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秋季入学的21班是由刘广富老师任班主任兼代语文课,后因刘老师被抽调在外搞“四清”,就由教导主任刘匡老师给21班代理班主任兼代语文课。刘匡老师有很深的农民情结,不仅勤劳俭朴,而且精通农事,这在石哲村是有目共睹的。
当年春天干旱无雨,人们盼雨的心情十分迫切,于是在1965年4月21日下了一场透雨之后的第二天,在给21班上语文课时,他即兴写了一首《喜雨》诗,工整地写在了黑板上,并做了详细的解读。“麦喜八十三,雨足四二一。昨日抢墒忙,今得同休息。蜷伏畏夜寒,平明练太极。二赫怜阴阳,继起红戈壁。” 当时刘匡先生饶有兴致地给同学们讲述:小麦如能喜得八月、十月、三月三场好雨,即可丰收。但去冬今春一直无雨,直到四月二十一,才下了第一场雨。昨天都忙着抢墒都累了,今天都在休息。因下雨降温,夜里蜷伏着睡觉,但凌晨我仍然早早起床练习太极拳。这首诗逼真地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也描述了农民抢墒之后暂得小歇的心境。同时作者从喜雨联想到国内外的形势,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了,印度的总理尼赫鲁死了,而我国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的戈壁大漠上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世界。作者关注民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喜事溢于言表,应该说是忧民爱民更爱国。但被错误解读为:我刘匡是地主,喜欢的是旧社会,可现在却生活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以前我忙于为反动派效劳,今天我得休息了。今天看来,造反派们的大字报解读真是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这首诗我在上学时,在大字报和批判会上听到过,但只是中间几句,或者说只提中间几句,其它不太清楚。
我2013年写《笔耕续集》时,一直想找见这首诗,但一直找不到。2019年春节时,我想起1969年在学校过年不放假不让回家的事,写了《过年》一首小诗,聊以开心解闷。发给21班学生鲍贵先兄,贵先兄给我发过来《喜雨》,并说明了这首诗的创作经过,后来21班陈明玉兄又把最后两句补齐,并作了补充说明。到此时刘匡老先生的这首《喜雨》算是找全了。25班江民左同学还保存有刘匡老先生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书法手稿。我将其复印了一份,转交刘匡老先生的孙子刘建航。
一个奇怪的事是 2013年10月,我出版了《笔耕续集》后,在北京居住。有一天夜里,在睡梦中朦胧觉得我的家有人进来,我仿佛看到,有两人进来。我一看是石哲中学原来的老校长陈炳斋和教导主任刘匡进来了,刘匡在前,穿着一身蓝呢子中山装,红光满面,陈炳斋在后,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黑色中山装,精神焕发。我赶紧起来说:“刘主任,陈校长,您们好,请坐吧!”他们没有坐,站在门里。刘匡老先生说:“不客气,我们认识你,我们看过你的书。我今年快一百岁了,我八十岁以前的身体很好。”我说:“看你现在红光满面身体挺健壮的呀!”老人接着说:“我以前比现在好得多。”我们又聊了一会儿。陈炳斋老人没有说话一直站在刘匡老人的身后。说完,他们就走了。我猛然醒来,竟是一梦。我想:两位老领导和我根本没打过交道,他们怎会认识我?我们到石哲中学时,两位老人是被作为黑帮每天挨批斗,劳动改造。每天看见上一届的学生在批斗会上拳打脚踢老人们的情景,心里也是敢怒不敢言。天一亮,我就赶紧给石哲中学十八班的学兄著名作家李秋保兄打电话,说了这件事,他说:“这是两位老人来感谢你来啦,天人感应。”我又给25班的江长印同学打电话说了此事,长印那时正在南李村老家照顾病重的老母亲。他特意回到城里,查阅了《长子教育志》。上面介绍刘匡老先生的简历:老先生生于1907年,1991年逝世,享年82岁。老人在梦中说的时间和实际情况一致。