项目正在火热推进。

      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积极转化为厚积薄发的新能源优势,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和用能洼地,我市正扎实推进,书写着新时代绿色能源的现代化故事。来源:《长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