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5 期 / 第4版:4
东峪龙王庙探古(下)
□  秦玉贵

(接上期)石庙内是水井,井上方是大型石雕龙头,泉水从龙口哗哗哗流入井内。观鱼池的八个侧面上各有一个小龙头,井水从小龙头口中汩汩地流进池中,此景致称“龙口吐玉”,千百年来,气候不分旱涝,季节不拘寒暑,只见水位不见浮动,井水不见溢缺,龙口不见断流,这种”三不见”的奇观胜景巧夺天工,堪称长子一绝。龙王庙西侧有5间看楼,庙会时老人、孩子以及妇女们在此看戏,其乐融融。龙王庙北侧是牛王庙,歇山顶,四梁八柱、飞檐挑角、金碧辉煌。东西厢房各三间,西仓房东账房,牛王爷独坐神台。传说牛王爷有一个贴身侍者站在神台下,手托红木盘,盘内盛着玉米、谷子、高梁、麦子穗等,像是告诉牛王爷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后来侍者变为头盖小米捞饭、脚钉长钉的门内站神,这其中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呢。山门北(牛王庙西)是祖师庙,四梁八柱悬山顶,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僧房西客房。牛王庙和祖师庙背后,从西向东有奶奶庙、玉皇庙、马王庙、佛爷庙和关帝庙等,大小不一,有殿无院。这些庙不是一次统一规划建修的,从神位的排序可以看出随想随建。奶奶庙南对着戏台北山墙,观音奶奶、文殊菩萨、送子娘娘三象并列。佛爷殿南对着牛王庙,殿内的半墙上悬塑有很多小神像,云遮雾盖半掩半露,象征天宫。玉皇殿南对着祖师庙,墙壁上壁画彩绘满满,能看懂的有崔珏断虎、申公豹割头换向、唐王游地府和玄奘取经,还有风婆雨师和雷公电婆等。总之,建筑、泥塑、彩绘等构成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和艺术博物馆。东峪村地处长子、高平、沁水三县交界处,龙王庙享誉三县。

  东峪村南沟尽头的龙泉掌,半山坡上有一方水池,水域约四五平方米,一年四季水从池边沿溢出,聚成溪流冲下悬崖,形成瀑布,水帘倒挂,虽不壮观却也别有一样情韵。池水是温泉,冬季不结冰,从池前经过的人们都要蹲下身,捧几掬喝几口,甘甜解渴,沁人肺腑。传说,龙泉掌的水池和龙王庙的小井是相通的,从大龙口里吐出来的水就是龙泉掌水池里的水,村里村外没有一个人相信。后来有人在龙泉掌水池里悄悄地撒了一把红色的谷粒,三四天后龙王庙的观鱼池中确实有了红色的谷粒,众人无不惊讶。农历四月初三是东峪村龙王庙的古庙会,届时在庙周围的山坡上,村里的河岸边道路旁,摆摊设点,叫卖叫买,热闹非凡。庙里的戏台上有戏班剧社演出助兴,赶会的、看戏的、闲逛的人很多,有很多人从高平和沁水而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上世纪60年代,村里的学校、生产队的饲养室和副业编造组一齐挤进龙王庙,学生要教室,编造要水池,牲口要场圈,给龙王庙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深重灾难。那时的人们不懂文化的意义和文物的价值,只知道尽情地享受和利用老祖先留下的半份家当,不经意间对古庙进行着破坏。历史上的反动组织“人民党”乘机在此盘踞,给村民造成了不良影响。1969年,村上决定:扒倒龙王庙,建成蓄水池,水下龙王岭,旱地变水田。轰轰烈烈两年多,蓄水池没建成,大龙口没水了,群众议论纷纷。有人说,施工不当技术错误,爆土炸石,破坏了岩层水系;有人说,爆炸声吓得龙王爷携着水奶奶逃走了,挖蓄水池时,为快为省力,自炒炸药,狂轰滥炸,把庙周围的地形震裂是绝对有可能的,庙西的居民房屋,石块土块砸了很多大窟窿。砌蓄水池时用的石料基本上是古庙的根基石、廊级石、压窗石、过口石、大立柱等成材石料,方方正正,砌成的池壁整齐笔直稳固,况且东峪人有凿石砌岸的传统技能,有这样的基础条件,砌成的蓄水池应该是一流的,可西北角的池壁屡砌不就,今天砌成后,过几天就会倒下来,再砌再倒几次三番。也许村民们从中悟到了什么,再不愿跟着干部瞎折腾了。一个设计蓄水成千方的设想不了了之,壁倒池干,在那里摆了50多年。蓄水池没修成,千年古刹龙王庙荡然无存,在人们的视野中永久地消失了,如今只是留在人们脑海中的一点点记忆了。

神密的古墓

  龙王庙毁了,但龙王庙的故事很多。在开挖蓄水池挖到5米以下时,发现了一处古墓。据当时的几位目击者说,古墓为窑洞式,用石料卷成,约3平方米。古墓的后部是一个墓床,像是民居中的土炕,上面整整齐齐地并躺着3副完整的人体骷髅,骷髅间没有棺廓的朽木遗存和衣物的丝绸残留痕迹,疑似搬迁墓不像合葬墓。中间的一副较大,头下枕着瓷枕,两旁的较小,头朝里脚朝外,脚旁有一方小石碑,密密麻麻刻着字,大家念不通看不懂,最后只看懂了六个字,还有一个字看不清,即“大唐X宝五年”。这时的人们觉得奇怪,又感到晦气,特别是年轻的女人们,谁也不愿走近古墓细看看。干部们听说蓄水池底挖出个古墓来,既不觉得奇怪也不感到吃惊。那时正值“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不破不立,天黑收工后古墓的事就在村中传开了,有人说古墓是“自死墓”,有人说刻着字的小石碑叫“墓志铭”,是介绍墓主人生平的。第二天上午有几个老年人相跟着想去看个究竟,寻遍了整个工地也没找见小石碑,或许是当废石料填在了池壁里,或许是埋在了泥土里,也或许是有人拿回家中当宝贝藏了起来。

  庙下有墓,墓上是庙,古墓的发现确实是件奇怪事,神鬼两不知,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当年东峪人修建龙王庙时不知道这里有坟墓吗?村里建庙是村民们的一件严肃慎重的大事情,没有请阴阳先生看过,阴宅、阳宅、神宅合一,墓主人是个啥样人物,竟敢秘密地藏在庙下,让众多的天神在庙里为其站岗看门。古墓的发现说明了一个事实,建于大唐朝天宝年间,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事实,村、墓、庙的时序应该是先有村,再有墓,最后有庙。村是人类的小群体居住的地方,有人自然有墓,庙是村落繁荣后的产物。东峪村必定是建于大唐朝天宝以前,大约距今1700年以前,没有百把二百年,村民们怎么会把古墓忘记得一干二净呢!修建龙王庙的时间就较晚了,大约距今1200年左右。东峪人不知道龙王岭下有古墓,也可能是先有墓后有村,东峪人在这里建村时,古墓已经失去了坟墓的面貌特征。那么,古墓的主人是哪里人氏,是个什么人物,要把坟墓选在这个尚无人口居住的深山沟里?假设能够找到古墓的小石碑的话,问题就简单多了。小石碑在何处,真的有人收藏吗?查阅一些资料,寺庙中有坟墓不一定普遍存在,但也属于一种正常现象,或在院内或在殿下,在院内的叫坟墓,在殿下的叫“地宫”。据业内(行内)人士讲德高望重多有建树的老和尚老住持老方丈,晚年圆寂后有可能得到这种殊荣,把坟墓建在寺庙院中。地宫的安排和修建是和寺庙的修建一同考虑的,当寺庙的修建地址没有第二选项时,往往会遇到地宫的设置。在古代的神文化中,阳宅、阴宅、神宅修建中有很多禁忌,但同时也有许多可以补救的措施。地宫的设置就是寺庙建修中的补救环节,在地宫中摆放的东西叫“镇物”,据说镇物能避邪气镇鬼怪。龙王庙下的古墓应该是属于地宫一类的设施,至于古墓内的三副骷髅,恐怕原本就无人知道他们是谁。也或许地宫本身就是个秘密,不需要有很多人清楚。

  古村、古庙、古墓,奇山、奇水、奇姓,怪音、怪事、怪闻,构成了神密的东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