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9 期 / 第4版:4
冬月读书暖(外一章)
      冬天是读书最好的时节,这是不假的。冬天读书,可以给思想以启迪,给灵魂以震撼,给生命以通达。
      冬日读书,就是要跟随着作者的笔尖去领略作者眼中的世界。你看,谢灵运的文字总给人以山水的灵动,陶渊明的诗歌总给人一种恬淡的气象,杜甫的诗文总是给人一种忧国忧民的大情怀。笔力冷峻的是太史公,格调潇洒的是王羲之,文思飘逸的是李白,苦吟深沉的是贾岛,读东坡就读懂了人生之味,读阳明就读懂人世的勾心斗角,当然读完了阳明,心和思想也就解放了。
      书是时代的产物,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脉搏。《诗经》那个年代是淳朴的,《楚辞》那个年代定是带着一丝浪漫气息,《兵法》一定是在狼烟炮火中应运而生的。魏晋之风总是骨感的,盛唐气象总是典雅的,宋时市民风俗更开阔了,元人的深刻不能忘却,明代理学更是妙趣十足。
      读完了一本书后,也就读懂了作者。正如我们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中,总会听到老师们反复地讲“知人论世”,听着听着也就明白了过来。是的,“论世”先要“知人”,反过来说,“知世”了,自然也就“知人”了。当然,读书若仅限于课堂,那未免就有点“落伍”了。读书,课后的充实是少不了的,慢慢地学习,慢慢地积累,也慢慢地了悟。读书,就要像小河的水一样,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成人的读书时间就更是弥足珍贵了,在有书可看、有书可读的年代,我们终是幸福的。
      书是为人而生的,它可以给我们以不同角度地认知。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药、科技、农业、建筑……不同的书籍呈现着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笔调记录着这个世界,每位作者以不同方式传达着同样的真理,这才是世界的多元。但凡能读到的书都要去读,这样才能打破生命的固执,解放思想的狭隘。
      读书,更重要的是读懂自己。读书,光是领略了世间的风貌,读懂了作者的爱憎情怀,这当然是不够的。毕竟,别人的书只是注解,自己的心才是原文,读书也是“我与我周旋”。我每过一段时间都会重新翻阅《五百年来王阳明》,每次阅读都有不同感受。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每一次阅读,体味到的是不同的王阳明,思想就在潜移默化中被开导了,这便是书最大的魅力。好书是良药,会看书的人自然也是好大夫。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见”也许不易,毕竟,要求颇高,但一定要多读,温故才能知新,书读得多了,气质自然也不低,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你可以粗略地浏览,也可以精心地吟味,适合你的读书法,才是最好的。
      万里读书万里路,好文不厌千回改,好书不厌千回读。冬日读书,注定是快乐无穷的!
冬之物语
      秋风的尾声过后,冬天便顺着轨迹紧紧地跟了上来。入冬后,一切都比较平静,比较安分,比较低调,值得去细细品味。
      冬是安静的。远离车马喧嚣的人们,在冬日看起了闲书,撒欢儿的秋虫收敛了性格;琴瑟和鸣的鸟夫妻也放低了身段,不敢高声卖弄它的歌喉了。
  空气中涌动着一股冷飕飕的气息,这是冬日给人们特别准备的礼物。它知人们怕寒,所以告诫人们要在红泥小火炉旁围坐着,读读书,思考思考未来,规划规划人生。这冬啊,一定是位兰心蕙质的女子,它不能是天上的仙女,因为仙女太美太艳了,让人羡慕不假,但却难以亲近。
      清秀如人,这是冬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城市和农村,山光与水色,趁着人们还未注意,就将容颜一换,变得简约,变得朴素。小城里的姑娘和小伙儿们,也跟着时序变化着节奏,一件保暖内衣外加一件羽绒服,便是入冬后的第一次换装。质朴的农人添了件保暖的冬衣,对于他们来说,外在形象什么的那都是浮云,只有健康的身板儿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起来,草木就显得含蓄得多了。树不要多余一片叶的点缀,花儿隐退,草色暗黄,山色一点一点地变淡,田野一天一天地沉眠。清清的水在湖泊流溢,湖水虽然是清清的,但却苗条了很多,远远地望去,边岸的土层和水草也隐隐约约地显露了出来。水呀水,一点点地往水中央的小洲靠近,退吧,退吧,只有消退了,那在水一方的姑娘才不敢再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了夏的葱茏,没有了秋的饱满,冬像是一位保持身材的爱美之人,可不,你看它不是终于减肥成功了吗?
  最妙的莫过于那初霜暗访的早晨了。是的,晨起时分的冬天,一切的美感和纯粹都宛然其中了。慵懒的猫,趴在窗台,不愿理人,懒懒地蜷缩着身体,安稳地熟睡着,似乎提前进入了老年社会。檐角的燕窝,婉转的歌声亦变得稀疏了。一个丰富世界正在窗外酝酿,丝丝寒意,浅浅银白。初霜,是雪姑娘提前向人们传达的问候,它也如雪般纯粹。早起的人,在窗前久久凝视,一切的愁云愁雨皆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一种久违了的旷然。
  我喜欢冬天带来的这份感觉,简约,干净,清清静静,宛如一幅简单的水墨画,不需要浓墨重彩,只需要一点白描,就能描绘出心中所期待的模样。 管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